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青年,但在那里却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这种持续了近20年的现象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有人预言,在中国,大批青年才俊涌向农村之日才是现代化实现之时。
让我们先对预言存疑,看看剧变中的农村到底还有哪些事最值得关注,以及这些事与青年的关系。
首先是土地。土地是这个世界最宝贵也是最原始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与繁衍可能的自然赐予,千百年以来经历了所有权属性上的各种变化,它让无数人富可敌国,也曾让无数人一贫如洗。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土地国有成为基本方略,以此为背景,农村用于耕作的土地以及山林荒地等归为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后实施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制度直至今天,大约十年前,又开始了土地流转的新尝试。短短六十多年时间,我们从农民脸上看到了扬眉吐气、唉声叹气、欢欣鼓舞以及茫然无措等各种表情。而从土地给我们的回馈看,一方面我们目睹了粮食连续十几年丰收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历着土地被“开发”、被“蚕食”或者干脆被撂荒的剧痛。这其中,我们没有理由责备青年的不作为,因为即使他们是土地的主人、即使对土地的珍贵感同身受,但在维持温饱与实现富裕之间、在近乎原始的闭塞与精彩的外面世界之间,他们选择后者,无可厚非!然而尴尬的现实是,这些突出乡村重围的年轻人来到城市才发现,作为2.6亿农民工的主力,他们的哪只脚也没有迈进城市的门槛,连同他们的儿女并没有被城市接纳。我们注意到,这些年轻人或者说是当初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唯一标记是一栋大房子,并且漂亮房子成为农村美好视觉的摆设。
其次是身份。如火如荼的城镇化,使数以亿计的农民兄弟一夜之间成为市民,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需求,使政府反哺农村的决心和诺言变成了实际行动,然而其中的困难和冲突使得进程缓慢、疏漏叠现,也使得许多人因而失去耐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也往往是年轻人。因为离乡,他们没有了耕种的技能和兴趣;因为失地,他们没有了生存的心理和物质保障;因为长期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他们在诸如就医、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遭遇面前显得无助和绝望。但这些似乎还不够,因为有一个“农民工”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已经20年!
第三是立业。成家立业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在农村,先成家后立业是“通则”,但成家后难立业也是常态。难就难在农村对就业的理解以及是否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打工,即使挣的钱再多,街坊邻居也不会认为是功成名就。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在哪里当个“官”或者做了“老板”,无论如何不能算作成功人士。以此价值观为指引,多少农村家庭不惜让老人空巢、让儿童留守,其结果不仅留下了诸多家庭问题,也给社会肌体造成了严重伤害。不但如此,这些在外打拼多年的农民兄弟,绝大多数的境遇是从年轻力壮的打工者变成身心交瘁的返乡客,从对幸福满怀憧憬的小两口变成拖儿带女一大家。
现实似乎给了我们不乐观的信息,但是最近20年又是农村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这该如何解释?答案肯定不是没有青年也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也不是对农业的不断投入就可以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不是在土地上一直种房子就可以保证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以前获得发展的关键在于以土地承包经营的举措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以机械化耕种解放了生产力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作物品种改良等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业产出,以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的投入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医、养老等后顾之忧。但是在当前和今后,以上举措已经远远不够,面对城镇化的各种挑战,面对城乡均衡发展中的民生需求和公平正义,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严峻形势,我们要做的必须上升到观念转变、制度设计、人文关怀、人才投入等各个方面,而青年的作为正好在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的话题也回到了青年才俊涌向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和保证。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让青年来到农村以及他们来到农村以后做什么?怎么做?
让青年来到农村的路径大概有两条:一是号召,二是吸引,有时可以二者并用。大学生村官已经实施了近八年,几十万大学生在村里参与“两委”的工作或者做些“文化”的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千万不能浅尝辄止,有些不足和问题是可以逐步完善的;前几年开始的打工者“返乡创业”也是好的方式,还有就是可以让城里有条件的青年下乡创业,关键是在农村要培育适宜的土壤和条件,不能让“来”的“返”的青年一腔热血来满怀沮丧走。这方面制度保障就可以实现,比如,给这些青年以出路和退路即可。
在农村,青年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列举如下:创业带路、科普宣传、文化传播、法制运用、移风易俗等等。至于怎么做,大致可以选择三种办法:一是放低身段,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二是拿出真本事,让群众看得见你的能耐;三是见效果,使邻里乡亲切实感受到由于你的到来而发生的变化。
让我们先对预言存疑,看看剧变中的农村到底还有哪些事最值得关注,以及这些事与青年的关系。
首先是土地。土地是这个世界最宝贵也是最原始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与繁衍可能的自然赐予,千百年以来经历了所有权属性上的各种变化,它让无数人富可敌国,也曾让无数人一贫如洗。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土地国有成为基本方略,以此为背景,农村用于耕作的土地以及山林荒地等归为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后实施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制度直至今天,大约十年前,又开始了土地流转的新尝试。短短六十多年时间,我们从农民脸上看到了扬眉吐气、唉声叹气、欢欣鼓舞以及茫然无措等各种表情。而从土地给我们的回馈看,一方面我们目睹了粮食连续十几年丰收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历着土地被“开发”、被“蚕食”或者干脆被撂荒的剧痛。这其中,我们没有理由责备青年的不作为,因为即使他们是土地的主人、即使对土地的珍贵感同身受,但在维持温饱与实现富裕之间、在近乎原始的闭塞与精彩的外面世界之间,他们选择后者,无可厚非!然而尴尬的现实是,这些突出乡村重围的年轻人来到城市才发现,作为2.6亿农民工的主力,他们的哪只脚也没有迈进城市的门槛,连同他们的儿女并没有被城市接纳。我们注意到,这些年轻人或者说是当初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唯一标记是一栋大房子,并且漂亮房子成为农村美好视觉的摆设。
其次是身份。如火如荼的城镇化,使数以亿计的农民兄弟一夜之间成为市民,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需求,使政府反哺农村的决心和诺言变成了实际行动,然而其中的困难和冲突使得进程缓慢、疏漏叠现,也使得许多人因而失去耐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也往往是年轻人。因为离乡,他们没有了耕种的技能和兴趣;因为失地,他们没有了生存的心理和物质保障;因为长期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他们在诸如就医、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遭遇面前显得无助和绝望。但这些似乎还不够,因为有一个“农民工”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已经20年!
第三是立业。成家立业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在农村,先成家后立业是“通则”,但成家后难立业也是常态。难就难在农村对就业的理解以及是否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打工,即使挣的钱再多,街坊邻居也不会认为是功成名就。在他们的心目中,不在哪里当个“官”或者做了“老板”,无论如何不能算作成功人士。以此价值观为指引,多少农村家庭不惜让老人空巢、让儿童留守,其结果不仅留下了诸多家庭问题,也给社会肌体造成了严重伤害。不但如此,这些在外打拼多年的农民兄弟,绝大多数的境遇是从年轻力壮的打工者变成身心交瘁的返乡客,从对幸福满怀憧憬的小两口变成拖儿带女一大家。
现实似乎给了我们不乐观的信息,但是最近20年又是农村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这该如何解释?答案肯定不是没有青年也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也不是对农业的不断投入就可以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不是在土地上一直种房子就可以保证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以前获得发展的关键在于以土地承包经营的举措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以机械化耕种解放了生产力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作物品种改良等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业产出,以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的投入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医、养老等后顾之忧。但是在当前和今后,以上举措已经远远不够,面对城镇化的各种挑战,面对城乡均衡发展中的民生需求和公平正义,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严峻形势,我们要做的必须上升到观念转变、制度设计、人文关怀、人才投入等各个方面,而青年的作为正好在其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的话题也回到了青年才俊涌向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和保证。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让青年来到农村以及他们来到农村以后做什么?怎么做?
让青年来到农村的路径大概有两条:一是号召,二是吸引,有时可以二者并用。大学生村官已经实施了近八年,几十万大学生在村里参与“两委”的工作或者做些“文化”的事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千万不能浅尝辄止,有些不足和问题是可以逐步完善的;前几年开始的打工者“返乡创业”也是好的方式,还有就是可以让城里有条件的青年下乡创业,关键是在农村要培育适宜的土壤和条件,不能让“来”的“返”的青年一腔热血来满怀沮丧走。这方面制度保障就可以实现,比如,给这些青年以出路和退路即可。
在农村,青年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列举如下:创业带路、科普宣传、文化传播、法制运用、移风易俗等等。至于怎么做,大致可以选择三种办法:一是放低身段,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二是拿出真本事,让群众看得见你的能耐;三是见效果,使邻里乡亲切实感受到由于你的到来而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