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英语阅读教育已经越来越普遍化,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人文理解能力的塑造,导致许多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甚至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违背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教师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则会导致英语教学事倍功半。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借助文本阅读和情景创设,巧妙地利用现代英语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总结、联系与深层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逻辑推理;辩证解读;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65
初中英语阅读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塑造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基础。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死记硬背,无疑对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了严重浪费。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英语技能考查标准。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学生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层次把握文章中心思想,通过英语阅读策略的应用,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层思辨能力。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体系,通过创设英语语境,从而扩散学生的深层思维学习能力。
一、理顺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
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需要从更深层次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首先应该对一篇英语阅读理解的写作意图及文章总体结构框架、阅读理解的全文主旨大意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主线。只有这样,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一篇文章所要诠释的核心思想。具体而言,英语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总体结构和文章标题进行分析,理清文章总体写作思路,以便让学生形成自己清晰的思维理解模式,仔细找寻阅读理解中潜藏的段落关键词,也可结合文章段落关键词对文章主旨进行探析,随之可寻找文章主题句,以此深层次分析整个文本脉络。比如,在初中外研版八年级上“How to learn English?”中,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是训练学生语感,不能达到深层理解的目的。如果教师带领学生理顺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写作目的,从根本上探究整篇文章的深层次意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同时,学生还可结合文章中“what,where,when,how,who”等关键词分析全文核心,找到文章切入点,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二、逻辑推理分析,分析文章出题主旨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英语阅读理解破题的核心是要找到文章的逻辑思维点,使学生集中精力对核心知识点分析,不仅要立足文章整体,而且要注重文章细节,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一步步置身于文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联系文章上下文,巧用逻辑推理,仔细对文章全面推测,以便更好地把握出题人的意图。
比如:在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3中关于青少年烦恼的英语阅读理解文章中,学生可以从文章两封信的内容出发,经过对青少年不同烦恼的推敲,使学生结合这一特定背景,对后面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层层递进,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逻辑,推测他们之所以会有这些烦恼的原因,以回信方式给他们提供建议。
再如: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课文中提到关于Murder in Valley Town 的侦探故事,如果学生细心研究就会发现,文章背景资料中作者给出了很多关于文章受害者的信息,在此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嫌疑犯,但作者创作意图显然是要让学生通过背景资料采用逻辑推理方式找到文章中真正的凶手。对于类似于上述英语故事的阅读分析,如果学生不能从前面作者交代的背景资料中分析判断其出题主旨大意,则会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重要推理信息忽视,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细节逻辑推理,巧妙设置疑问“嫌疑犯是不是凶手?为什么?凶手难道会另有其人?”通过这些疑问使学生形成一种解题思路,推测文章大致出题思想,掌握文本要义。
三、认真分析细节,进行辩证解读
从阅读文本来看,有些文章看似简单易懂,但学生在阅读后回答问题往往都是错的,主要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忽视了细节,没有辩证解读。比如文章中的转折句,如果不注意细节,只读前半句不读后半句就下结论,结果无疑是错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细节、从小处着手、深刻挖掘文本。
四、走出思维局限,激活发散思维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很容易陷入固有思维怪圈,针对这一现状,学生可通过反推法等解题思维方式把握文章核心主旨,再通过对每个段落中结尾句以及起始句等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在有限时间内采用跳行阅读方式迅速锁定文章主要信息,形成扩散性思维。
例如:在初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Unit 5关于“A brave young man”一文中,文章重点阐述了一个25岁小伙子不畏火灾、冒死救人的生动故事。如果学生在解题中只是按照文章固有段落线索分析,很容易陷入文章陷阱;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提出质疑,通过反结论思维模式进行问题讨论,比如“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们遇到火灾,是见义还是见利?”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深入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入地看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传统课堂封闭式教育模式。
五、结束语
语言源于生活,不论是充满故事性的记叙文,还是实用性较强的说明文以及内容严肃枯燥的议论文,其取材都来源于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创设良好的语境,寓教于乐,贴合实际,用经验服务阅读,用阅读指导实践。因为学习英语的关键不仅仅是认识英文,而是要深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多角度分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和阅读英文文本,从而掌握英语这门第二语言的内涵。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325200)
关键词:英语阅读;逻辑推理;辩证解读;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65
初中英语阅读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塑造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基础。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死记硬背,无疑对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了严重浪费。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英语技能考查标准。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学生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层次把握文章中心思想,通过英语阅读策略的应用,强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层思辨能力。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体系,通过创设英语语境,从而扩散学生的深层思维学习能力。
一、理顺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
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需要从更深层次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首先应该对一篇英语阅读理解的写作意图及文章总体结构框架、阅读理解的全文主旨大意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主线。只有这样,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一篇文章所要诠释的核心思想。具体而言,英语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总体结构和文章标题进行分析,理清文章总体写作思路,以便让学生形成自己清晰的思维理解模式,仔细找寻阅读理解中潜藏的段落关键词,也可结合文章段落关键词对文章主旨进行探析,随之可寻找文章主题句,以此深层次分析整个文本脉络。比如,在初中外研版八年级上“How to learn English?”中,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是训练学生语感,不能达到深层理解的目的。如果教师带领学生理顺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写作目的,从根本上探究整篇文章的深层次意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同时,学生还可结合文章中“what,where,when,how,who”等关键词分析全文核心,找到文章切入点,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二、逻辑推理分析,分析文章出题主旨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英语阅读理解破题的核心是要找到文章的逻辑思维点,使学生集中精力对核心知识点分析,不仅要立足文章整体,而且要注重文章细节,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一步步置身于文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联系文章上下文,巧用逻辑推理,仔细对文章全面推测,以便更好地把握出题人的意图。
比如:在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3中关于青少年烦恼的英语阅读理解文章中,学生可以从文章两封信的内容出发,经过对青少年不同烦恼的推敲,使学生结合这一特定背景,对后面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层层递进,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逻辑,推测他们之所以会有这些烦恼的原因,以回信方式给他们提供建议。
再如: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课文中提到关于Murder in Valley Town 的侦探故事,如果学生细心研究就会发现,文章背景资料中作者给出了很多关于文章受害者的信息,在此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嫌疑犯,但作者创作意图显然是要让学生通过背景资料采用逻辑推理方式找到文章中真正的凶手。对于类似于上述英语故事的阅读分析,如果学生不能从前面作者交代的背景资料中分析判断其出题主旨大意,则会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重要推理信息忽视,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细节逻辑推理,巧妙设置疑问“嫌疑犯是不是凶手?为什么?凶手难道会另有其人?”通过这些疑问使学生形成一种解题思路,推测文章大致出题思想,掌握文本要义。
三、认真分析细节,进行辩证解读
从阅读文本来看,有些文章看似简单易懂,但学生在阅读后回答问题往往都是错的,主要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忽视了细节,没有辩证解读。比如文章中的转折句,如果不注意细节,只读前半句不读后半句就下结论,结果无疑是错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细节、从小处着手、深刻挖掘文本。
四、走出思维局限,激活发散思维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很容易陷入固有思维怪圈,针对这一现状,学生可通过反推法等解题思维方式把握文章核心主旨,再通过对每个段落中结尾句以及起始句等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在有限时间内采用跳行阅读方式迅速锁定文章主要信息,形成扩散性思维。
例如:在初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Unit 5关于“A brave young man”一文中,文章重点阐述了一个25岁小伙子不畏火灾、冒死救人的生动故事。如果学生在解题中只是按照文章固有段落线索分析,很容易陷入文章陷阱;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提出质疑,通过反结论思维模式进行问题讨论,比如“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们遇到火灾,是见义还是见利?”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深入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入地看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传统课堂封闭式教育模式。
五、结束语
语言源于生活,不论是充满故事性的记叙文,还是实用性较强的说明文以及内容严肃枯燥的议论文,其取材都来源于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创设良好的语境,寓教于乐,贴合实际,用经验服务阅读,用阅读指导实践。因为学习英语的关键不仅仅是认识英文,而是要深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多角度分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和阅读英文文本,从而掌握英语这门第二语言的内涵。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