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碑中寻找笔墨意象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隶书的发展斑斓多彩,形成了自清以来又一个发展的小高峰,特别是随着碑刻、简帛资料的大量出土,进一步增强了取法的宽泛性,由此带来隶书研究审美的多元化,并将当代隶书的发展推向新的高点。在当代众多写隶高手中,张建会以自己对两汉碑刻和隶书发展脉络多维度的思考以及对经典的深层次悟化,在笔墨追求上新意迭出,形成了强烈的个人书风。认识和解析张建会书学路径,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借鉴和思考。
  以两汉隶书石刻为书学研究主干
  随着考古和对传统碑版资料的深度发掘,当代社会,书法资源极其丰富,甚至让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各种资源中,如何定位,怎样取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书路子,这一点至关重要。张建会从学书始,就把自己的方向定位在两汉碑刻,潜心研习。『汉碑石刻作为书法丰富的宝矿,且不说秦以前的古隶,也不说三国以后隶书的曲折变化与发展,仅仅是两汉四百年间提供的汉隶资源就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从汉碑到汉简,从摩崖到砖志,从镌刻到手写,从庙堂到民间,可以说作为汉隶渊薮的两汉,几乎无所不包。相对帖学而言,至今还没有完全被全面深入地开掘,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汉隶复兴于清代,在此三百年间就成就了郑簠、金农、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等隶书大家。』他很早就从丰富的资料中认识到,汉碑学习道路是宽阔的,空间非常大,因此,他明确地将自己的学书方向定位在对汉碑的研习上。
  『取法乎上』是张建会对自己书学理念的明确定位。『汉隶石刻与简帛墨迹成为我们今天隶书创作的两大资源,加上清代诸位隶书大家的成功探索,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隶书名家形成自家风貌。』正是基于对汉碑和隶书发展脉络的清晰把握,他在长期的笔墨探求中,不断校正完善个人学书思路,近四十年的书法学习中,不停地思索。他也曾有过彷徨和举棋不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书法艺术和审美取向向何处发展7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他以自己的睿智和理性对书法艺术进行再认识,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书路径。期间,他几乎临遍所有能找到的汉碑,真草隶篆行诸体均有涉猎。
  在不断求素中,他对汉碑及隶书重新审视,充分认识到了汉碑资源的丰富性和取法的多元性,以及汉碑可待开发的广阔空间,并根据自己多年的书学探索和审美情趣,坚定了自己的书学取法道路。有一次谈到为什么选择隶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和笔墨定位时,他说:『那时候就隐隐感觉到,汉碑资源的丰富性必然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知道前面的路会很宽,不会走到死胡同,但究竟能够走到哪里?怎么发展?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书学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去慢慢框定。书学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一下就确定自己数十年后的书写路子是不可能的,只要感觉到自己的路不会越走越窄,就走下去,这样总会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在学书过程中,张建会不断用笔墨实践坚实自己的书学追求,选准定位后就全身心投入,并在学习过程中夯实信念。『有主见、不固执,善吸收、不盲从,是我艺海泛舟之舵。』这一治学理念是他作为书家个体书学体悟的根本,也是他在书法道路上越走越宽的主要原因。『有主见』是其笃学一点,坚持自己学书路子的保证;『不固执』是其对自己理性学习的严格要求:『善吸收』是其丰富自己书学内涵的源泉;『不盲从』是其自己对学书过程中各种审美取向和外界影响的客观的判断。
  深挖汉碑
  张建会达到目前书法艺术高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经典下功夫深研。汉碑资源虽然丰富,但想面面俱到,都想学就都学不好,选择二一经典,探本求源、深入挖掘是张建会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对《礼器碑》的深入挖掘。『在多年的隶书临习和教学中,我以为最适合入门的隶书范本是汉《礼器碑》。清王澍称其为『汉碑第一』。在诸多的汉碑中,此碑的技法和结体最为成熟,共用笔瘦劲刚健,笔锋能锲入纸中,结字以正为奇,法度皆备,乃初习汉隶之门径和楷范。』这是张建会隶书创作随感中的一段话。
  张建会曾说,自己每一次临写《礼器碑》都有不同的收获,常临常新。二0一四年,他将自己的临作《礼器碑》正式出版,对碑帖的理解深度,在这本临作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体现。从其书法作品及风格演变过程来看,他对于《礼器碑》的学习,重点是对用笔的精心研究。其书法创作特点之一就是用笔的丰富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其临作《礼器碑》中都有据可查,可以说笔笔有出处。《礼器碑》笔法丰富、富于变化,这也正是张建会提倡学隶书最好从《礼器碑》入门的初衷。从早年的大气磅礴、朴茂雄强,到近几年的寓拙于巧、简洁古雅、书卷气浓郁,不管风格怎么变化,其用笔的丰富性都始终坚守如初,并且在不断临习吸收其他汉碑的时候,进一步丰富用笔变化,从而形成突出的个人用笔特点。
  其次,张建会在《张迁碑》上也下过很大功夫。《张迁碑》的朴拙风貌是他一直以来比较推崇的,而对《张迁碑》结体的变化更是喜爱有加,所以他在学习《张迁碑》时,重点把握住对它雄强朴茂用笔的领会和对结体多变的有益借鉴。其作品字构取法主要来源于《张迁碑》,那种内松外紧、逐渐断掉燕尾、以拙取胜、灵动自然的结体特点自成风格。
  《礼器碑》《张迂碑》是张建会研究最深、取法最多的隶书范碑,他说:『中国古代碑帖浩如烟海,流派纷呈,因此在临摹中,以创作为主体,根据需要选取碑帖某一个方面力求抓住神髓,从而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书法语言。如临摹《礼器碑》,取其谨严的法度和劲挺的线条;临摹《张迂碑》,取其多变的结体和雄强朴茂的用笔。』
  在深入挖掘《礼器碑》《张迁碑》艺术资源的基础上,张建会以方笔一路汉碑为主线,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研习,丰富羽翼,如《鲜于璜碑》《衡方碑》《西狭颂》《杨淮表》等,都下过一定功夫,领悟碑刻特点,把握此数碑的艺术精髓。二0一二年他曾利用一天的时间,以四尺整纸横幅书写,通临《郙阁颂》,大字作品,凭借自己多年的习隶经验和艺术感觉,一挥而就。他谈到这次临写时说:『当时一种创作冲动充盈全身,能够用多少张纸,最终的效果如何,全然没有考虑,只是按照自己对碑刻的理解,随势而为,一气呵成。最后再看,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基本写出自己对《郙阁颂》的理解和认识。』从他创作取法看,这几种汉碑的影子随处可见,为形成较为鲜明的个人书写风格奠定了基础。   借鉴与取舍简帛与摩崖石刻
  善于吸收借鉴是张建会学习书法的重要特点。他以两汉碑刻为宗,旁涉摩崖石刻、简帛书。『汉碑石刻风蚀的字迹、斑驳的石花,呈现出的那种浑朴气象,是我隶书创作的基调,也是我多年对隶书创作的审美追求和表现字迹心灵的艺术形式。』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张建会对汉石碑刻独特的个人理解。
  认识的循序渐进性是客观规律,张建会对隶书的认识也是逐步推进的。在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他的获奖作品四字对联雄强大气,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的刘艺在评述此次展览中,还专门提到张建会的这幅作品。那个阶段,他以汉碑学习创作为主体,以方笔雄强为主要表现形式。从二oo五年以后,随着对摩崖石刻和简帛书的更多关注,张建会对隶书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并逐渐调整创作思路。『简帛书的出土,使我们比清代以前的书家更有眼福,简帛书在为追寻和解读汉碑石刻精髓方面提供了佐证和有效的资源。』他对简帛书的书法价值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很多场合,他不止一次强调自己目前阶段的艺术理念:『宗汉碑法度,取摩崖气象,尚简书意趣,是我在隶书创作中的追求定位。』此后十年间,张建会的创作风格在悄然变化着。他在思索中求变,在变化中思索,在汉碑、简帛书、摩崖石刻中坚定地寻找着隶书发展的有益元素。这一时期他的作品,雄强和霸气逐渐收敛,简约和情趣成为笔墨的主要表现,也形成了带有鲜明个性的艺术语言。如二OO九年《书法报》五体十家所选其作品《暗飞松吼》对联,用笔依然丰富,随势而书,自然挥洒;结体内松外紧,汉碑的痕迹仍旧明显,但在书写中粗细线条变化明显,逐渐弱化了过去刻意强调的厚重的线条张力和金石气息,努力做到劲爽简约。这幅作品与第六届全国书展中的那副对联相比,变化非常明显。
  张建会这种不断丰富笔墨内涵、力求在传统基础上写出新意、通过笔墨表达思想、表现情趣的书写追求,从石刻历史的斑驳中寻求隶书创作的书写性,在近几年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并逐渐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中国书协主编的二0一一年当代中青年书法家档案中,张建会书法专辑的作品《世说新语》斗方,简书意趣非常明显,他在创作手记中说:『隶书小字,参以简帛气息,求其书写性,似有珠玉落盘,形散神聚之象。』其作品白居易诗《送王十八归山寄题游仙寺》,六尺整张宣纸,大中堂,取刻石和刑徒砖意象,高古大气,笔辣墨凝,线条质感强烈、劲挺自然,用笔果敢,变化尽含点画之中。『五凤刻石、莱子侯刻石、刑徒砖、墓志铭等,朴拙天成,气象高古,为此作取法之源头。为书之际,并不计较其工拙得失,但以老笔耕于纸上,任其往复曲折,自由来去;待终卷之时,却又冥合天矩,不落俗套。』从他的创作手记中,我们不难领悟到他多方面借鉴和成功悟化的书法创作理念,这也是一个优秀书法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张建会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书家,更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书家,他以汉碑为圆心,能够在刻石、摩崖、简帛书中敏锐地发现有效的艺术元素,并恰到好处地把握和借鉴。他还具有很强的审美趋前性,而这种审美趋前是得益于他对隶书发展方向和当代审美取向的冷静准确的预判能力。他不是追随别人亦步亦趋,也不是盲目地为变而变,他的每一次风格的丰富和变化,都能够在浩瀚的经典作品中找到影子。他曾谈到自己的创新观;『我们无需奢谈隶书的创新,只有沉下心来,在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两汉刻石和墨迹面前,以多维视角和切入点去解读、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当代隶书发展的广阔空间就不言而喻了。』他的每一次变革和尝试,都是在丰富的汉碑及相关书法资源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书法语言。
  最为可贵的是,张建会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没有将自己的书写固化成一种模式。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隶书创作还会有新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一定是在对传统的挖掘和整合中不断地升华和提高,我们期待他的隶书创作能够站在当代隶书发展的新的高点。
其他文献
田洪、颜晓军、徐凯凯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2015年春天,国际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傅申先生应浙江大学艺术学系邀请,受聘担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并在浙江大学开启了为期45天的“中国书画鉴定与艺术史”系列讲座。此后,傅先生受邀在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鲁迅美术学院、吉林大学等全国各地院校
期刊
编者按:历史上大凡风流才子除了文采斐然,书画印样样精通,也尝被后人推捧出许多传奇故事来。一部《唐伯虎点秋香》让周星驰的电影成为永远的经典。迄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当然历史上的唐伯虎虽然风流成性,却从来没有“点”过秋香,两人的故事只是后人虚构的噱头而已。让“唐伯虎”成为文化符号的不仅是其引发后人扼腕的命运,更在于其诗词书画成就。作为绘画史上“明四家”的唐寅。人物、山水、花鸟具妙,题材广泛,可谓无所不能。
期刊
姚华,清末民国前期活跃于北京画坛,并享有盛誉的代表性画家。他是贵州籍的名人,是一位在文化艺术方面颇具建树的人物。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他是清末民国交迭之际,贵州出现的一位影响远在黔贵之外的大艺术家、大学问家。其为艺治学宽博渊深,令人钦佩!  以收藏、研究、展示反映贵州地域文化文物为己任的贵州博物馆,藏有其为数可观的传世之作。本文旨在结合贵州省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谈论他的绘画成就,基于他广泛的传统文化领
期刊
李叔同的篆刻  邹典飞  李叔同篆刻的分期,应以一九一八年他正式出家为界,皈依佛门后,他诸艺皆弃,惟书法不废。而他的篆刻早年功力很深,取各家之长,且已形成独有的个人风貌,出家后为夏丐尊治印后,即封刀弃印。纵观李叔同的篆刻实践,有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因素在。  清末民初,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篆刻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时期,许多书坛名家亦是印坛的先驱人物,像海派巨匠吴昌硕、遗老罗振玉。在艺术审美上,吴昌硕、罗
期刊
在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评选过程中首次采用的表决器,让我的眼睛一亮。小小的表决器,似乎是评委们的评选工具,其实,也是公平、公正、公开评选的象征。评委行使评选权力,体现责任意识,表决器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以往的『权威』导向和『领导』导向,庶几为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打了折扣。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不是小事,对于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检阅和评判。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深度,对书法创作的文化
期刊
现为中国书协顾问的谢云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探索,日有新进,其近作《唐白居易长恨歌》,具有历史厚重感,同时又融入现代抒情色彩,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于当代书法创作具有诸多借鉴与参考价值。基于此,本刊『书家近作』栏目特选发谢云此作,并刊发其关于书法创作理念的自述及黄君的评述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  自六岁受庭训启蒙修学书法,父亲课以柳公权、颜鲁公帖本,作字要求『心正、笔正、身正』,悬腕书写,奠下了少
期刊
在当今书法家中,谢云先生是不断以作品而让我感动的一位重要人物。尤其他近些年所作鸟虫书和草写金文大篆,幽幽暝暝,古而能新,一派天机而充满生命张力。  谢云先生书法极富抒情效果,他笔下的点画线条,总是那样奇倔、傲岸,既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又凝重而鲜活,蚤动跳跃,战战兢兢而精神抖擞。他近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书作,如丙戌所作《草篆黛玉葬花词》六条屏、壬午年所作《鸟虫篆桃源行》四条屏、戊子年所作《李白月下独酌》
期刊
以丰厚史料阐发精辟见解  毛万宝  从《楼兰书法史》自序中可以看出,任小平为写好该书,付出了多大的辛苦:『跑乌鲁木齐、吐鲁番、巴州博物馆,去鄯善等地,蒐集资料,集腋成裘,查资料、记笔记,这几乎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于是定下目标写三部一西北三学一书法史,困难重重,甘苦自知,立目录,编方案,做计划,备材料,可谓用心良苦。』该著之所以能够为书坛瞩目,正取决于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艰辛的治学实践。此外,
期刊
阳春三月,一曲春魂,万物复苏,我们也迎来了“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全世界妇女的节日。“三八”国际妇女节有其鲜明的性别属性——它是妇女专属的节日。女性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时代生动、鲜活又细腻的描述者,同时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绚烂最深情的诗与歌。借此,《中国书画》美术馆特别策划安排了这样一个女性艺术家展览。为了使恒久耕耘在艺田的这些优秀女性艺术家为更多人分享艺术的故事,交流学术思想,碰触新鲜的
期刊
在中国纷呈的画派中,有一派竟别具一格地与戏曲艺术巧妙结成连理,着手对舞台语言进行鲜活的再创造,这便是近现代画家关良开创的中国画戏曲人物流派。关良是20世纪20年代留学研习西画的画家,在他笔端成活的戏曲人物简洁而单纯、质朴而自然,抑扬中神随形至,富于夸张与变形,给人一种怪诞的艺术享受。读林宜耕的作品,令我们激动的正是这种用章台笔墨情趣来展现的传统戏曲的奇特魅力。  林宜耕的戏曲工笔人物画具有强烈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