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与教育发展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优化教育环境,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人际关系是优化教育环境的核心,优化教育环境不只是物质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优化教育环境要从形式转向实质。教法与学法的改革有利于优化教育环境。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优化教育环境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 教学 环境 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不同时代的社会需求和人才观的差异,对教育需要的环境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要求。中国的封建社会施行长期的专制统治,严格的等级制度需要循规蹈矩的人才。教育环境中的“师道尊言”“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便被人们接受和津津乐道。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世界政治、军事、文化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具有世界意识、民族意识、合作意愿、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追求的共同目标。新的教育需求推动教育理论研究迅速的发展,其中“教育环境”作为新时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教育部门的普遍重视。日本在2002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为学生掌握本质的教学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变教学态度与方法”也是这种时代要求的具体表现。
  
  一、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人际关系是优化环境的核心
  
  当代的许多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不再是主宰者,而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平等的合作者、学生的朋友、引导学生在气氛宽松的人际关系及人际环境中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这种教育关系的核心。现代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民主,学校是造就和形成现代人的重要场所,因而民主平等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平等的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才有可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自信合作的性格和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现实,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思想的影响和传统教育习惯的束缚,学生以“做听话的好孩子”为目标,循规蹈矩,甚至面对和自己本是同学关系的班干部也唯唯诺诺,竭力讨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唯领导者马首是瞻,班干部则自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霸气,而一般的同学则养成缺乏主见、任人摆布的怯懦习性,长此以往,又怎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性的一代新人。因此建立或者追求良好的教育环境,最首要的问题就是以当代民主思想为指导,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环境。
  
  二、优化教育环境不只是物质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
  
  在我国一说到教育环境,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物质环境(外在环境、客观因素)。例如“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的教育环境”、 “整顿学校周边环境,还教育一个清静的世界”等等。“学校教育”是育人的特殊工作, “人”的成长有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上课需要教师、教室:写字需要课桌、笔;休息需要花园和其他的物质环境。由于我国的国情所限,目前仍有许多学校的学生还在昏暗的教室中上课,还在危房中上课。因而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不能说不重要。但是人的成长还有心理上的需求:需要人的理解、人的尊重、人的关怀等。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安全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物质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关怀的需要、工作的需要、金钱的需要。不管是物质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是人与人形成交往的“软环境”。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们始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学校物质环境的改善上,而忽略人文环境的改善,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时有发生,这一切值得我们广大教育者思索,我们的学校还是一个育人的良好环境吗?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即便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有自尊心和上进心,也有着渴望得到温暖和平等的心理需求,因此教育的发展需要奠定实在的物质环境,同样也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优化教育环境要从形式转向实质
  
  教育环境是否良好,首先是人对环境的一种心理感受,它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但同时又不完全依赖于物质环境。教育环境是否良好,其标志是学生的心理感受,不管你创造了怎样的物质环境,采取怎样的教育形式,其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是否感到幸福、温暖、自由和快乐。但是现实的教育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只讲形式而忽略实质的现象。例如:教师的形体语言是教师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亲切地抚摸学生的头可以使小学生从身体到心理均获得愉悦和幸福,但是形体语言应该是内在情绪的真实表露,如果教师不是发自内心地爱抚学生,而是一边用手去愛抚学生的头,同时有语若利剑,面若冰霜,学生不会得到良好的感受。有的教师平时一出手便打学生,但在观摩教学时去抚摸学生的头,学生面对如此矛盾的教师行为,心有余悸,又怎样获得幸福感受呢?况且要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又岂止摸头这一种方式。一个关切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造就良好的教育环境,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理解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平等、和谐,而不是局限于某种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的改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如同机器人一样去听、去记、去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去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考试,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现在的儿童生活,物质是丰富的,但是缺乏孩童时代应有的乐趣和幸福。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从改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人手,从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内容人手。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精选和学生自身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倡导采用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一系列以学生亲身感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其出发点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更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一种宽松、进步的情景下自主地学习。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自选的、感兴趣的和对学生发展有价值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是研究和探讨的合作者,这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和主体的个人感受和自省。改变了应试教育下师生对立的状况,同时也使得学校环境变成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
  
  五、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形成良好教育环境的关键
  
  1.教育过程是人与人的一种合作过程。良好的环境是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环境的创造,依靠的是人们自觉的行动和相互间的默契与配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在于从事教育的教师以及所有成员的自觉,而自觉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在观念上的认识程度,如果认识到良好教育环境对人类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就会自觉地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就会发自内心地为学生的快乐学习与生活创造条件,就会从实质上着手而不是追求徒有虚名的形式。因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纠正片面强调物质环境给现代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对教育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实施。如此才会取得超越物质条件的效果。
  2.领导要具有环境意识。教育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要与周围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必须对整个环境作出反应,必须对影响他们管理的外部力量加以确定、评价并作出反应。也就是说一切管理系统都是在与它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发展。一切管理活动,就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而言,表现为一种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行为;就它与内部环境的关系而言,其表现为对以往管理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外部环境是管理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内部环境则是管理系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直接依据和现实基础。管理者的工作成效通常取决于他们对外部环境的了解、认识和掌握的程度,取决于他们能否正确、及时和迅速地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为了使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管理系统的影响成为可以预计的,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研究。因此现代管理要求管理者头脑必须敏锐,反应必须灵敏,必须果断机智、多谋善断。一旦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必须全力以赴对付偶然事件,以求避免偶然事件对管理系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当然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应消极被动地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他应该具有卓识远见,提前看到环境将要发生的变化,作出预先安排,不被环境变化所左右,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事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往往善于“审时度势”,在复杂的各种制约因素下游刃有余。但是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管理者必须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进行管理实践; (2)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必须注意协调组织自身的内外环境; (3)管理者必须注意向民主方向发展:(4)管理者必须致力于提高管理的效率。
  总之,优化环境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只有将新时期下环境因素牢牢的把握住,正确处理复杂的环境因素,正确把握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育观念,强化领导者的环境意识。把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才会创新,教育才会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在科学技术促成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课程资源呈现出了多样性与多质性等特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开发。然而,作为最丰富的素材型资源——学生资源仍未受到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学生资源 数学课堂 作用    深入教育阵线二十多年的我,深感利用学生资源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各种可行和有效的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资
所谓“特殊学生”其实就是指学习成绩差、品德行为不良,或者在学习上存在障碍、缺陷的学生.这一学生群体,是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普遍存在的,旧称后进生,也称问题生.笔者认为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2004年来见诸报端较多的一个教育热点议题,关于其中的理论和实践探讨非常丰富,它既是国家成为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发展需求,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6月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
云南师大附属世纪金源学校系由云南世纪金源集团投巨资建设捐献给云南省人民政府,由省教育厅主管,转由云南师大办学的一所国有公办基础性教育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学校专家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奋力拼搏,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学校相继被评选为“中国教育名校”、“全国首批创新型学校”、“中华爱国先进示范单位”、“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杰‘出机构”。作为校长,我亦被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定的遗传背景、感染作为诱因、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紊乱是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角蛋白17(K17)是相对分子量(Mr)为46000的Ⅰ型角蛋白,在正常表皮不表达(主要分布在生长期毛囊、汗腺等组织),而在银屑病皮损处呈高表达。研究发现,K17与链球菌M蛋白具有交叉抗原特性,其表面含有多个T淋巴细胞活化表位,能够刺激T细胞,使之活化、增生、释放炎症因子γ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通过两年多的尝试,开始能让学生快乐中学习,愉快中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愉快教育”,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接受知识,实现快乐健康的成长,本文就开展“愉快教育”让学生乐中学习,乐中成长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认真学习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
这是一则迟到了20个月的新闻。1999年1月4日7时许,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欢乐气氛中的时候,武汉市武汉广场突然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持枪抢劫黄金制品案。4名劫匪开枪打死1人,打
研究背景癫癎是神经系统严重疾患,其发生机制不明。癫癎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神经元脱失,胶质细胞增生和苔藓纤维出芽。基于上述病理变化提出了众多假说,与本研究关系最为密切
现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宰者,他们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决定着他们是否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民族的重托,也将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作为新时代的现代中学生,他们开放、敢想、敢说、敢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兴趣广泛,感情丰富,乐交善往,但也存在着一个令家长、老师,乃至社会和国家所普遍关注和担忧的弱点,这就是普遍缺少责任感。如何培养现代中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具有健康
【摘 要】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正视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语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素质 培养    语文是~门应用最广泛、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