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四维容积应变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室重构患者左心房功能评价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四维容积应变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室重构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依据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结果并按Ganau分型方法分为左心室正常构型组(32例)、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28例),另随机选取同时间段的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GE Vivid E95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四维探头对三组患者心脏进行检查,获取左心房存储期长轴应变(LAsr)、左心房导管期纵向应变(LAscd)、左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左心房存储期环向应变(LAsr-c)、左心房导管期环向应变(LAscd-c)、左心房收缩期环向应变(LAsct-c)等左心房应变参数,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等左心房容积参数.其中,左心房应变参数中LAscd、LAsct、LAscd-c、LAsct-c取绝对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左心室正常构型组左心房应变参数LAscd绝对值、LAscd-c绝对值减小(P均<0.05),LAsct-c绝对值增大(P<0.05);左心房容积参数LAVpreA、LAAEF增大(P均<0.05),LAPEF减小(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心房应变参数LAsr、LAscd绝对值、LAscd-c绝对值减小(P均<0.05),LAsct绝对值、LAsct-c绝对值增大(P均<0.05);左心房容积参数LAVmax、LAVmin、LAVpreA、LAAEF增大(P均<0.05),LAPEF减小(P<0.05).与左心室正常构型组相比,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心房应变参数LAscd绝对值、LAscd-c绝对值减小(P均<0.05),LAsct-c绝对值增大(P<0.05);左心房容积参数LAVmax、LAVmin、LAVpreA、LAAEF增大(P均<0.05),LAPEF减小(P<0.05).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四维容积应变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参数、左心房容积参数,可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室重构患者的左心房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治疗前血清异常糖基化的IgA1-(Gd-IgA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HSPN患儿45例(A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5例(B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5例(C组),比较各组血清Gd-IgA1和IL-6水平,分析A组患儿治疗前血清Gd-IgA1、IL-6水平之间及其与24 h尿蛋白、肾脏病理的相关性,另分析治疗前血清Gd-IgA1、IL-6水平对HSPN的诊断作用.结果 与C组比较,A组,血清Gd-IgA1、IL-6水平和B组血清I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HBSP)对阿霉素(DOX)诱发小鼠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HBSP+LY294002组、HBSP组、DOX组、Control组,HBSP+LY294002组腹腔注射DOX(15 mg/kg),同时腹腔注射30μg/(kg·d)的HBSP和20 mg/(kg·d)的LY294002,连续7 d;HBSP组一次性腹腔注射DOX(15 mg/kg),同时腹腔注射30μg/(kg·d)的HBSP,连续7 d;DOX组一次性腹腔注射DOX(1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异病同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TCMSP数据库获取膈下逐瘀汤活性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基因,Mela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EMs和PCOS疾病相关靶基因,将EMs、PCOS疾病相关靶基因与膈下逐瘀汤作用靶基因取交集获取共有靶基因,STRING在线工具构建共有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进行共有靶基因蛋白网络可视化处理,clusterProfiler工具进行共有靶基因GO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cytoHubba、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接受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M组、L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罗哌卡因双侧腰方肌阻滞,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5%、0.375%、0.25%,完成腰方肌阻滞后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治疗及随访.观察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时、运动时VAS评分和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满意度评分等围术期镇痛指标.观察术中用药量(丙
目的 分析肝素结合蛋白对足月胎膜早破伴发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效能.方法 147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依据胎盘病理检查分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观察组,123例)和非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组(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分析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足月胎膜早破伴发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P均<0.05).肝素结合蛋白、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壳聚糖/胶原(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壳聚糖(CS)、胶原(COL)、黄芪多糖(APS)分别制备CS/COL组织工程支架和APS-CS/COL组织工程支架,用于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大鼠的创面修复,分别记为CS/COL组和APS-CS/COL组,每组15只,以不使用组织工程支架进行创面修复的15只糖尿病皮肤缺损模型大鼠为对照组.术后第7、14、21天,肉眼观察创面部位的大体情况,并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大鼠创面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2(IL-1RN*2)串联重复多态性与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PKO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PKOA患者244例(观察组),其中变异型者65例(含有IL-1RN*2型等基因)、野生型者179例(含有IL-1RN*1型等位基因),另选233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对照组),比较IL-1RN各个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及与PKOA高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1/1基因型176例(72.1%)、1/2基因型53例(21.7%)、2/2基因型12例(4.90%)、1/4基因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皮下注射对脑肿瘤化疗患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65例脑肿瘤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预防组在化疗前1天、化疗第1天、化疗第2天皮下注射rh-TPO[300 U/(kg·d)],化疗结束后每周检测血常规2次,当出现血小板减少时(血小板计数<100×109/L),将血常规检测调整为隔日1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IL-11,150μg/kg),直至血小板≥80×109/L;对照组化疗结束后每周检测血常规2次,当血小板减少时(<1
目的 观察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达泊西汀口服治疗继发性早泄的效果.方法 120例继发性早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A组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盐酸达泊西汀治疗;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初始剂量为0.2 mg,1周后改为0.4 mg,1次/天;盐酸达泊西汀剂量为30 mg,必要时给药1次,性交前2 h服用,24 h内仅限服用1次;疗程为3个月.B组单独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初始剂量为0.2 mg,1周后改为0.4 mg,1次/天,疗程为3个月.C组单独口服盐酸达泊西汀,剂量为30 mg,必要时给药1次,性交前2
目的 比较人网膜脂肪干细胞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体外增殖分化情况.方法 使用胶原酶消化法提取人网膜脂肪干细胞,复苏冻存的3T3-L1,进行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培养瓶中的生长过程,拍照记录细胞密度、形态;将两种细胞接种入96孔板,定时加入CCK-8试剂,测定吸光值,绘制生长曲线;将两种细胞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后,观察脂滴分布.结果 人网膜脂肪干细胞1~3代细胞倍增时间6 d,随着传代次数增多,细胞贴壁后停止增殖,第4天出现老化凋亡;复苏后3T3-L1倍增时间48 h,每72 h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