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与低频雷达天线同位置岩溶区实测分析

来源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综合研判岩溶区的纵横向发育,提高勘探精确度,在相同位置用低频雷达天线与高密度电法布设勘探测线。经过对两种物探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低频雷达方法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物探方法可以精准探明岩溶区的空间发育形态。并且在进行两种物探方法的对比时,不仅仅是解释结果阶段的对比,在数据处理阶段就应加强动态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各物探方法数据处理参数的设置,达到综合物探方法数据处理及解释全过程相互动态印证的效果。工程实例说明,加强综合物探方法研究,可以获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的研究,介绍了几种抗生素去除方法(:1)生物处理法;(2)吸附法;(3)氯化法;(4)高级氧化法。实际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去除,应根据抗生素种类和污水量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方法。现阶段抗生素的去除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未来不仅要提高现有方法的去除效率,更要开发出新的材料和方法。
浅层折射波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查中广泛应用的地震勘探手段之一,可以为设计部门提供有效的地质参数。文中详细介绍了延迟时成果解释法,利用该方法解译折射波数据,能精确地探明各风化层厚度和风化界面起伏形态,并将地震折射波应用在某高速公路深挖段勘探中。将解译的成果与钻探结果相比较,延迟时地震折射波勘探方法能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减少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辽河东部凹陷牛居地区沙三上亚段主要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由于储层横向变化大、岩性复杂多变,常规的地震—沉积分析方法应用效果不佳。为更准确地刻画有利沉积相带,引用地震沉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借鉴陆相沉积盆地的研究实践,提出了适用于本工区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流程。结合井震标定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将沙三上亚段分为四个砂层组,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利用低频资料对主河道砂体的敏感性识别主河道发育位置,通过90°相位转换,赋予地震反射岩性意义,优选地震属性展开等时地层切片分析识别主要相带分布范围。实践表明,利用地震沉积学可实现
传统水面光伏电站常采用塑料浮体结构,但其强度低、耐久性差、易沉没,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复合材料浮体系统。该复合材料浮体圆管采用在UPVC塑料圆管外侧缠包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RP)制成,对其制造安装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UPVCFRP复合圆管的平压和弯曲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综合考量其受力特性和经济性,优选出合理的复合浮体系统。进而,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浮体系统因风、浪、流作用引起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该复合圆管浮体方阵结构具备抵御风
文章研究了两类具有激波层特质的奇摄动边值问题。讨论了一类拟线性和一类二次边值问题的激波层性态,在适当条件下,利用合成展开法分析出激波层校正项,通过衔接法形成复合展开式,从而构造出内外解,应用微分不等式的理论较简捷地证明了解的存在性。
城市建筑群的动力可靠度评估对于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场地效应会导致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和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进而显著影响区域建筑群的非线性地震响应,而确定性区域震害模拟方法仍不足以准确反映随机建筑群动力系统的整体性态。该研究引入实测地震动场和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发展了建筑群系统非线性地震响应时域求解方法,并遵循概率守恒假定,建立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PDEM)的建筑群系统动力可靠度评估框架。以某高层框架结构建筑群为例,进行了场地效应下确定性建筑群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进而完成了随机建筑群动力可靠度评
由于环境和经济约束,实际采集的地震资料往往呈现不规则分布,影响了后续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该方法无需任何先验假设,从海量训练数据集中自动学习缺失数据到完整数据的映射,取得了良好的重建效果。然而,网络的训练依赖于训练数据。当训练数据集信息不够丰富时,网络泛化性不足,从而影响重建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广的CNN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网络框架使用经典的Unet网络和Resnet网络
孤石是花岗岩不均匀风化所残留的风化核,具有空间分布不规律、埋藏深度不定、粒径不均等主要特征,给地铁盾构施工带来了重大安全风险。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孤石精准探测一直都是城市地铁盾构施工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采用双线圈源建立一次场零磁通接收平面来消除一次场对接收线圈的影响,实现纯二次场聚焦观测,增强了涡流聚集,降低了体积效应,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工作效率高等诸多优良特性。为了研究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对孤石探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将其应用于福州地铁F1线孤石探测方法优选试验中,通过与钻孔
提出一种在塑性铰区域采用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替代混凝土来改善FRP筋-钢筋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新方法。对FRP筋-钢筋增强ECC-混凝土构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系统地考察了基体材料、筋材种类、轴压比对构件破坏模态、裂缝模式、承载力、残余变形、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ECC替代塑性铰区域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FRP筋的受压屈曲,进而显著提升组合柱的抗震性能。与钢筋增强ECC-混凝土组合柱相比,复合筋增强ECC-混凝土组合柱的残余变形明显更小,且屈服后的刚度更高。随着轴压比的增大
采用地源热泵清洁能源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提升能源利用结构和效率的重要内容。通过在现场热响应试验充分掌握了该项目区域内地层热物性参数,量化分析了岩土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得到区域内浅地层初始温度为18.26℃、地层平均热传导系数为1.76 W/m·K,单孔每延米排热量、吸热量分别为50.64 W/m、38.23 W/m,为区域内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