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实现了网络化,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单一化、低层次化的特征;本文在对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青年的收入;二是促进农村休闲资源建设;三是培养农村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
【关键词】 农村青年 休闲生活 原因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代中国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青年作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生存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当代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進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挖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指导农村青年进行科学合理的休闲活动,进而提升农村青年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青年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
一、当代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现状
(一)休闲生活网络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化成为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的特征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更是为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便利。看视频、听音乐、打网络游戏、聊天等网上活动成为农村青年主要的休闲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为2.01亿,较2015年底增加526万人,增幅为2.7%;在年龄结构上,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由此可见,网络化已成为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的一大特征。
(二)休闲生活单一化
城市经济发达,各方面设施比较齐全、完善,休闲资源与文化产品也比较丰富,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便利,因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相比之下,农村的各方面建设相对落后,因而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相对单一化,他们多数时间都宅在家中,通过看电视、休息度过自己的休闲时间。近些年,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大部分农村青年在休闲时间里沉浸在网络的世界中,聊天、看视频、网络游戏成为他们主要的休闲活动,因而,他们很少参与现实世界的交往活动与体育锻炼,对于读书、音乐会等陶冶情操的高层次休闲活动,农村青年更是很少涉足。
(三)休闲生活低层次化
此外,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呈现出低层次化的特征。在当今阶段,农村青年的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他们在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之后,身心疲惫,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放空自己。所以,网络游戏、视频、聊天成为他们休闲生活的主要选择。与读书、培养新技能、陶冶情操等相比,这些活动虽然层次相对较低,但是他们既不用消耗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又不用过多的支出,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因而受到农村青年的青睐与选择。
二、当代农村青年休闲状况的成因
(一)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经济是人们参与休闲活动最基本的保障,虽然近年来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农村青年也承受着婚姻、家庭、人情往来等方面的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青年的休闲活动。培养新技能、外出旅游、参加艺术活动、接受熏陶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都需要花费一定数目的金钱,再加上农村的各方面资源建设落后,交通等各方面条件不方便,因而面对这些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农村青年只能望而却步。
(二)农村休闲资源建设落后
虽然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了相关规定,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缺乏图书馆、活动室、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与设施。即使有些地方存在这些场所与设施,也是形同虚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青年的休闲活动。此外,在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音乐厅、体育馆等休闲场所,这也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青年的休闲活动。
(三)休闲观念出现偏差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对人们的休闲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音乐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休闲时间对于不懂得休闲、没有科学休闲观念的人来讲,也是没有意义的。休闲是人们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后,为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广大农村青年的意识中,并没有科学而明确的休闲观念。在他们看来,休闲生活就是自我休息、娱乐放松,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活动完全是个人自由选择。他们很少去认真思考过应该如何休闲,如何掌握休闲技能,如何提高休闲的质量和品味,所以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休闲时间是发展才能、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农村青年休闲品质的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
高品质的休闲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农村青年作为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状态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如果农村青年的收入水平上不去,他们就不能安居乐业,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休闲,休闲生活的品质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工作与生活状态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继续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青年的增收渠道,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为农村青年休闲品质的提升奠定牢固的经济基础。
(二)促进农村休闲资源建设
休闲生活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物质载体作为支撑,因而要促进农村地区的休闲资源建设,为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首先要加强休闲场所的开发,为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提供一定的空间;其次要注重休闲设施的建设,从为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提供一定的舞台。在加强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商业休闲设施的开发与建设,从而多方面满足农村青年的休闲需求;最后还要与时俱进,注重新的休闲项目的设置与完善,丰富、拓展休闲活动的形式,从而吸引农村青年参与其中,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培养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
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是利用好休闲时间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村青年全面发展的关键。马克思说:“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农村青年缺乏科学的休闲意识与观念,没有掌握休闲的技能与技巧,也就不能充分地享受休闲时光。要引导农村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休闲不仅是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也是抚慰心灵的港湾,还是发展才能、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活动,它的本质在于对内心世界的充盈,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引导农村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进而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 陈鲁直.民闲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刘晨晔.休闲:解读马克思的一项尝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李金霞.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6] 查尔斯·K.布莱特比尔.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 万美容.青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 张红霞.新媒体语境下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4).
[9] 张红霞.传统的解构与现代性的渗入——农村青年闲暇生活分析[J].新西部.2014(9).
[10] 劉佳.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研究——以江苏省H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5).
[11] 张敏、包佳道.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民休闲[J].宜宾学院学报.2006(10).
[12] 孙林叶.我国农村居民休闲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作者简介:王芳(1992年4月), 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上海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 农村青年 休闲生活 原因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代中国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青年作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生存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当代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進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挖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指导农村青年进行科学合理的休闲活动,进而提升农村青年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青年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这一群体的人文关怀。
一、当代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现状
(一)休闲生活网络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化成为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的特征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更是为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便利。看视频、听音乐、打网络游戏、聊天等网上活动成为农村青年主要的休闲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为2.01亿,较2015年底增加526万人,增幅为2.7%;在年龄结构上,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由此可见,网络化已成为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的一大特征。
(二)休闲生活单一化
城市经济发达,各方面设施比较齐全、完善,休闲资源与文化产品也比较丰富,为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便利,因而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相比之下,农村的各方面建设相对落后,因而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相对单一化,他们多数时间都宅在家中,通过看电视、休息度过自己的休闲时间。近些年,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大部分农村青年在休闲时间里沉浸在网络的世界中,聊天、看视频、网络游戏成为他们主要的休闲活动,因而,他们很少参与现实世界的交往活动与体育锻炼,对于读书、音乐会等陶冶情操的高层次休闲活动,农村青年更是很少涉足。
(三)休闲生活低层次化
此外,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也呈现出低层次化的特征。在当今阶段,农村青年的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他们在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之后,身心疲惫,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放空自己。所以,网络游戏、视频、聊天成为他们休闲生活的主要选择。与读书、培养新技能、陶冶情操等相比,这些活动虽然层次相对较低,但是他们既不用消耗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又不用过多的支出,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因而受到农村青年的青睐与选择。
二、当代农村青年休闲状况的成因
(一)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经济是人们参与休闲活动最基本的保障,虽然近年来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农村青年也承受着婚姻、家庭、人情往来等方面的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青年的休闲活动。培养新技能、外出旅游、参加艺术活动、接受熏陶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都需要花费一定数目的金钱,再加上农村的各方面资源建设落后,交通等各方面条件不方便,因而面对这些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农村青年只能望而却步。
(二)农村休闲资源建设落后
虽然国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了相关规定,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缺乏图书馆、活动室、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与设施。即使有些地方存在这些场所与设施,也是形同虚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青年的休闲活动。此外,在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音乐厅、体育馆等休闲场所,这也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青年的休闲活动。
(三)休闲观念出现偏差
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对人们的休闲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音乐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休闲时间对于不懂得休闲、没有科学休闲观念的人来讲,也是没有意义的。休闲是人们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后,为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广大农村青年的意识中,并没有科学而明确的休闲观念。在他们看来,休闲生活就是自我休息、娱乐放松,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活动完全是个人自由选择。他们很少去认真思考过应该如何休闲,如何掌握休闲技能,如何提高休闲的质量和品味,所以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休闲时间是发展才能、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农村青年休闲品质的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
高品质的休闲生活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农村青年作为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状态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如果农村青年的收入水平上不去,他们就不能安居乐业,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休闲,休闲生活的品质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工作与生活状态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继续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青年的增收渠道,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为农村青年休闲品质的提升奠定牢固的经济基础。
(二)促进农村休闲资源建设
休闲生活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物质载体作为支撑,因而要促进农村地区的休闲资源建设,为农村青年休闲生活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首先要加强休闲场所的开发,为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提供一定的空间;其次要注重休闲设施的建设,从为农村青年的休闲生活提供一定的舞台。在加强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商业休闲设施的开发与建设,从而多方面满足农村青年的休闲需求;最后还要与时俱进,注重新的休闲项目的设置与完善,丰富、拓展休闲活动的形式,从而吸引农村青年参与其中,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培养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
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是利用好休闲时间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村青年全面发展的关键。马克思说:“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农村青年缺乏科学的休闲意识与观念,没有掌握休闲的技能与技巧,也就不能充分地享受休闲时光。要引导农村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休闲不仅是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也是抚慰心灵的港湾,还是发展才能、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活动,它的本质在于对内心世界的充盈,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引导农村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休闲观念,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进而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 陈鲁直.民闲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刘晨晔.休闲:解读马克思的一项尝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李金霞.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6] 查尔斯·K.布莱特比尔.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 万美容.青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 张红霞.新媒体语境下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4).
[9] 张红霞.传统的解构与现代性的渗入——农村青年闲暇生活分析[J].新西部.2014(9).
[10] 劉佳.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研究——以江苏省H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5).
[11] 张敏、包佳道.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民休闲[J].宜宾学院学报.2006(10).
[12] 孙林叶.我国农村居民休闲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作者简介:王芳(1992年4月), 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上海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