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阳之病发心脾”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勇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理论,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所致“女子不月”与阳明、心脾关系密切,其病机关键在于二阳为病,尤其以足阳明胃经为主,同时多兼夹心脾两虚、心肝脾气郁之候。临证应从阳明、心脾论治,补益阳明,调理胃肠;益气养血,调补心脾;健脾疏肝,清心安神,从而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文章探析周常昆教授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周常昆教授认为月经病与五脏相关,尤以肝脾肾为主。治疗以补肾填精、益气养血为基本治法。通过调理肝脾,根据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规律,分期论治、灵活用药来综合辨治月经病,总结了其对该病的预防调摄方法。归纳了4首周常昆教授治疗月经病的常用方剂。并附医案一则,以供同道探讨。
月经轴理论溯源于《内经》,成熟于现代。前辈罗元凯、杨家林教授系统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主轴,已得到业界充分的学术认证。“枢轴运动”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核心学术思想,强调中土斡旋气机升降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影响。该文基于黄元御“枢轴运动”理论及其对月经理法方药的阐述,探索性提出“脾-肝-冲任-胞宫月经轴”是育龄期女子月经产生和调节的关键轴心,并以现代医家从脾、脾肝论治月经病经验,为月
调经、促排、安胎三步法,即在治疗上首先调理月经,根据月经周期,经前以疏肝活血调经为主,经后以补肾养血为主;待肾气充足,气血调和后,再以滋养肝肾促排,以达到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种子的目的;受孕后再给予补肾益气、固冲安胎之法,以提高妊娠成功率,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在临床运用“三步法”治疗无排卵、卵巢早衰和卵巢功能减退型排卵障碍不孕症,通过中医的四诊结合现代医学的B超及激素水平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子宫内膜
王东梅教授认为崩漏的病机关键是冲任失调,病性虚实夹杂,其发病除与肾密切相关外,强调肝、脾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临证采用滋阴疏肝清热、健脾升阳化瘀等治法,通补冲任,尤其强调病后调护在此病中的重要性。中西医并用,临床疗效显著。
欧阳惠卿教授认为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最终均可损伤冲任,导致各种类型的月经病。月经病临床常见的证型为冲任虚损型及冲任瘀滞型。欧阳惠卿教授治疗月经病注重调冲法,寓固冲于止血调经的始终,灵活辨用祛瘀法以理冲调经,同时常佐以清热法,以达冲任调及经复常的功效。固摄安冲可选安冲汤、固冲汤加减;祛瘀理冲在运用丹参、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外,还常用三棱、莪术、鸡内金、水蛭等;清热祛瘀调冲可选生地黄与茜草
崩漏病因以肝火、相火、湿热、肾气虚、脾气虚、胞宫瘀滞等“热、虚、瘀”最为多见,且常兼夹出现。肝气郁结,经血暗耗,或湿与热结,热扰血海,迫血妄行,治以清泻胞宫,凉血消瘕。因脾主运化、统摄血液,肾主封藏,经水出诸于肾,且女性血虚气盛的生理特点,胡玉荃教授在治疗时注重益肾健脾,扶正培元。妇人以气血为本,胡教授辨治首重调和脏腑气血,辅以扶正培元,且久漏多瘀,此病常虚瘀并重,依据张子和“贵流不贵滞”的理论,
酶电极生物传感器血糖检测仪是一种新型的快速血糖测定方法,国内外无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供参考,性能研究和临床评价方面缺乏相应的借鉴经验。本研究从医疗器械技术审评角度对酶电极生物传感器血糖检测仪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探讨,期望能给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评人员和注册申报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临床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本院采用抗菌药治疗并产生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应用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及观察组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
崩漏为妇科常见月经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症。李晶教授将前人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认为崩漏核心病机为肾精亏虚,冲任不固,提出“大补肾精以澄其源固其本,止血不留瘀以治其标”的治法。塞流澄源,标本同治,效如桴鼓。
金季玲教授认为月经之本在肾,子宫腺肌病关键病机在于肾阳虚衰、痰瘀互结,为本虚标实证,治疗以温阳活血、佐以祛痰为原则,结合中药周期疗法,行经期标本兼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经后期及排卵期重在治标,活血消癥,佐以祛痰;经前期温肾助阳,重在治本。分别选用自拟痛经1号方、异位灵、痛经2号方为主方,加减用药,取得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