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在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交流的和谐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不断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经验世界。“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从而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走出文本,融入生活?
  一、潜心会文本——生本对话
  课堂上,学生不是单纯地接受,而应通过文本试图找“一束思想的芦苇,一个灵动的智慧,一种悠久的情怀”,同时又与文本展开认知、思维的较量。“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应力求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自读自悟。
  在教学《槐香五月》这篇课文时,教师先提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并边读边想五月的槐花怎么样?用笔画一画相关的句子,也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在书中空白处写写。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自读后,在交流时,学生发言踊跃,都能把自己的点滴感受表达出来。学生在自读中通过“‘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之蜜。”“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等句子概括出槐花之香。还有的学生在自读中抓住“清香”“醇香”“浓香”“浸”“香海”等词语感受出了槐花之香。接着指导学生练读他们找出的句子,通过动情、陶醉地朗读,学生感悟出文本的语言美,语境美;同时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读书做记号,写下阅读感受,留下思考的痕迹。学生只有熟读课文,与课本对话,悟出其中的某些东西,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合作交流——生生对话
  语文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可能一样,学生对阅读内容必然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平等友好地对话,这样,对其中任何一个学生个体来讲,他的学习资源有多么的丰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预设交流阅读感受,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朗读、合作创作、交流体验等,这样互动学习,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第二自然段时,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读书,读后交流感受——“美得像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洁净,没有一片落叶。”
  “人们非常爱护花草树木。”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介绍迪拜街头风光”为题的说写练习,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样有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视野不应只停留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上,“超越文本”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与归宿。“超越文本”是基于教材,但不拘于教材,是跨越课堂,超越时空。它意味着大语文的构建,对话方式的丰富、开放。
  在教学《云雀的心愿》的结尾处,“小云雀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大沙漠上去植树,引导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教师以实践这一“心愿”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一眨眼,第二年的春天到了,小云雀没有忘记自己的心愿,他在妈妈的带领下,邀请了小伙伴们到沙漠上去植树,你能想象一下他们种树的快乐心情和欢乐情景吗?”“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心愿。学习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遇见有人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么做?你会怎样劝说他们呢?”“我们还能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呢?”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回归“生活语文”进行广泛真实的对话。引导文本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学生和文本情与情地融合,学生和学生心与心地交流。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融入生活的激情演绎之中。
其他文献
直播平台在经历抢占市场流量的大战后,行业的内容垂直细分的趋势越发明显,诞生了“学习直播”这一崭新的直播类型。通过机器对主播学习环境的捕捉与投射,观众的身体兼具身和离身的感知,穿梭于现实和虚拟空间以达成社会交往,诞生了新的交流与生存方式。文章聚焦这一传播实践活动,以身体传播视角对“学习直播”进行文化思考,分析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赛博空间实践,关注直播技术如何改变人们对“在场”的理解以及如何构建遥远的陪伴关系。
随着媒介算法的不断发展,媒介算法是信息茧房源头的观点甚嚣尘上。但是信息茧房的出现和发展由来已久,并不是在算法出现后才有的。而这种观点会曲解算法和“茧房”关系,不利于信息茧房问题的解决。媒介算法既不是信息茧房形成的必然条件,同时算法所导致的信息形态的改变也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随着媒介算法的进一步发现,它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会更有利于用户对信息的接收。
《一点就到家》是2020年国庆期间上映的青春喜剧片,讲述三名青年创业的故事。与《中国合伙人》相比,两部影片共同讲述青春的主题并且在人物设置上相类似,但是不同时代环境中的青年有着不同的观念和人生选择,对于梦想与成功的定义也有所不同。该片在扶贫脱贫的议题中,涉及当下热门的互联网、快递物流、电商直播等元素,借助魔幻的表现手段,展现最贴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图景。
韩国导演奉俊昊自编自导的《寄生虫》获得201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所引发的文化讨论及意识形态批判成为热点话题。文章以拉康式的精神分析方法切入社会符号之域,从压抑、创伤和宣泄三个维度,剖析《寄生虫》荒诞剧情的背后韩国社会存在的现实困境、历史悲情、民族割裂、政治依附等无意识文化心理。
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在传播国家文化与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文化中国——人物篇》和《YOKOSO!JAPAN》中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优劣所在以及国际受众情况,以期能更好地探索未来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刚开始我还以为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以前学的基本上是纯理论的知识,只知道学生是主体,但如何落实呢?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使学生易接受。以为这样学生会很好的理解我讲过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以我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有时会高估他们的水平,想不到他们
期刊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实现个性化习作更是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展现学生自我个性的一个重要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可在现实生活当中,“说假话、记流水账、无话可说、挤牙膏”一直都困扰着学生。那么如何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是每一位老师最关注的话题。我经
期刊
小学生虽然有极快的口算速度,但在笔算中则显得不那么如意,通常表现在解答计算并验算的题目时,有的学生计算竖式列好算完后,验算竖式就照计算竖式抄写一遍,敷衍了事,不能达到检验的目标。特别是遇到可以简算的题目时,许多学生却仍机械地依照常规方法和步骤去算,使计算变得既费事又易错,直接影响了计算效率。计算教学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内容,不应只满足于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认真做事、学会思考,能根据题目的要
期刊
隐喻化翻译指用译入语隐喻替代源语非隐喻表达的翻译现象,是我国政治话语英译采纳的策略之一.在社会认知视角下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英译本中各类隐喻化译文进行语言、认知与功能等多维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隐喻化翻译属于英语常规隐喻,包括词汇化隐喻、固定搭配以及习语,个别属于新奇隐喻.常规和新奇隐喻化翻译都基于中英文化共享的人身体验和对外部事物的普遍认知,容易为读者接受和理解.它们触发的概念特征和构建的复杂隐喻场景强化了原文语义,增强了论述力度,同时间接表达负面评价,成为满足政治话语外译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网民越来越年轻化,网民的个性化表达也更加旺盛。近几年来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短视频和直播被大众所认知受大众喜爱,抖音快手平台的出现让人们越来越愿意拿起拍摄工具,去记录去拍摄自己的生活。这种短视频内容不只局限于记录自己的生活,还可以去进行知识的传播,将自己所认识的科学知识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例如科普短视频。而Vlog属于短视频的一种类型,所以在众多短视频的类型中出现了科普类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