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础教育改革大潮如火如荼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一种流行性时尚,而且形成了无可逆转的强烈发展态势。然而,由于传统意识及其惯性力量的影响,任何科技产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双刃剑”特质,以至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亟待纠偏改错的问题现象,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说,多媒体教学应当而且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既快又好地服从和服务于课程实践活动。就小学语文课来说,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呢?笔者拟就内容适用、课件制作、形式呈现和方法使用等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努力在“内容适用”上遵循精准性原则
无论什么科技产品,不管它多么发达还是先进,始终摆脱不了“人类制造”的特质。从本质上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辅教”手段,既不能替代教师和教材,也不能替代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一言以蔽之,“课件播放≠教学主导”,运用现代媒体教学永远无法“等同”于(更不能“取代”)现代化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把基础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关键性语段(如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等)以及一些重难点内容等,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形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以有效引发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之相应的是,如果把阅读内容都显示出来,要阅读文本究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再说,果真这样,我们又如何引导小学生去开展以“圈、画、钩、划”为主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呢?在如此课堂环境中成长的小学生又如何进行自主性课外阅读呢?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首先坚持“精准性原则”,把学生逐步打造成多媒体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绝不是十足的“旁观者”角色。
二、努力在“课件制作”上遵循简约性原则
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课件制作既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令人煞费苦心的实际难题。尽管那些年轻的“熟手”教师,制作一些复杂课件,也必定会占据钻研教材、构思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部分中老年“菜鸟”类教师,要想制作一些形质兼美的课件,又怎么谈何容易呢?
不仅如此,如果课件太过精彩的话,就会在演示过程中把课堂注意力过度地吸引到“形式”上来,反而冲淡了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应有关注和有效学习,就会形成课堂教学的“买椟还珠”现象,这会有违我们追求多媒体教学的原始初衷。还有,一些看似精彩的多媒体课件与其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其实是没有关系或者关联不大,这对于教学双方来说,这岂不是毫无必要的“浪费”现象吗?简洁性原则也是应当注重的。
三、努力在“形式呈现”上遵循适时性原则
先哲孔子特别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在着重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多媒体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思维的启迪性,尤其在关于重难点教学方面更需要对学生实施有效性启发和积极性引导,以此最大化地显现它的重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以《詹天佑》教学为例。文中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以及青龙桥附近“人”字形线的巧妙设计,最能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既“爱国”又“杰出”的精神力量。前面两点还易于通过文字描述和简单示意图帮助理解,由于许多小学生对于火车和铁路并不熟悉,后一点却成了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每每教学这一内容,笔者总是先让小学生自行思考与合作探究,只有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才用Flash课件演绎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中疾驶行走的实际状况,常常让全班学生茅塞顿开、倍感欣喜,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主人公的无比敬仰之情。
四、努力在“方法使用”上遵循灵活性原则
笔者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观摩活动中,前一位教师在《孔繁森》教学课件中嵌入了《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一首歌曲,小学生由于不熟悉这首歌,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在享受“视听盛宴”中边学边唱、边唱边学,整个课堂教学氛围非常协调和谐,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恰巧的是,在后一堂教学过程中,又一位执教者还是播放的这一首歌曲,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部分小学生忽高忽低地跟唱起来,还有些学生显得心不在焉,甚至连课堂秩序都显得不易控制,这种课件展示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既是活力支撑,又可锦上添花。我们只有“科学”“合理”而又“恰当”“巧妙”地进行应用,才能从潜移默化中赢得令人期待的“科技附加值”。
欒炳利,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河经济区后立柱小学教师。
一、努力在“内容适用”上遵循精准性原则
无论什么科技产品,不管它多么发达还是先进,始终摆脱不了“人类制造”的特质。从本质上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辅教”手段,既不能替代教师和教材,也不能替代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一言以蔽之,“课件播放≠教学主导”,运用现代媒体教学永远无法“等同”于(更不能“取代”)现代化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把基础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关键性语段(如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等)以及一些重难点内容等,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形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以有效引发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之相应的是,如果把阅读内容都显示出来,要阅读文本究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再说,果真这样,我们又如何引导小学生去开展以“圈、画、钩、划”为主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呢?在如此课堂环境中成长的小学生又如何进行自主性课外阅读呢?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首先坚持“精准性原则”,把学生逐步打造成多媒体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绝不是十足的“旁观者”角色。
二、努力在“课件制作”上遵循简约性原则
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课件制作既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令人煞费苦心的实际难题。尽管那些年轻的“熟手”教师,制作一些复杂课件,也必定会占据钻研教材、构思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部分中老年“菜鸟”类教师,要想制作一些形质兼美的课件,又怎么谈何容易呢?
不仅如此,如果课件太过精彩的话,就会在演示过程中把课堂注意力过度地吸引到“形式”上来,反而冲淡了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应有关注和有效学习,就会形成课堂教学的“买椟还珠”现象,这会有违我们追求多媒体教学的原始初衷。还有,一些看似精彩的多媒体课件与其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其实是没有关系或者关联不大,这对于教学双方来说,这岂不是毫无必要的“浪费”现象吗?简洁性原则也是应当注重的。
三、努力在“形式呈现”上遵循适时性原则
先哲孔子特别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在着重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多媒体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思维的启迪性,尤其在关于重难点教学方面更需要对学生实施有效性启发和积极性引导,以此最大化地显现它的重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以《詹天佑》教学为例。文中开凿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以及青龙桥附近“人”字形线的巧妙设计,最能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既“爱国”又“杰出”的精神力量。前面两点还易于通过文字描述和简单示意图帮助理解,由于许多小学生对于火车和铁路并不熟悉,后一点却成了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每每教学这一内容,笔者总是先让小学生自行思考与合作探究,只有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才用Flash课件演绎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中疾驶行走的实际状况,常常让全班学生茅塞顿开、倍感欣喜,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主人公的无比敬仰之情。
四、努力在“方法使用”上遵循灵活性原则
笔者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观摩活动中,前一位教师在《孔繁森》教学课件中嵌入了《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一首歌曲,小学生由于不熟悉这首歌,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在享受“视听盛宴”中边学边唱、边唱边学,整个课堂教学氛围非常协调和谐,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恰巧的是,在后一堂教学过程中,又一位执教者还是播放的这一首歌曲,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部分小学生忽高忽低地跟唱起来,还有些学生显得心不在焉,甚至连课堂秩序都显得不易控制,这种课件展示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既是活力支撑,又可锦上添花。我们只有“科学”“合理”而又“恰当”“巧妙”地进行应用,才能从潜移默化中赢得令人期待的“科技附加值”。
欒炳利,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河经济区后立柱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