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缺少故事的城市,恰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不可能创造惊心动魄的美。
若你曾将“雾都”伦敦误会为这样一个城市,那一定是你不曾真正走近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曾如一个百折不挠的勇士,在法西斯铁骑所到之处几乎是哀鸿遍野的欧洲,它在凌厉的炮轰攻势前骄傲而坚定地保持了屹立不倒。让人感动的是,“当时的国王乔治六世不顾自身安危,坚持与民同生死共患难,拒不撤离被德国法西斯多次轰炸的伦敦白金汉宫”(见P46《古老王室,英国最具价值品牌》)。最终,伦敦与其背后的英国书写了一个传奇,成为扭转二战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国王不计生死与国家和国民同在,这种精神所蕴藏及激发的力量,无可比拟。如今有评估公司估算出英国王室的品牌价值达445亿英镑,亦非偶然。但伊丽莎白二世之后,英国王室在英联邦国家是否还能保持昔日威望,则另当别论。
伦敦并非天生如二战时的 “骁勇”。在17世纪中期以前,伦敦曾经是欧洲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城市,毫不起眼。此后声誉渐隆,与当时较长时期相当宽松的文化政策所带来的文艺繁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莎士比亚的剧本、塞缪尔·佩皮斯的日记、老柴郡奶酪酒馆、英语世界一众文豪在伦敦的生活足迹等等,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曾成为伦敦人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又都浓缩为闪亮回忆的吉光片羽。文化与智慧,经历s数百年岁月的淘洗与提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骨和味道。
恰如中国古人所言,“不破不立”。1665年6月的一场大火,烧掉了旧伦敦,一个更具规划感的新伦敦如凤凰涅槃般重生。到了19世纪,西区的露天市场变成了漂亮的店铺,伦敦制造成为奢侈品的标志。伦敦遂成为时尚中心,牛津街便是主要的商业街。(见P25《笔尖下的伦敦》)。至此,伦敦终于有了“大家闺秀”的眉目。
而19世纪中叶的伦敦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但那时候的伦敦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整条泰晤士河都在发酵,流淌着褐色的液体。”(见P22《伦敦,贫民也宜居》)。此后即便经过了多年整治,伦敦的“工业城市”的烙印还是深深刻下了,再也无法更改。
而伦敦昔日所代表的帝国荣光与今天的日渐式微的落差(见P19《伦敦新与旧》),亦非再主办一场奥运会可以弥补。耐人寻味的是,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英国民众印象中,耐克是与奥运会关联度最高的品牌,但事实上耐克“没有支付一毛钱给国际奥委会和伦敦奥组委”(见P17《奥运2012,伦敦很淡定》),不知其多年对手、奥运会的“TOP赞助商”阿迪达斯闻知此事做何感想?不要以为此结果是“顺其自然”的,耐克早已在暗暗“引导舆论”。因此,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除了看体育竞技外,还可留意包括耐克和阿迪在内的诸多大品牌的“斗智斗勇”。此中商战,颇值得细细品味,而赢家也不一定就是花钱最多的那个。
说到赚钱,那你知道全球哪所大学的校友最富么?你很难猜对,不是哈佛商学院或其他欧美名校,“曾有人计算过,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成为百万富翁的比例最高。”(见本刊下期的 《印度理工学院,为何这么牛?》)。
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永远都出人意料,因此,我们对任何事都不要想当然。这当然也包括对伦敦以及伦敦奥运会,我们不要太早下结论。对于国家、社会、个人而言,任何可以持续的成功均非偶然,超脱于俗事之上的智慧再加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才可浓缩为无往而不胜的力量。
若你曾将“雾都”伦敦误会为这样一个城市,那一定是你不曾真正走近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曾如一个百折不挠的勇士,在法西斯铁骑所到之处几乎是哀鸿遍野的欧洲,它在凌厉的炮轰攻势前骄傲而坚定地保持了屹立不倒。让人感动的是,“当时的国王乔治六世不顾自身安危,坚持与民同生死共患难,拒不撤离被德国法西斯多次轰炸的伦敦白金汉宫”(见P46《古老王室,英国最具价值品牌》)。最终,伦敦与其背后的英国书写了一个传奇,成为扭转二战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国王不计生死与国家和国民同在,这种精神所蕴藏及激发的力量,无可比拟。如今有评估公司估算出英国王室的品牌价值达445亿英镑,亦非偶然。但伊丽莎白二世之后,英国王室在英联邦国家是否还能保持昔日威望,则另当别论。
伦敦并非天生如二战时的 “骁勇”。在17世纪中期以前,伦敦曾经是欧洲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城市,毫不起眼。此后声誉渐隆,与当时较长时期相当宽松的文化政策所带来的文艺繁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莎士比亚的剧本、塞缪尔·佩皮斯的日记、老柴郡奶酪酒馆、英语世界一众文豪在伦敦的生活足迹等等,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曾成为伦敦人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又都浓缩为闪亮回忆的吉光片羽。文化与智慧,经历s数百年岁月的淘洗与提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骨和味道。
恰如中国古人所言,“不破不立”。1665年6月的一场大火,烧掉了旧伦敦,一个更具规划感的新伦敦如凤凰涅槃般重生。到了19世纪,西区的露天市场变成了漂亮的店铺,伦敦制造成为奢侈品的标志。伦敦遂成为时尚中心,牛津街便是主要的商业街。(见P25《笔尖下的伦敦》)。至此,伦敦终于有了“大家闺秀”的眉目。
而19世纪中叶的伦敦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但那时候的伦敦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整条泰晤士河都在发酵,流淌着褐色的液体。”(见P22《伦敦,贫民也宜居》)。此后即便经过了多年整治,伦敦的“工业城市”的烙印还是深深刻下了,再也无法更改。
而伦敦昔日所代表的帝国荣光与今天的日渐式微的落差(见P19《伦敦新与旧》),亦非再主办一场奥运会可以弥补。耐人寻味的是,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英国民众印象中,耐克是与奥运会关联度最高的品牌,但事实上耐克“没有支付一毛钱给国际奥委会和伦敦奥组委”(见P17《奥运2012,伦敦很淡定》),不知其多年对手、奥运会的“TOP赞助商”阿迪达斯闻知此事做何感想?不要以为此结果是“顺其自然”的,耐克早已在暗暗“引导舆论”。因此,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除了看体育竞技外,还可留意包括耐克和阿迪在内的诸多大品牌的“斗智斗勇”。此中商战,颇值得细细品味,而赢家也不一定就是花钱最多的那个。
说到赚钱,那你知道全球哪所大学的校友最富么?你很难猜对,不是哈佛商学院或其他欧美名校,“曾有人计算过,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成为百万富翁的比例最高。”(见本刊下期的 《印度理工学院,为何这么牛?》)。
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永远都出人意料,因此,我们对任何事都不要想当然。这当然也包括对伦敦以及伦敦奥运会,我们不要太早下结论。对于国家、社会、个人而言,任何可以持续的成功均非偶然,超脱于俗事之上的智慧再加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才可浓缩为无往而不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