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女,21岁主因发现左腹股沟肿物1月余住院.查体:于左腹股沟区可触及约3 cm×3 cm肿物,质软,有触痛,活动度稍差,平卧时肿物不缩小,临床考虑股疝.CT扫查:左侧腹股沟区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图1),边界较清,密度欠均匀,大小约4.7 cm×4.8 cm×4.7cm,病变似沿股管向上延伸,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多发小淋巴结.CT提示:①左腹股沟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性质待定;②两侧腹股沟多发小淋
【机 构】
:
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21岁主因发现左腹股沟肿物1月余住院.查体:于左腹股沟区可触及约3 cm×3 cm肿物,质软,有触痛,活动度稍差,平卧时肿物不缩小,临床考虑股疝.CT扫查:左侧腹股沟区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图1),边界较清,密度欠均匀,大小约4.7 cm×4.8 cm×4.7cm,病变似沿股管向上延伸,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多发小淋巴结.CT提示:①左腹股沟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性质待定;②两侧腹股沟多发小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侧腹股沟内侧阴阜区域皮下软组织内可测及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3.6 cm×2.3 cm×4.5 cm,彩色多普勒示其内可见条带状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丰富(图2);周围可见少部分无回声区,其上方还可测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大者约2.0cm×1.2 cm(图3),彩色多普勒示内可见短条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区混合性占位性病变,其上方多个肿大淋巴结.术中所见:左侧子宫圆韧带下方近外环口处多发囊性肿物,最大约2.5 cm×2.5 cm×2.0 cm,周围有肿大淋巴结.病理结果:左腹股沟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良性),肿瘤由多数密集的梭形细胞构成,其间可见许多裂隙样小血管(图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管内皮CD31(+),梭形细胞(极少+),血管内皮FⅧRag(+),梭形细胞(极少+)。
其他文献
患者男,42岁.因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后14年,阵发性心悸6年入院.14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行缝扎手术治疗,术后无特殊不适.近6年无明显诱因感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呼吸急促,无黑曚、晕厥、胸痛、咳嗽等,休息后好转.2年前曾因相同症状入住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可能”.此次因“感冒”后发作性心慌、心悸、呼吸困难,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再次入院.既往曾有“甲亢”病史7年,经服用“地巴唑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肿块型乳腺癌,分析病灶的内部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冠状面特征及周边改变情况,并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进行评估分类.结果 49例非肿块型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27例(55.10%),浸润性导管癌21例(42.86%),浸润性小叶癌1例(2.04%).ABVS影像表现:伴或不伴增厚的
患者女,26岁.汉族,孕1产0.孕早期无阴道流血及不良因素接触史.常规产检未见异常.产前筛查示:21-三体风险1:4634,属低风险.后在我院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右枕前,双顶径6.6cm,头围24.1 cm,腹围22.2cm,股骨4.2cm,肱骨3.5 cm,羊水指数22 cm,胎盘未见异常.脑组织回声较低、模糊,双侧侧脑室宽1.1 cm,小脑横径2.2 cm,颈项皮肤皱褶厚度1.08 cm
患儿男,2岁.因左颈部疼痛来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左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性好,轻度触痛.临床拟诊颈部淋巴结炎.超声表现:甲状腺右叶实质回声均质,左叶回声不均,可见一范围约2.8 cm×2.5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其内见一长度约2.0cm的长条状强回声(图1),后方不伴声影,其近端紧邻喉部且与喉部界限不清.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部为低速低阻丰富动静脉血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94例和非转移组247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结节的术前超声图像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节边界、微钙化及多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微钙化和多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表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超声参数与内分泌指标特征.方法 将149例PCOS患者分为肥胖型PCOS组(OB-PCOS组)和非肥胖型PCOS组(NOB-PCOS组),测量并比较两组卵泡数、平均卵巢直径、卵巢体积、间质体积和卵泡体积以及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检测并比较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
患者女,41岁,孕2产2.因产后半月,腹胀10d,伴双下肢水肿4d收住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胸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3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49.2 mg/L,丙氨酸转氨酶230U/L,天冬氨酸转氨酶123 U/L,白蛋白/球蛋白0.77,总胆红素39.4 μmol/L.超声检查:肝体积增大.肝左静脉血流通畅,肝右、中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充填
患者女,33岁,足月自然分娩2次,人工流产3次(末次为3年前).因“停经51 d,人工流产术失败”来院就诊.3d前要求终止妊娠,当地卫生院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行药物流产,未见胚胎排出,而后行人工流产术,未取出胚胎,又去另一医院就诊而再次行人工流产术,仍未取出胚胎.患者少量阴道流血,无明显腹痛,本院超声检查示子宫前位,如孕40d大小,形态尚可,宫腔及颈管内未见胚囊,左后壁见2.4 cm×1.7c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定量分析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主动脉瓣叶解剖参数,筛选显著影响AR的参数.方法 选取AR患者32例作为反流组,无AR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RT-3D-TEE采集两组患者的图像并进行脱机分析,分别测得主动脉瓣左冠瓣、右冠瓣、无冠瓣三个瓣叶的12个参数:瓣叶游离缘长度(LL、RL、NL)、瓣叶高度(LH、RH、NH)、瓣叶游离缘长度/高度比
患者女,65岁.发现盆腔包块1月,伴腹胀.绝经5年.查体:盆腔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上界达脐上一横指,界清,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超声检查:盆腔内偏右侧见一椭圆形混合回声肿块,大小约16.5 cm×10.1 cm(图1),包膜清晰完整;实性部分呈低回声,内密布斑点状高回声,约11.5 cm×8.8 cm;囊性部分呈多房性,透声佳,分隔厚薄不均,可见点状强回声及小乳头样突起.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实性区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