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陶艺作为一门艺术历经几百年发展,集合了历代紫砂人的智慧,成就了一个绚丽而引人入胜的紫砂世界。在历史的长河中,紫砂是中国陶艺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它自萌芽之日起就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终于成为陶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紫砂陶器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带有古拙之美的光素器,它跟紫砂另外两大门类花塑器及筋纹器并驾齐驱。紫砂光素器这种强调胎体质感的表现形式,最适宜表现紫砂朴实无华、优雅端庄、素净无痕的本质特征。
紫砂陶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精细的半烧结炻器,表里都不施釉。它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气孔率,用来盛茶不会渗漏,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紫砂茶具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中国传统审美多崇尚率真自然、宁静淡泊,认为只有契合自然、朴素无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紫砂艺术萌芽时,最先出现的必然是简洁传神的光素器:没有复杂的层次,没有鲜艳的色彩,仅依靠简洁明了的线条来表现造型美以及细微之处的形体变化,以壶身与流把钮各部位间自然衔接的韵味来表现其艺术特色,这便是光素器古拙质朴的美。当代的紫砂光素器便继承了这一点,流传下来的经典器型无不保留着这一特点。如果脱离了这些特性,便就没有了紫砂的天然韵味,也就无法承载更多的文化元素了。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紫砂光素器虽然崇尚简洁古拙,但并不是说其造型设计就可以流于简单直接,在创作的过程中,灵感和变化务必保持和谐统一。简单来说,紫砂壶的造型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逃不开方圆的变化。这款紫砂“天际壶”就是从此方面进行思考的(见图1)。要让作品具有古味,并非照搬古代流传下来的器型即可。虽说古器型先天便已有几分古韵,但在创作时,如果局限于此,那么作品也就失去灵性,终究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更遑论风格与文化。所以在制作这把壶的时候,着重注意了壶身线条的变化,流与口的对应位置等,切实做到了和谐统一。壶的各个部件没有突兀之感,比例恰当舒适,显得骨肉亭匀,线条圆润自如,隽永耐看,显示出沉静而柔顺的美感。
其次,紫砂壶之所以有古拙质朴之名,得益于其材质美,所以在制成坯体后要注意烧制的温度,烧成后温润的色调,凸显出紫砂泥料的原汁原味。 “天际壶”色泽醇厚,造型敦实,展现出紫砂稳重的一面。平视此壶则成半圆,周身没有任何装饰,以素面朝天的紫砂胎质为显著特征。壶流与壶把上端皆采用暗接法,镶接面较粗,显得更为牢固;短流、圈把体现了一个“圆”字,前后呼应,配合中间的圆珠钮,前后衔接顺畅。再以俯视的角度,圆形平盖正好与壶口平整相叠,壶身大圆套着盖口小圆,盖口小圆套着圆珠,层层包裹,表现出和谐的整体感。全器造型由此统一,丰润饱满,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在简单平凡之中展现了古拙的魅力。
虽然该壶在造型上极其简略,但实际制作起来难度颇高。光素器不施点缀固然使得制作的繁复程度降低,但正因为没有多余的装饰,任何一点表面上的瑕疵都会对整体的感观造成破坏。仅以壶身的“禅味”二字来说,倘若字太大,则铺陈过甚,喧宾夺主;字太小,则空旷无味,作用不大。只有与壶身大小相宜,这两个字才能增添此壶的古拙之风,并注入传统文化元素。这个度的自如把握就不是靠一味地模仿先人就可以做得到了,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并积累丰富的经验,然后才能感受出其中的差别,并在实践中做出自己的风格。
紫砂的艺术世界是纯净的,紫砂人在制壶过程中,不应该受到世俗功利心的干扰。“天际壶”的形式感并不突出,但由于形体、轮廓、结构、比例、尺度等均配合得恰到好处,以古拙悠然的意境为造型的基础,给人以安稳宁静之感,所以器虽至简,但却经得起長久的观赏与把玩。
紫砂艺术方兴未艾,在当代又绽放出新的光辉。这样的艺术文化需要一代代的紫砂人以专注的态度来传承和发扬。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撷取艺术元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在无边艺海中孜孜不倦地求索。只有如此,紫砂艺术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紫砂陶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精细的半烧结炻器,表里都不施釉。它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气孔率,用来盛茶不会渗漏,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紫砂茶具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中国传统审美多崇尚率真自然、宁静淡泊,认为只有契合自然、朴素无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紫砂艺术萌芽时,最先出现的必然是简洁传神的光素器:没有复杂的层次,没有鲜艳的色彩,仅依靠简洁明了的线条来表现造型美以及细微之处的形体变化,以壶身与流把钮各部位间自然衔接的韵味来表现其艺术特色,这便是光素器古拙质朴的美。当代的紫砂光素器便继承了这一点,流传下来的经典器型无不保留着这一特点。如果脱离了这些特性,便就没有了紫砂的天然韵味,也就无法承载更多的文化元素了。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紫砂光素器虽然崇尚简洁古拙,但并不是说其造型设计就可以流于简单直接,在创作的过程中,灵感和变化务必保持和谐统一。简单来说,紫砂壶的造型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逃不开方圆的变化。这款紫砂“天际壶”就是从此方面进行思考的(见图1)。要让作品具有古味,并非照搬古代流传下来的器型即可。虽说古器型先天便已有几分古韵,但在创作时,如果局限于此,那么作品也就失去灵性,终究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更遑论风格与文化。所以在制作这把壶的时候,着重注意了壶身线条的变化,流与口的对应位置等,切实做到了和谐统一。壶的各个部件没有突兀之感,比例恰当舒适,显得骨肉亭匀,线条圆润自如,隽永耐看,显示出沉静而柔顺的美感。
其次,紫砂壶之所以有古拙质朴之名,得益于其材质美,所以在制成坯体后要注意烧制的温度,烧成后温润的色调,凸显出紫砂泥料的原汁原味。 “天际壶”色泽醇厚,造型敦实,展现出紫砂稳重的一面。平视此壶则成半圆,周身没有任何装饰,以素面朝天的紫砂胎质为显著特征。壶流与壶把上端皆采用暗接法,镶接面较粗,显得更为牢固;短流、圈把体现了一个“圆”字,前后呼应,配合中间的圆珠钮,前后衔接顺畅。再以俯视的角度,圆形平盖正好与壶口平整相叠,壶身大圆套着盖口小圆,盖口小圆套着圆珠,层层包裹,表现出和谐的整体感。全器造型由此统一,丰润饱满,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在简单平凡之中展现了古拙的魅力。
虽然该壶在造型上极其简略,但实际制作起来难度颇高。光素器不施点缀固然使得制作的繁复程度降低,但正因为没有多余的装饰,任何一点表面上的瑕疵都会对整体的感观造成破坏。仅以壶身的“禅味”二字来说,倘若字太大,则铺陈过甚,喧宾夺主;字太小,则空旷无味,作用不大。只有与壶身大小相宜,这两个字才能增添此壶的古拙之风,并注入传统文化元素。这个度的自如把握就不是靠一味地模仿先人就可以做得到了,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并积累丰富的经验,然后才能感受出其中的差别,并在实践中做出自己的风格。
紫砂的艺术世界是纯净的,紫砂人在制壶过程中,不应该受到世俗功利心的干扰。“天际壶”的形式感并不突出,但由于形体、轮廓、结构、比例、尺度等均配合得恰到好处,以古拙悠然的意境为造型的基础,给人以安稳宁静之感,所以器虽至简,但却经得起長久的观赏与把玩。
紫砂艺术方兴未艾,在当代又绽放出新的光辉。这样的艺术文化需要一代代的紫砂人以专注的态度来传承和发扬。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撷取艺术元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在无边艺海中孜孜不倦地求索。只有如此,紫砂艺术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得到更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