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8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惊艳”了世界。但笔者在网上也看到一些国内网友的留言,说身为中国人,很惭愧,竟然对自己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都感到陌生,像开场那个“击缶而歌”,像古琴、昆曲等,过去了解得太少了。
笔者觉得,出版界应该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奥运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升温,将是出版界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抓住商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以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精髓尽可能地“包装出版”,出版界应该有许多工作可做。
普通读者对传统文化阅读的潜在需求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在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迫切感到需要有文化同步而行,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从读者层面看,在我国日益开放的形势下,世界各种文化的碰撞,使不少国内读者切实意识到,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不足,将是自己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内心非常渴望补上传统文化这门课。尤其是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年人,现在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这部分人恰恰在成长的年代,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有些“营养不良”;另外,像“80后”等一批读者,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较重视实用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修养也比较欠缺,积累不够,因此,随着形势的发展,都有要补上“传统文化课”的潜在需要。
精良传统文化图书市场的缺失
据了解,市场上介绍传统文化的图书大概有上百种。但据笔者在北京一些主要书店及图书馆的调研来看,这些图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不少出版物欠缺主动策划意识,市场调研不够充分,没有找到文化与市场需要的有机结合点,虽然图书内容不错,但缺少卖点和亮点。二是从内容上看,写作要么太过于理论化、学术化,文字枯燥乏味,缺少生动的意趣,普通读者读不下去;要么文字浅显粗陋,有草就之嫌,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有通过文字体现出来。三是装帧设计缺少美感,欠精细,从书的外观上对读者构成不了吸引力,让人没有阅读和购买的欲望。
因此,在精良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较少的情况下,这个市场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的。那么,出版界应如何出版和推广相应的传统文化读物呢?笔者以为,应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1.做好选题策划,寻找恰当的出版时机。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空前地宣传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元素会在世界上被热捧,现在适时策划推出相应普及性传统文化读物,会受到广大普通读者的关注。
2.尽量邀请大家或优秀学者写作。在这方面,出版人要有长远眼光。要充分利用大家或优秀学者的资源,写出有传统中国味道的适合中国人读的传统文化读本。大家或优秀的学者,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剥茧抽丝般抽出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众看得懂,又不至于滥俗。这样的书籍变成上市的“产品”后,就有可能成为独家的东西和精品,也将会成为出版社的“长效产品”,为出版社带来长期的稳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对内容主题和目标读者群进行细分。从主题内容上来分:传统文化可以分为文学、绘画、戏曲、书法、武术、建筑、民族舞蹈等不同门类,出版社应找出自己的长项和优势。而从读者对象上也可以进行市场细分:成人版、青少年版、儿童版等。不同的目标市场,写作的风格是应该有很强针对性的。
4.寻找市场盲点。以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为例,今年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的古琴演奏,不要说外国人,一些国人恐怕对它也了解不多,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不是观众或读者的错,而是我们过去对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东西推广得太少。这是不是出版界的一个盲点呢?相信这样的被出版界忽略的传统文化出版方面的盲点有不少,出版界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5.要重视装帧、插图甚至纸张、字体之美。形式对内容是一种介绍和提升,也是吸引读者下决心买一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制作精良的传统文化读物,其外在形式应该体现出传统文化淡雅、深远的文化意味。或者可以这样说,内容是“第二眼美女”,封面是“第一眼美女”。一本外表设计缺乏意蕴的书籍,很难让读者下定决心掏钱去买。形式与内容的协调,是出版者对读者应尽的责任,也体现着出版者对读者的诚意。
笔者觉得,出版界应该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奥运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升温,将是出版界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抓住商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以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精髓尽可能地“包装出版”,出版界应该有许多工作可做。
普通读者对传统文化阅读的潜在需求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在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迫切感到需要有文化同步而行,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从读者层面看,在我国日益开放的形势下,世界各种文化的碰撞,使不少国内读者切实意识到,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不足,将是自己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内心非常渴望补上传统文化这门课。尤其是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年人,现在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这部分人恰恰在成长的年代,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有些“营养不良”;另外,像“80后”等一批读者,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较重视实用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修养也比较欠缺,积累不够,因此,随着形势的发展,都有要补上“传统文化课”的潜在需要。
精良传统文化图书市场的缺失
据了解,市场上介绍传统文化的图书大概有上百种。但据笔者在北京一些主要书店及图书馆的调研来看,这些图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不少出版物欠缺主动策划意识,市场调研不够充分,没有找到文化与市场需要的有机结合点,虽然图书内容不错,但缺少卖点和亮点。二是从内容上看,写作要么太过于理论化、学术化,文字枯燥乏味,缺少生动的意趣,普通读者读不下去;要么文字浅显粗陋,有草就之嫌,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有通过文字体现出来。三是装帧设计缺少美感,欠精细,从书的外观上对读者构成不了吸引力,让人没有阅读和购买的欲望。
因此,在精良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较少的情况下,这个市场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的。那么,出版界应如何出版和推广相应的传统文化读物呢?笔者以为,应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1.做好选题策划,寻找恰当的出版时机。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空前地宣传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元素会在世界上被热捧,现在适时策划推出相应普及性传统文化读物,会受到广大普通读者的关注。
2.尽量邀请大家或优秀学者写作。在这方面,出版人要有长远眼光。要充分利用大家或优秀学者的资源,写出有传统中国味道的适合中国人读的传统文化读本。大家或优秀的学者,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剥茧抽丝般抽出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众看得懂,又不至于滥俗。这样的书籍变成上市的“产品”后,就有可能成为独家的东西和精品,也将会成为出版社的“长效产品”,为出版社带来长期的稳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对内容主题和目标读者群进行细分。从主题内容上来分:传统文化可以分为文学、绘画、戏曲、书法、武术、建筑、民族舞蹈等不同门类,出版社应找出自己的长项和优势。而从读者对象上也可以进行市场细分:成人版、青少年版、儿童版等。不同的目标市场,写作的风格是应该有很强针对性的。
4.寻找市场盲点。以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为例,今年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的古琴演奏,不要说外国人,一些国人恐怕对它也了解不多,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不是观众或读者的错,而是我们过去对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东西推广得太少。这是不是出版界的一个盲点呢?相信这样的被出版界忽略的传统文化出版方面的盲点有不少,出版界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5.要重视装帧、插图甚至纸张、字体之美。形式对内容是一种介绍和提升,也是吸引读者下决心买一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制作精良的传统文化读物,其外在形式应该体现出传统文化淡雅、深远的文化意味。或者可以这样说,内容是“第二眼美女”,封面是“第一眼美女”。一本外表设计缺乏意蕴的书籍,很难让读者下定决心掏钱去买。形式与内容的协调,是出版者对读者应尽的责任,也体现着出版者对读者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