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个伟大的年代——在阅读《七十年代》之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也是孕育希望的年代。丛日云教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国家走了一段弯路,对你来说,就是毁了一生。”不幸中的万幸,将青春留给了动荡十年的青年中,有那么一批人没有被苦难压垮,也没有蹉跎岁月。这份磨难反而促使他们在曙光来临之时,迸发出生命中最亮丽的光芒。《七十年代》是一本集录,收录了30位“文化人”对70年代的回忆,他们的名字有我们熟悉的,也有我们略感陌生的, The 1970s were a time of misery and an era of hope. Professor Cong Ri-yun once said something like this: “The country has taken a detour, for you, it is a ruined life. ” Unfortunately, the lucky, leave youth youth 10 years of turmoil, so A group of people have not been crushed by misery, there is no staggering years. Instead, this tribulation prompts them to burst forth the brightest rays of their lives at the dawn of light. “Seventies” is a collection of records, a collection of 30 “cultural people” memories of the 70’s, their names are familiar to us, but also we are a little strange,
其他文献
几个中短篇,其实就能知道小说家的一切秘密。《遍地青菜》这部20万字的中短篇集,收录了杨静龙2005年到2010年的12个小说。其中起头的三个《苍耳》《田塍》《声音》与排在第九
我冒着夏日的瓢泼大雨去看一个人,只因他是我生命岁月中从小到大一直很钦慕的人。他从另一座城市回来,不想打扰任何人,所以关照他的父母,不要透露他回来的消息。当我知道时,他第二天早上的火车就要离开这座城市。   雨伞挡不住肆虐的雨流。就在这时,电话响了起来。谁会在这样的大雨时刻给我电话?原来,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朋友的声音在哗哗的雨声里有点焦急:到家了没有?我告诉朋友,我到家了。好,那我就放心了。朋友的
朋友乔迁新居,邀我们去参观。一上到复式的二楼,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哇,真舒服呀。”朋友的房子是顶楼复式,楼上,朋友大刀阔斧地改变原来的格局,把二楼改造成了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阳光书房,四面墙,两面都改造成大大的落地窗,室内十分亮堂。特别是阳光极好,从明净的玻璃外射进来,一地,一书架,人的满身,在朋友精心挑选配置的绿植、静物画、花梨木色的几案、书柜、博古架的映衬下,那真叫绝妙。   有人说,
前两期我谈了转移岗位的有关准备问题,接下来,围绕转换角色与大家交换意见。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生活中,转换社会角色习以为常。一些善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时常主动转换角
本刊第3期的读者有奖挑错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经过对大量读者来信进行核查和整理,现将第3期获奖读者名单及勘误表公布如下,并向所有参加本次挑错活动的读者表示
绕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行驶,转弯处或有一丛青翠的野刺棘,低伏在黑青的岩壁处;或者一棵泡桐树正盛开乳白的花,散发隐约的清香;或是一栋乌瓦木板的老屋,静立在结满菜籽的田野;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由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世俗性一直存在疑虑,所以大众文化的审美一直是社会舆论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大众文
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不是不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
主持人弁言:20世纪以来,现代审美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从本质论美学、认识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转型的趋势,并出现了形式主义、精神分析、结构
逆境往往突然袭来。渐来的逆境,有个临界点,事态逼近并越过临界点时,虽有许多心理准备,但仍会有电闪雷击般的突然降临之感——如金钱的匮乏发展到身无分文;等待中终于接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