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地域特色研究

来源 :流行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中心之间的联系作用,包括地域特色对于城市文化中心的重要意义、城市文化中心促进地域特色的融合发展等,随后介绍了以地域特色为基础对城市文化中心进行科学设计,包括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布局、结合原有建筑进行设计、塑造城市空间环境、与城市和谐相处、表征地域文化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文化;地域特色;自然环境
  引言
  城市文化中心能够展现出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也是当地人们进行体验、感受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创造出拥有鲜明地域特色、富有现代化艺术以及能够为人们提供全面服务的城市文化中心,是新时期居民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中心之间的联系作用
  1.地域特色对于城市文化中心的重要意义
  建筑的内部装饰和外部造型无不体现着人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审美情趣、意识观念,回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使用当地现有的技术和材料能够创造出其他区域没有的地域特性。同时一旦地域环境和地域建筑形成,可以为建筑环境赋予新的内涵,随着外来文化的增多,能够推动地域文化的更新改造。总而言之,地域特色能够为当地的建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基础和创作源泉,地域性建筑还能对当地的文化内涵、传统和历史传承产生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2.城市文化中心能够促进地域特色的融合与发展
  我国的著名建筑师林徽因曾经提到过,建筑属于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在我们走进一个陌生的领域时,首先和我们产生对话的就是当地的建筑。它以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向我们介绍这个国家的民族历史和精神。而城市文化中心就像是这个城市的中央舞台,其中包含着各种民族风情和人文活动,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社会风俗和特定年代中独有的鲜明特色,为传播和展示地域特色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在城市文化中心和当地人们的各项活动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整个城市的社会价值与精神风貌。
  二、基于地域特色对城市文化中心进行科学设计
  1.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布局
  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分割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人类精神和意识的重要基础。人类的意志也不能改变客观的环境因素,只能在改变自己的基础上来适应整个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在古代就呈现出一种因地制宜的特色设计理念,而其中的“地”就拥有地域和地方的含义,也就是结合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合理的建筑布局方法。不同的建筑也拥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地域性建筑中的布局特点能够展现出建筑和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自然环境这一角度出发,在设计城市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应该适应周围环境、气候和地形等理论因素,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地形进行系统分析,从建筑设计层面出发,选择被动、低技术的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节能的目标。比如洛阳夏季气候较为炎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良好的通风状态和遮阳效果,可以通过组群模式设计建筑形态,建筑的整体布局分散设计。
  2.结合原有建筑进行设计
  城市的发展属于一种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的城市文化中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为此需要从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入手进行创新。除此之外,公众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加,也为城市文化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机遇[1]。在城市文化中心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不仅需要结合扩建空间的使用要求和具体功能,同时还应该妥善处理好结构、造型、流线、功能与空间的过渡部分。在建筑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仿造和复制已经无法满足改造的意义,为此应该将各种新型元素融入其中,促进传统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让建筑展现出一种时代特色,为建筑添加一抹时代气息。比如洛阳在建设城市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就可以应用钢或是玻璃等材料,突出建筑轻薄感,仔细推敲空间上的划分,整合原有空间,更好地适应城市文化中心功能需求等。
  3.塑造城市空间环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文化中心逐渐打破了自身的功能范畴,逐渐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当中,原来的城市职能要素也逐渐融入于建筑当中。比如广场这一结构形式的融入,形成一种开放的城市文化中心。城市街道贯穿于整个建筑内部,进而减轻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建筑檐下或是平台下面的空间变成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多种建筑空间也融入到公共空间系统当中。城市文化中心的社会职能多种多样,让人们可以在此进行休闲娱乐、学习和交流,让人们彻底融入到整个社会当中,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质[2]。这一独具文化特质的构成要素能够拉动城市的旅游消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全面展示城市文化。由此能够看出城市文化中心在整个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塑造城市空间环境。各级政府对于城市文化氛围和城市空间环境塑造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时,通常会将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融入到规划当中。而洛阳在塑造城市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就可以依托当地的高校,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合理设计,突出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4.与城市和谐相处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变得更像是一个建筑,而建筑也更像是一个城市。城市文化中心设计所面临的不仅是一种单一自然环境,而是一种较為复杂的空间结构。城市文化中心因为其广泛的公共性和功能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城市文化中心主要是针对部分区域进行城市设计,其中涉及到部分建筑要素,比如步行街、露天平台、室外广场、屋顶花园等,同时它们还共同组成了城市空间环境。因此在设计城市文化中心的过程中,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完整性,还需要重视其对于附近环境甚至是整个城市的影响,假如单纯强调建筑内部空间形式,没有结合其对于附近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就会让整个城市空间变得失衡或是无序,城市中的地域性特征也会逐渐消失,建筑最终失去地域价值[3]。
  5.表征地域文化
  在设计城市文化中心时,需要尊重当地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人们长时间在一定区域内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氛围,可以将当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变化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形式展现出来,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相关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拥有怀旧和求新两种审美特征,现代物质生活不会排斥人们多样的精神生活与价值观。为此在设计城市文化中心时,应该从城市的发展状况、传统文化和区域环境等角度出发,让人们在看到建筑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联想,获得认同感,从心理层面上形成时代情感共鸣和深层文化依恋。比如洛阳是我国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建筑师在设计中可以挖掘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并提取有效的建筑元素,与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打造融现代化和地域化于一体的建筑。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城市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忽视城市文化中心附近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与脉络,同时缺少对深层结构的挖掘。地域特色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不单是一种限制,还是创造性思维的新起点。以地域特色为基础核心对城市文化中心进行设计,需要在尊重当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将满足人们对于舒适性生活的要求作为最终目的,利用全新的技术与恰当的材料设计出一种地域性建筑。
  参考文献:
  [1]吴书驰.城市文化生活视角下的市民文化中心设计[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8:13.
  [2]陈勇.基于整体观的新型城市文化综合体的设计思考——以赣州综合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11):143-144.
  [3]汪海洋.城市文化建筑整体性营造——黄骅市群众艺术公园及文化中心设计实践[J].四川建材,2018,44(04):37-3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不断推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不可分割,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可以为城市提供充足的了解和分析渠道,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我国城市的整体建设中,中小型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化的载体,渐渐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找到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国古代传统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对周边民族所采取的传统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传统羁縻政策含义的界定和形成根源的分析基础之上,以中国古代颇具典型性的强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期,集团技术设备援疆小组赴新疆和田,将一套三讯道EFP标清系统设备捐赠给新疆和田地区电视台。和田电视台对浙江广电集团的无私援助表示由衷感谢,对集团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
聚氯乙烯常被用于吸附剂造粒,由于聚氯乙烯水溶性差,所以吸附时间比较长。本文首次采用沉淀法合成了LiCl·2Al (OH)3·nH2O,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制备了Ca (ALG)2-LiCl·2Al (OH)
南部侗族,指侗族聚居区域内自贵州锦屏县清水江以南,使用侗语南部方言的支系。由于汉文化对北部侗族地区的涵化程度较深,当地的文化变迁步伐较快,侗族南部方言区与北部方言区、南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社区微治理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重要体现,也是完善基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