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关键词:康复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5-01
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围绕培养目标定位,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启发学生临床康复思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中医传统康复技能和现代康复治疗技能的双重训练,将中国传统医学和康复医学理论方法融会贯通,培养具有良好的康复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教学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2.1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系统性,重视中国传统医学、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相互交融互补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整体观和辨证观的运用。临床课程减少病理学、免疫与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课时,增加中医基础学、神经病学等课程,重点突出康复评定、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中医传统康复、临床康复等必修课程。注重中医传统康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加强康复实践技能培训,强化学生针灸推拿的理论和技能,充分发挥和凸显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
进一步优化康复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达到1∶1-1.5,做到基础课与专业课并重,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并重。结合康复治疗技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为学生讲授能够满足毕业后进行专业技能考试和职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与内容,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开展相关实践操作培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工作,又能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2.2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适当删减单纯的康复理论内容,增加学生提问和师生互动环节;增加典型病例讨论内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康复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如观看图片、影像视频资料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实践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由1名教师示教,2-3位教师分别指导实践,确保实践的效果;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增加病例讨论内容,让学生理解临床康复的操作流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前往医院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增加见习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形象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场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教师尽己所能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并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贯穿其中。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观看图片、视频录像等,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教学网站及师生互动平台,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等相关内容上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行选择预习、练习和复习内容,进一步形象、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有效地弥补实验条件不足、课时量少等方面的缺陷。
4教材建设和改革
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目前了解情况看,高水平的教材相对缺乏,特别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特色的专业教材非常少。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人卫版的康复医学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材,包括《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评定学》、《运动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物理因子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临床康复学》、《社区康复学》等。但我们也充分意识到,应该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5考核机制的改革
在考核机制的改革中,应该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取消以单纯期末考试闭卷的成绩作为总成绩的考核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制,重视和突出能力的考核。在考核机制上,将平时测试(课堂提问、作业评分等)、实践考试、笔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依据教学大纲课时分布比例,综合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等计算出总评成绩。在操作考试中,应该体现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笔试中,从题库中抽取考题,实施教考分离,尽量避免人为命题出现的随意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使考核机制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6结语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的医学学科,既要重视引进现代康复技术,也要重视挖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的康复治疗方法,加强中医传统特色康复,推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创新。目前,中医传统康复的一些治疗技术已为国外康复医学界所接受,在实践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学科体系也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特点。
我校作为陕西省较早开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已经积累了一些康复专业培养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方面,充分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课程相结合,着重康复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和融合,着力培养具有中医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医学特色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争取使中医特色康复成为康复治疗技术的新突破。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漫长的工作,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谢芹,余瑾,刘春龙,曹喜俊.康復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与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4)
关键词:康复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5-01
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围绕培养目标定位,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启发学生临床康复思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中医传统康复技能和现代康复治疗技能的双重训练,将中国传统医学和康复医学理论方法融会贯通,培养具有良好的康复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教学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2.1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系统性,重视中国传统医学、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相互交融互补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整体观和辨证观的运用。临床课程减少病理学、免疫与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课时,增加中医基础学、神经病学等课程,重点突出康复评定、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中医传统康复、临床康复等必修课程。注重中医传统康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加强康复实践技能培训,强化学生针灸推拿的理论和技能,充分发挥和凸显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
进一步优化康复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达到1∶1-1.5,做到基础课与专业课并重,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并重。结合康复治疗技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为学生讲授能够满足毕业后进行专业技能考试和职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与内容,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开展相关实践操作培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工作,又能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2.2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适当删减单纯的康复理论内容,增加学生提问和师生互动环节;增加典型病例讨论内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康复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如观看图片、影像视频资料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实践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由1名教师示教,2-3位教师分别指导实践,确保实践的效果;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增加病例讨论内容,让学生理解临床康复的操作流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前往医院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增加见习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形象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场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教师尽己所能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并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贯穿其中。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观看图片、视频录像等,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教学网站及师生互动平台,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等相关内容上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行选择预习、练习和复习内容,进一步形象、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有效地弥补实验条件不足、课时量少等方面的缺陷。
4教材建设和改革
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目前了解情况看,高水平的教材相对缺乏,特别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特色的专业教材非常少。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人卫版的康复医学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材,包括《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评定学》、《运动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物理因子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临床康复学》、《社区康复学》等。但我们也充分意识到,应该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5考核机制的改革
在考核机制的改革中,应该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取消以单纯期末考试闭卷的成绩作为总成绩的考核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制,重视和突出能力的考核。在考核机制上,将平时测试(课堂提问、作业评分等)、实践考试、笔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依据教学大纲课时分布比例,综合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等计算出总评成绩。在操作考试中,应该体现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笔试中,从题库中抽取考题,实施教考分离,尽量避免人为命题出现的随意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使考核机制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6结语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的医学学科,既要重视引进现代康复技术,也要重视挖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的康复治疗方法,加强中医传统特色康复,推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创新。目前,中医传统康复的一些治疗技术已为国外康复医学界所接受,在实践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学科体系也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特点。
我校作为陕西省较早开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已经积累了一些康复专业培养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方面,充分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的课程相结合,着重康复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和融合,着力培养具有中医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医学特色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争取使中医特色康复成为康复治疗技术的新突破。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漫长的工作,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谢芹,余瑾,刘春龙,曹喜俊.康復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与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