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4日,德国第19届联邦议院选举拉开帷幕。大选结果既在意料以内,也折射出德国政治文化惊人的变化趋势。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降至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最低点,大量选民流失至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自1953年来,右翼民粹势力凭借13%的支持率首次跻身德国议会。德国并未像美国总统选举或是英国脱欧公投那样飞出一只“黑天鹅”,但却跳出一只震撼政坛的“丑小鸭”。选择党自2013年成立后,凭借反难民与移民的主张以及反欧元的旗号迅速成长为德国第三大党。大选过后,德国各界人士对德国未来的命运展开了激烈讨论。此次大选是否预示着德国将进入转折时刻,组阁谈判与未来德国的欧洲政策又面临着何种挑战?
国内外学者在选战前大多预测默克尔会第四次出任联邦总理,但也高估了大联合政府的得票率。结果证明,无论是联盟党(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政党)还是社民党的支持率均降至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联盟党的实际得票率约为33%,远低于选前38%~39%的民调预测,大幅低于2013年41.5%的大选支持率。特别是基民盟的姐妹党——基社盟在其传统阵地巴伐利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较2013年的联邦大选流失了近13%的选民,政党满意度仅剩31%。社民党同样沮丧,支持率仅剩20%左右,年初的“舒尔茨效应”已所剩无几。左翼党与绿党战绩平平,右翼自由主义的自民党经历了四年蛰伏之后重振旗鼓,选票增加近6%。而此次大选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选票增幅近8%,成为德国第三大党。
正是联盟党与社民党的流失选民和曾经并不热衷于政治参与的民众助长了选择党崛起。从联盟党转移至选择党阵营的选民高居榜首,多达98万,而社民党与左翼党的选民流失也超过40万。调查统计,民众投票给选择党的三大原因分别是:对德国反恐形势的担忧、对不断攀升的犯罪率的担忧以及不满意大联合政府的难民政策。但是85%的选择党追随者承认,他们是出于对于现有政策的失望和抗议才将选票投给选择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有55%的德国民众认为联盟党的难民政策较少顾及民众情绪,更有69%的德国人认为联盟党的政策扩大了德国贫富差异。若从地域分布上来看,选择党在德国东部的“新联邦州”似乎已站稳脚跟。这反映出统一后德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差异仍未弥合。从职业上划分,选择党的选票中有22%来自于失业者,21%来自蓝领工人。右翼民粹势力的支持者很大部分是因为对自身经济情况不满,指责国家并未给其提供充分就业机会与社会福利,并认为移民与难民占据大量国家福利,本土文化受到侵蚀。
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从2013年的67%降至如今的53%,流失选民并非完全涌向选择党,但其整体趋势是不断向政治光谱两端溢出。近年来,基民盟为了吸引中间选民,政治主张可谓是“左右逢源”,政策不断向政治光谱中间靠拢,基民盟与社民党在环保、移民、教育、劳动力市场改革以及欧洲政策等议题上的主张逐渐融合。默克尔执政12年来,虽然德国经济在欧盟内一枝独秀,但在左派与年轻选民看来,联盟党仍过于保守,特别是新能源改革步伐太慢,而右派选民则批评联盟党已经不能很好地代表保守派利益。此次大选的参与率高达76%,其结果也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德国民众的政治倾向。德国传统大党式微,德国社会与政治文化右转之势逐渐凸显。这给作为“欧洲领导力量”,并且拥有深刻“历史反思”传统的德国政坛以不小震撼。
选战结果出来后,舒尔茨与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奥珀曼在电视直播中直言这是“一场惨败”,快速宣告社民党将退出执政联盟,表态将在议会中作为反对派之首制约选择党的政治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希望社民党“以退为进”,重塑纲领,明确该党对于“社会公正”的主张,而不再与联盟党进行无限制的妥协。
社民党拒绝与联盟党继续联合执政后,似乎唯一的组阁可能便是由联盟党、自民党与绿党组成“牙买加”联盟,而该组合亦被称为是“别无选择之选择”。因为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的政党,此时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势力不断壮大的选择党。参与此次组阁谈判的代表实际上来自四个党派。由于四党之间的内政与外交理念分歧,组阁谈判面临重重挑战。在德国政党光谱中,绿党与自民党位于左右两端,特别是在新能源等环境问题上两党意见相左。基社盟与绿党也是长期以来政坛上的“敌对方”,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大选前曾直言要阻止红-红-绿的政党组合出现。基社盟认为,正是因为选前和基民盟妥协,放弃设立难民上限的主张,才致使其流失大量保守派选民,此次组阁谈判基社盟将坚持每年至多接受20万难民。目前,其他三党均反对基社盟设立难民上限的要求。但三党均认为应该修改移民与难民法,以经济需求以及引入专业人才为导向。可以预见,在是否设立难民上限问题上,各党派仍有一定的妥协空间。
组阁谈判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四党已经做好了对于开放性对话的准备。绿党和自由党在税收政策、数字化经济与公民权利等议题上寻得共鸣。此外,在削减财产税以及减轻中小企业税赋方面,绿党也或将给予较大的谈判空间。此外,增加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主张为谈判各方所接受。绿党和自民党均主张加强公民权利并保证数据隐私,而基民盟从国内安全角度出发,对此提议较为犹豫。尽管如此,面对不断增长的德国民众安全诉求,四党领导层都认为应加强警力投入。
其实“牙买加”组合在州层面已有先例,德国石荷州的“牙买加联盟”已经成为联邦层面的榜样。跨越左右传统理念达成共识的黑绿组合在巴符州已步入正轨。然而,此次谈判的四党代表必然歷经激烈争执与艰难妥协。具体而言,绿党在社会公正与环保议题上需做出让步,自民党在环保政策上应略向左转。至于难民上限问题,各党派其实已开始寻求折中方案,各党派都认为无视民众恐慌将造成社会分裂,况且无限制接受非法难民带给民众的恐惧已为极右翼与民粹势力利用。值得注意的是,正式的组阁决定需要等到10月中旬的下萨克森州州选结果出炉,距离组阁协议出台尚需时日,如果四党派无法在“特有主张”与“妥协让步”之中取得令各方满意的平衡,即使“牙买加”政府成功上台,未来四年内的德国政坛也将面临风雨,甚至会令联邦政府陷入执政危机,不排除进行重新选举的可能性。
欧盟的另一个领导力量——法国,对于德国大选结果翘首以盼。德国大选两天过后,在德国仍处于组阁谈判的混乱之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便就其欧盟改革计划发表公开演讲。德法磋商是马克龙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德国组阁谈判中的热点。马克龙的欧盟改革主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建立财政联盟,创立欧元区共同财政政策,产生欧元区财长,设立欧元债券,实现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向欧洲债务国家进行财政转移。2.加强欧元区国家投资政策一体化:一方面扩大德法共同投资领域,拉动欧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采取行动加强欧盟反倾销措施,设立对欧洲外来投资的监管。3.加强欧洲在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上的一体化:加强对贸易、国防、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的控制,形成欧洲统一立场,并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展开谈判。
大联合政府时期,德国对马克龙的改革方案始终持有保留态度。德国大选后,自民党候选人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将成为默克尔的执政伙伴,他极力反对设立欧元债券,并不看好马克龙关于建立欧元区共同财政预算的一系列改革计划。此外,正如海德堡大学政治学者Martin Thunert所说,马克龙能否贯彻其欧盟改革方案,不仅依赖于德国的首肯,更取决于法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否成功。如果结果较为理想,那么在英国退欧后,法国在南欧国家的声望以及法美之间的默契或将超过固守坚持财政紧缩以及对美保持多年顺差的德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中德合作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助理研究员)
大联合政府的“中庸之道”并未扩大选民基数
国内外学者在选战前大多预测默克尔会第四次出任联邦总理,但也高估了大联合政府的得票率。结果证明,无论是联盟党(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政党)还是社民党的支持率均降至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联盟党的实际得票率约为33%,远低于选前38%~39%的民调预测,大幅低于2013年41.5%的大选支持率。特别是基民盟的姐妹党——基社盟在其传统阵地巴伐利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较2013年的联邦大选流失了近13%的选民,政党满意度仅剩31%。社民党同样沮丧,支持率仅剩20%左右,年初的“舒尔茨效应”已所剩无几。左翼党与绿党战绩平平,右翼自由主义的自民党经历了四年蛰伏之后重振旗鼓,选票增加近6%。而此次大选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选票增幅近8%,成为德国第三大党。
正是联盟党与社民党的流失选民和曾经并不热衷于政治参与的民众助长了选择党崛起。从联盟党转移至选择党阵营的选民高居榜首,多达98万,而社民党与左翼党的选民流失也超过40万。调查统计,民众投票给选择党的三大原因分别是:对德国反恐形势的担忧、对不断攀升的犯罪率的担忧以及不满意大联合政府的难民政策。但是85%的选择党追随者承认,他们是出于对于现有政策的失望和抗议才将选票投给选择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有55%的德国民众认为联盟党的难民政策较少顾及民众情绪,更有69%的德国人认为联盟党的政策扩大了德国贫富差异。若从地域分布上来看,选择党在德国东部的“新联邦州”似乎已站稳脚跟。这反映出统一后德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差异仍未弥合。从职业上划分,选择党的选票中有22%来自于失业者,21%来自蓝领工人。右翼民粹势力的支持者很大部分是因为对自身经济情况不满,指责国家并未给其提供充分就业机会与社会福利,并认为移民与难民占据大量国家福利,本土文化受到侵蚀。
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从2013年的67%降至如今的53%,流失选民并非完全涌向选择党,但其整体趋势是不断向政治光谱两端溢出。近年来,基民盟为了吸引中间选民,政治主张可谓是“左右逢源”,政策不断向政治光谱中间靠拢,基民盟与社民党在环保、移民、教育、劳动力市场改革以及欧洲政策等议题上的主张逐渐融合。默克尔执政12年来,虽然德国经济在欧盟内一枝独秀,但在左派与年轻选民看来,联盟党仍过于保守,特别是新能源改革步伐太慢,而右派选民则批评联盟党已经不能很好地代表保守派利益。此次大选的参与率高达76%,其结果也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德国民众的政治倾向。德国传统大党式微,德国社会与政治文化右转之势逐渐凸显。这给作为“欧洲领导力量”,并且拥有深刻“历史反思”传统的德国政坛以不小震撼。
组阁谈判之困境:妥协与红线之间的平衡
选战结果出来后,舒尔茨与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奥珀曼在电视直播中直言这是“一场惨败”,快速宣告社民党将退出执政联盟,表态将在议会中作为反对派之首制约选择党的政治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希望社民党“以退为进”,重塑纲领,明确该党对于“社会公正”的主张,而不再与联盟党进行无限制的妥协。
社民党拒绝与联盟党继续联合执政后,似乎唯一的组阁可能便是由联盟党、自民党与绿党组成“牙买加”联盟,而该组合亦被称为是“别无选择之选择”。因为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的政党,此时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势力不断壮大的选择党。参与此次组阁谈判的代表实际上来自四个党派。由于四党之间的内政与外交理念分歧,组阁谈判面临重重挑战。在德国政党光谱中,绿党与自民党位于左右两端,特别是在新能源等环境问题上两党意见相左。基社盟与绿党也是长期以来政坛上的“敌对方”,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大选前曾直言要阻止红-红-绿的政党组合出现。基社盟认为,正是因为选前和基民盟妥协,放弃设立难民上限的主张,才致使其流失大量保守派选民,此次组阁谈判基社盟将坚持每年至多接受20万难民。目前,其他三党均反对基社盟设立难民上限的要求。但三党均认为应该修改移民与难民法,以经济需求以及引入专业人才为导向。可以预见,在是否设立难民上限问题上,各党派仍有一定的妥协空间。
组阁谈判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四党已经做好了对于开放性对话的准备。绿党和自由党在税收政策、数字化经济与公民权利等议题上寻得共鸣。此外,在削减财产税以及减轻中小企业税赋方面,绿党也或将给予较大的谈判空间。此外,增加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主张为谈判各方所接受。绿党和自民党均主张加强公民权利并保证数据隐私,而基民盟从国内安全角度出发,对此提议较为犹豫。尽管如此,面对不断增长的德国民众安全诉求,四党领导层都认为应加强警力投入。
其实“牙买加”组合在州层面已有先例,德国石荷州的“牙买加联盟”已经成为联邦层面的榜样。跨越左右传统理念达成共识的黑绿组合在巴符州已步入正轨。然而,此次谈判的四党代表必然歷经激烈争执与艰难妥协。具体而言,绿党在社会公正与环保议题上需做出让步,自民党在环保政策上应略向左转。至于难民上限问题,各党派其实已开始寻求折中方案,各党派都认为无视民众恐慌将造成社会分裂,况且无限制接受非法难民带给民众的恐惧已为极右翼与民粹势力利用。值得注意的是,正式的组阁决定需要等到10月中旬的下萨克森州州选结果出炉,距离组阁协议出台尚需时日,如果四党派无法在“特有主张”与“妥协让步”之中取得令各方满意的平衡,即使“牙买加”政府成功上台,未来四年内的德国政坛也将面临风雨,甚至会令联邦政府陷入执政危机,不排除进行重新选举的可能性。
大选后的德法拉锯
欧盟的另一个领导力量——法国,对于德国大选结果翘首以盼。德国大选两天过后,在德国仍处于组阁谈判的混乱之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便就其欧盟改革计划发表公开演讲。德法磋商是马克龙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德国组阁谈判中的热点。马克龙的欧盟改革主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建立财政联盟,创立欧元区共同财政政策,产生欧元区财长,设立欧元债券,实现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向欧洲债务国家进行财政转移。2.加强欧元区国家投资政策一体化:一方面扩大德法共同投资领域,拉动欧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采取行动加强欧盟反倾销措施,设立对欧洲外来投资的监管。3.加强欧洲在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上的一体化:加强对贸易、国防、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的控制,形成欧洲统一立场,并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展开谈判。
大联合政府时期,德国对马克龙的改革方案始终持有保留态度。德国大选后,自民党候选人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将成为默克尔的执政伙伴,他极力反对设立欧元债券,并不看好马克龙关于建立欧元区共同财政预算的一系列改革计划。此外,正如海德堡大学政治学者Martin Thunert所说,马克龙能否贯彻其欧盟改革方案,不仅依赖于德国的首肯,更取决于法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否成功。如果结果较为理想,那么在英国退欧后,法国在南欧国家的声望以及法美之间的默契或将超过固守坚持财政紧缩以及对美保持多年顺差的德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中德合作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