理论的遮蔽和有限

来源 :文学自由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东主编的两套丛书——“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和“人文与社会译丛”影响巨大.我也买了其中的很多册,启我甚多.但刘东本人似乎不擅著述,买了他的近十册著作,除了不断自我印证,确实没有说出多少让我有兴趣的东西.不过,他关于理论的一段话,我倒比较认可.他在《用书铺成的路》中说:“当今的学者差不多都不信宗教而改信理论了,各个理论群落,其内部的以沫相濡和对外的同仇敌忾,几乎构成了二十世纪整个学术史的缩影.”这点确是点中了学界要害.所以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更主张注重心智而不是理论.不是说不喜欢理论,但要用理论去开拓心智,而不是把理论本身弄成了目的.尤其是现在大多数理论都托生于或总结于欧洲经验,凭什么就它们中总有一款适合我们自己呢?”
其他文献
《吕氏春秋》作为先秦音乐美学的集大成之作,其本身蕴涵着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的思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吕氏春秋》中的相关音乐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明确其所属的思想渊源,从音乐本源、音乐审美、音乐功能这三大方面入手,对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梳理;针对其中所涌现出的“太一本道”宇宙音乐观、“全性重生”的美学倾向、“和与适”的审美本质等卓有创见的音乐美学观点进行深入的研析,力求深层次、多维度、全方位地把握其建立在宇宙音乐观基础之上,汇融儒家礼乐教化、老庄养生与天道、墨子节乐等先哲理论的整体音乐美学观之
根植于传统乡土社会的民间艺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再次塑造和建构,需要重新审视作为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间民间艺术的不同生存状态.作为传统壮族人民的文化结晶,广西壮锦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用,同时反映出他们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意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传播,壮锦艺术在面临同质化的危机下,努力调适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功凸显其地方性叙事特征,并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逐渐完成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壮锦艺术的符号化打造出公共文化生态景观,对构建民族、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笔者于2021年12月到广东省刘贤虎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周.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我们参观校园,了解学校文化和发展历程,学习了丰富课程,聆听专家讲座,走进课堂,在一系列活动中品味教学智慧,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全景式感受一所名校传递的教育气息,探寻其成长的密码.
期刊
1rn西吉县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十八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六十九人,这在全国罕见.郭文斌、马金莲、了一容三人相继获得茅盾文学奖提名、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文学大奖,牛学智、火仲舫、单永珍等十七人先后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
期刊
陈仲义先生研究现代诗,出过许多书,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疑惑时,常常到他的书里去寻找答案.最近,陈仲义先生的一篇文章《现代诗:外形式的表征与体式——兼论“手枪体”及“截句体”》(《河南社会科学》第27卷第5期),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这样说:现代新诗的外形式分两部分.大方面(大外形式)涉及体式(诗体),小方面(小外形式)涉及具体排列.现代新诗外形式的标识是分行,也是它的外形式“底线”.由于现代语境的巨大变迁,新诗难以定成“定行、定字、定顿、定称”的“四定”格律化建构,而更多从事宽泛性体式的建设.通过对近年流行的
期刊
首先要说明,我谈这些问题,针对的是诗歌界,不是针对社会上爱好诗歌的朋友们.大家喜欢诗,愿意写一写,那是怎么写都行的.但涉及诗歌界,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诗人的写作是面向读者的.进入信息社会之后,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的欣赏趣味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了“小众”和“分众”的说法,但这是给诗歌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而不是否定受众的大多数(即“大众”和“群众”).其次,诗歌界不能没有经典.一个时代留不下经典,通过什么来了解这个时代?——光凭这两个原因,就值得对新诗做点儿研究了.
期刊
越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农业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京族作为越南最大的民族,舞蹈田园性是其最大的特征.为了探究越南京族舞蹈文化,作者深入越南河内、北宁等地区,调研了越南舞蹈,探讨越南京族舞蹈的文化特性,分别从其动作特点、音乐道具及服饰进行研究,论述越南京族舞蹈蕴含的文化内涵.
柞钟反映了西周晚期甬钟编组和音列的形态规范,即编钟为按一弦六等份取音法取音的8件组编钟.同窖藏的中义钟与柞钟虽在形制纹饰上十分相似,音列特点相同,但经过分析,二者不是同编组、同音列、同宫音,应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原始主人”.而西周晚期统一编列的形成,有赖于西周中期对8件组设置优越性的认识.这种编列规范延续到西周晚期末段后逐渐衰微,春秋时期甬钟正鼓音列也朝着五声俱全的趋势发展.
重德尚善的戏曲内容、以戏弘道的艺术传承、怡情悦志的表演过程是地方戏曲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助力良好家风建设,培育文明和谐乡风,是地方戏曲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表现.进入新时代,加强保护与传承,加强内容创新,加强载体创新,是地方戏曲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Arn魂兮归来!2021年11月19日,是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徐志摩罹难地济南、杭州徐志摩纪念馆、“志摩故里”浙江海宁等多地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rn徐志摩生于1897年,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五岁.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从南京起飞,那是一架“司汀逊”小型运输机,抵达济南附近时突遇大雾,飞机撞山失事,徐志摩不幸罹难.徐志摩之殁,是中国新文学的重大损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