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校园 塑造优质生命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只有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主体性,给予生命个性发展的空间,才能促进其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基于这种视角,我们提出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口号,制定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目标。
  营造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生命的成长与它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环境。因此,我们致力于学校良好的、和谐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以促使学生生命发展。
  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生命需求,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学校显性环境的建设上,我们着力营造生态化的育人氛围,对各个楼层及每一个角落进行科学规划,如科学家艺术家画廊、古代励志格言长廊、古化石展柜、动物标本展柜……这些环境的建设均体现了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近几年,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需求的增加,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小组,负责校园电子宣传屏内容的策划与安排,尽可能满足学生“跳出学校看世界”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管理富有人文精神
  伴随着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意识到,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改变旧有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上,我们突出学校教育的服务功能,强化“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规范管理,让德育教师获得幸福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各个部门将“打造教师优质生命状态”作为工作目标之一,力求通过优质的教师生命影响出更多优质的学生生命。在打造学校德育管理队伍教师生命状态的工作中,我们努力实现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管理者生命优质化的目标,从而形成一支优秀的德育管理队伍。
  1.构建“制度环境”,规范管理行为
  首先,学校创新管理体制,在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部下设三个中心:学生服务中心、学生管理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三个中心的设立将學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改为服务、指导,进而让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管理者工作方向更明确、方法更科学、力量更集中。
  另外,学校推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真正实现全员德育。在此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再是只管理一个班的学生,而是负责协调该班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对学生负责,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还改变了班主任的评价机制,鼓励班主任有思想、有个性地工作。我们将班主任分成“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模范班主任”、“首席班主任”几个层次,使班主任工作的自由性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终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得到优化并实现最大化,并且不断为学校文化的积淀注入新的元素。
  2.优化“行为环境”,指导班主任实践
  我们注重对优秀教师实践方法的总结和经验的概括,努力探寻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完善班主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以此来实现指导班主任实践的目的。几年来,学校在优化班主任“行为环境”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模式、一个体系、一个传统。
  “一个模式”即“网状”培训模式。我们认为班主任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班主任培训时,我们从班主任的发展阶段入手,根据教师的实际年龄、教龄、班主任年限制定培训内容,如在每学期班主任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成立“青年班主任”培训机构,聘请专职人员对40岁以下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我们注重培训的多元性。如在班主任培训中添加心理专题辅导和文化讲座等。在“网式”培训模式的覆盖下,班主任的实践得到了指导,认识得到了提高,内涵得到了丰富。
  “一个体系”即“宏志妈妈”教育体系。1995年,广中在全国首创宏志班,18年来,这里先后涌现出以高金英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形成了“宏志妈妈”教育群体,提炼出了特色教育思想。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了“宏志”教育的辐射作用。学校通过召开宏志教育思想研讨会、宏志班班主任教育思想研讨会、“宏志妈妈”师德报告会,不断总结、提升不同时期“宏志妈妈”的教育思想,让她们的精神和高尚师德成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风向标,引导广中德育风尚,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道德水平。
  “一个传统”即功勋班主任思想研讨会。在广渠门中学,有一个为优秀的班主任召开教育思想研讨会的传统,研讨会上,班主任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这是一名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也是他精神的升华。
  (二)激活思想,让学生满意
  每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成长到成熟,都必须遵守客观规律,违背生命成长规律的拔苗助长只会使生命提前枯萎。因此,广渠门中学要求所有教师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建构富有学校特色的育人模式,以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最大提高。
  学生服务中心宽敞明亮、鲜花宜人,主要为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凡是学生的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学生管理中心负责开发、管理和整合一切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教育功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学生活动中心负责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策划,校园风采展示节、校园歌手大赛、青年业余党校等教育活动已成为广中学生心中永恒的经典。
  尊重学生生命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人格,这是人性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教育要给予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和需要的机会,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拓展空间,让高贵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是知识积累的场所,但更应该成为学生精神传承的圣地。我们要求所有的教师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和精神的引领者,拓展教育空间,让高贵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求让学生未来面对社会伦理道德选择时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幸福地生活。
  广渠门中学是宏志精神的发源地。多年来,我们努力发挥宏志班的教育功能,为学校千万名学生树立了生命影响生命的榜样,使在校的千万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获益。
  学校注重学生精神系统的培育工程。每学年开学典礼上,校长都会提出学年教育主题,从感恩到责任,从尊重到信仰。一年年的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明白所谓信仰就是从信身边的人开始,相信爱、相信奉献、相信良心!
  学校在师生间相继开展了“青春榜样”、“身边的好人”等系列活动,活动中涌现出大批优秀师生,成为全校乃至北京市百姓心中的道德楷模:身高不足一米,但却痴心研究国学的学生李逸竹告诉全校师生“飞得多高不是由翅膀是否美丽决定,就像拥有智慧的多少不由身材的高矮决定”;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如亲子般照顾陌生老人的魏发团老师,向全校师生诠释了何为好老师、何为好党员……他们让校园里的每一个人拥有了坚定的精神力量。
  学校每年都坚持在高三年级发展优秀学生为共产党员,并在全校隆重召开他们的发展会,邀请被发展学生的家长、老师及其他在校生共同参加。每年的大会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张文革老师和她的学生崔凯同时入党,至今仍在师生中口口相传。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思想道德丰盈丰满才是教育的真谛。不管什么时候,学校都应该成为学生永久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让学生的灵魂有所寄托,精神拥有方向。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能够把每个学生都送上适合他发展的道路的路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师生生命成长主要场所的学校,要构建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若干年后,每一个行走在社会的广中人的从容、优雅,亦或是面对艰难选择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性,这一切就是我们为他们留下的教育。
  □编辑 吴君
其他文献
初接手潇所在的班级,原班主任告诉我,潇的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漠不关心,更有甚者,潇的父母和别人聊天时曾经说过:“不要强迫孩子读书,孩子的成绩好了,占便宜的是老师!”“呵呵!”我一笑了之,以为老师和家长有什么误会呢。一次,和学生交流,孩子们告诉我:“潇妈妈说,孩子分数高,老师奖金就高,没必要拼命为老师挣奖金!”还说:“我的孩子读书不读书都一样,我自己没读过几天书,现在照样不差钱!”原来,潇的爸爸是个包工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的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特征。将原来的6条“课程基本理念”精简为3条。强调了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明确指出了课程目标表述的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删除了一些不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  一是删除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世界地理认识大洲部分的“運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 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
柏林赋予人灵感.与很多其他的国际都市不同,充满活力的德国首都少了国际金融和商业气息,却是一个文化实验室,对众多时尚人士、享乐主义者和度假游客产生了特殊的魅力. 而柏林
期刊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除了对一些内容进行修订、删除和增加以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具体内容标准中出现了50个重要概念,这一变化使得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聚焦在概念学习上,这一导向将推动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  ■ 变化在概念呈现的方式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0个专题每一个部分都出现了这样的描述——“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如“生
过去10年的课程改革成绩显著,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课程体系。但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的地方。如具体到各个领域和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很笼统、不便于操作;缺乏比较明确的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可操作性不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学科课程正式命名为体育与健康。  ■ 课程性质的变化  正式稿将实验稿中对本门“课程价值”部分的内容删
白志峰:北京市特级教师,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特聘指导教师,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兼职教研员。白老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刊物先后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有这样一句名言:“当一个人把所学的知识都忘了以后,还能保留下来的正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保留下来的是什么呢?是思维素质,是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会被遗忘,而科学的思维能力却会长久地
近日,我到几所高中学校听了几堂语文课,有的课上得很成功,有的课就很值得商榷。这让我再一次思考语文课应当怎么上的问题。语文课堂不管呈现怎样的教学形态,但有一点必须保证,这就是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对于语文味,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程少堂先生的观点最为大家认同,它是指“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符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课堂;有语文味的课堂,才可能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都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高考成绩。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地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毕竟学生要靠分数升入大学,学校要靠分数检验教学,这一切现实问题,让我们一线教师不可能置身分数之外。高考、应试、分数,我们当然要重视,但如果一味追求分数,急功近利,我们的视野就会越来越窄,我们的思路就会越来越单一,而这一点对作文教学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我们淡化功利思想,变为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