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健康中国战略论述核心内涵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具有极其深刻浓厚的新时代特征,深刻阐释了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和时代内涵,深度揭示了健康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全面加以贯彻落实。

战略导向、战略构想与战略目标


  战略导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没有健康,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健康既是发展的目标,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发展的手段,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深刻认识到健康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卫生工作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生活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保障等方面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把人民健康贯穿发展整个周期”。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复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旗帜鲜明地确立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战略导向和根本立场。
  战略构想:优先发展健康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总书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和高水平健康的期盼,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优先就是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制定健康政策和提供健康服务。任何政策和制度,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抓落实。如何把健康工作做实做细,党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他高度重视健康政策的落实问题,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
  战略目标:实现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个体层面来说,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从国家层面来说,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作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美好生活、幸福生活之本。中国梦,首要的体现就是全民健康梦,这是党和政府对健康工作的战略部署,只有实现了全民健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国梦。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中的根本和重要基础。健康中国建设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也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健康的需求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生命阶段提供不同的健康服务。总书记要求,“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人的一生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政府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这是总书记强调健康服务要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出发点。

战略方针与战略步骤


  战略方针:堅持预防为主。全民健康的基础就是注重预防,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居主导地位,其影响达到了60%,而医疗服务仅有8%。可见,预防疾病、增强健康的根本要义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上述疾病在内的很多疾病都与人们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而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体现的就是预防的理念,尤其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更是要强调预防为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的是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困扰人类的大部分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改变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和改善外部环境进行早期预防。换言之,疾病的早期预防关键涉及两个方面:从个人层面来看,需要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质,就是通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培养人们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总书记还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不要总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整理,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中医强调系统的观点,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疾病观和防治观,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疾病的预防。健身运动也是人民群众提高抵御疾病侵袭能力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提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020年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果断、英明、及时的科学决策和快速行动,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很关键的两个做法就是引导人民群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尤其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预防为主”这一健康工作方针。   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是近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围绕这一目标,国家大力推动落实基本医保,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12大类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得益于上述制度安排,人民群众在疾病治疗、健康服务等方面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二是中期目标。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一目标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呼应。该议程提出了17项目标,“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所有人的福祉”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在未来10年,健康仍将是世界各国政策议程中的重要话题。这对于加强全球健康合作、提升全球健康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远期目标。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健康国家不仅是指人民群众的健康提升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意味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要求已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得到彻底贯彻,形成了系统的制度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果断、英明、及时的科学决策和快速行动,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很关键的两个做法就是引导人民群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尤其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预防为主”这一健康工作方针。

战略路径与战略手段


  战略路径:共建共享。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意味着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医院和群众等社会主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健康中国人人共建、健康成果人人共享,从而达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公共目标。共建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社会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就是共建的核心问题。首先,需要厘清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医院和公众等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明确公众参与健康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方式、路径和机制,形成各主体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共建格局。其次,构建多层次的公众参与机制。共享的核心在于全体人民共享健康发展成果。不同群体之间的健康需求千差万别,因此构建健康资源共享机制,必须考虑个体的异质性。在共享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和机制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健全相应的评价机制,让人民群众在健康中国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战略手段:深化改革。制度是激励、约束社会主体行为的关键因素。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必须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良好的制度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調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来”。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起大健康治理体系。一是理顺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2018年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组织架构上改变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功能定位,强调行政主管部门在预防控制疾病、维护促进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为减少多头管理,国家整合医保管理体制,组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肩负起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重任。医药用品关乎人民健康,为了加强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眼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健康服务的充分发展,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构建全民医保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五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三是健全各地健康中国建设实施方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各地区客观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地区的疾病谱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书记强调,要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鼓励各地区在执行中央健康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进健康省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社区等建设。
其他文献
研讨会现场。图/邢正亮  以“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发展”为主题的2020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研讨会1月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及业内专家40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研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方向,助力经济和生态的绿色发展。  该研讨会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中共渑池县委、县政府承办,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为支持单位。此次研讨会旨在为政
2017年9月起,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版”)在大陆地区投入使用。示意图是教科书中插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无专门研究部编版中示意图的论文。台湾康轩版社会教科书(以下简称“康轩版”)中的历史部分的示意图很有特色。本文对康轩版的示意图进行研究,以期推动部编版教科书的完善,并望有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利用部编教科书。  本文所述的历史教科书中的示意图,是指为了说明较复杂的历史事实或概念而绘制
河南省光山县,南距武汉180公里,铁路、国道、高速将两地紧密相连,作为外出务工大县,5万光山人常年活跃在武汉及湖北其他市县。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豫南小城首当其冲。全县86万人民勠力同心,群防群控,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  疫情防控期间,光山每家每户的门窗背后都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蕴藏着基层治理中服务、联动、引导等多重看似微小琐碎却精妙关键的环节。抗疫爱心餐联盟  生于1997
乡村医生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直接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医改在基层持续发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乡村医生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低下等问题仍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是一名从医40多年的乡村医生,他所在的卫生室位于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守护着200
中秋节刚过,有人就把没吃完的、吃不完的,甚至外包装还未打开的月饼、糕点,毫无怜惜地丢进了垃圾箱。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在笔者所住的小区有之,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见过,想必在其他城市的角角落落也有发生。  在笔者小区保洁大爷心里,“节庆食品节后丢”现象,他们已是见“怪”不怪了:正月十五一过,定见汤圆、元宵成垃圾;五月初五一过,定见粽子成垃圾;八月十五一过,定见月饼成垃圾。更让保洁大爷心疼的是,一些人家
浙江蓝润天使实验小学教师 王印(中)  “3、2、1,发射!”话音刚落,一支“火箭”水汽迸发地冲向了湛蓝的天空……这一幕极具科技感的场景发生在浙江蓝润天使实验小学的操场上。  这支特殊水火箭“总设计师”是这所小学的老师王印,一群小小“科研工作者”围绕在他的身旁,发出阵阵欢呼声,目送着这艘水火箭搭载着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直冲云霄。走红网络的科学手工课  在天问一号奔赴太空的同一天,王印与30个学生
《民生周刊》记者王迪  扎根基层,已经从事文博事业30年的王瑞霞,谈起文博工作,仍然激情满怀。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热爱与自信,让她在文博道路上固本开新、行稳致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博事业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载的就是文化自信。  近年来,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前所未有。一座座博
从学理认知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对经济学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论创新。  有必要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层面,深层次探讨这一理念的学理意蕴,构建生态文明范式下的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自然是有价值的,是创造价值的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然不创造价值,并不构成价值来源。古典经济学的鼻祖配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指出,空气等自
卫少华(右二)山西安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卫少华曾是山西安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财务部经理,多年的财务工作,让他养成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  2012年,在董事长胡胜合的大力举荐下,卫少华出任公司总经理一职。这对于卫少华来说真是一副既光荣又沉重的担子。  逆境中谋生存,困境中求发展。卫少华带领山西安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坚持走转型发展之路。临危受命  山西安华是
靠市场还是靠规划?对于城市群的发展来说,这个问题一开始便存在,争议至今。  作为我国城市群发展的蓝图,《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文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业界对于城市群规划的质疑从来没有间断过。有些城市群并没有像规划的那样发展起来,是规划本身还是实施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城市群将如何建设?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