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52B应用于空调(热泵)机组的性能研究

来源 :低温与超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yu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分析了R452B、R32和R410A应用于空调(热泵)机组理论循环特性,并对R452B在空调(热泵)机组中直接替代R410A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空调(热泵)机组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制冷/热量、功率、性能系数以及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等参数.结果 表明:相较于使用R410A而言,机组使用R452B的制冷/热能力、功率略有下降,制冷能效提高在5%以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约1℃,压比有所降低.当R452B的充注量达到R410A的85%时,机组性能达到最佳.总体来讲,R452B与R410A的运行性能相近.R452B比R410A具有更低的GWP值,符合行业的制冷剂替代趋势,可以在空调(热泵)机组中作为R410A的直接替代制冷剂.
其他文献
针对逆流换热器的换热过程,以(火积)耗散最小为优化目标,推导出冷、热流体温度的最佳分布;进而在满足最佳温度分布的前提下,得到了最小(火积)耗散、最小热阻、(火积)传递效率与总传热单元数的关系.引入数值算例,结果显示随着总传热单元数的增加,换热过程不可逆损耗减小,但减小速率也越来越小.同时也证明了(火积)理论比熵理论更适用于换热过程的优化.
宋代江阴葛氏,为名盛一时的文学世家.葛胜仲、次仲、和仲兄弟都能文擅诗.葛胜仲《丹阳集》,宋刻本失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二十四卷,散佚作品甚多.洪兴祖所作序,《直斋书录解题》引有片段,之后湮没无闻.民国甲寅(1949)江阴上湖草堂刊本《葛氏宗谱》载有洪兴祖《文康葛公丹阳集序》.序中所言,既与葛胜仲行事印合,也与洪兴祖的经历相符,可信无疑.据此佚文,可考知葛胜仲《丹阳集》八十卷编成并初刻于绍兴十七年(1149).佚文既可为研究洪兴祖生平和葛胜仲文集版本提供新资料,也可为《全宋文》增补一篇重要佚遗文.葛
作者研究在白话小说文献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相关理论反思还有待推进.就“何为作者”来说,应该重点从小说文献视角厘定署名“通例”,切分公共领域的作者称引和具体研究中针对某一特定文本的作者/贡献者论证.就考辨作者来说,应重点厘定各类史料的价值并意识其限度,保持谨慎心态,区分“假说”与“定说”,避免过度推论.对小说作者的特殊性加以系统反思和理论梳理,有助于推进小说文献研究的精细化,并使之具有“学”的品格.
六水氯化镁(MgCl2·6H2O)由于较强的吸附能力、低反应焓以及较高的储热效率,成为当今热化学储能常用的材料.建立六水氯化镁脱水蓄热过程二维数值模型,将质量、动量、能量与化学反应物理场进行耦合,研究反应床的温度与转换程度分布,同时对反应器内自由空气流道的布置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讨论了入口流体流速和温度、材料孔隙率以及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热空气入口流速和温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热,同时也会降低热量利用率.在布置自由流道的情况下,圆柱体自由流道的均等布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反应的发生.高热导率明显
提出一种肋片板式蒸发冷凝器,主要研究肋片间距和肋片高度对工质强化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计算与优化结果表明:肋片高度从12 mm增大到20 mm时,出口温度降低8.98 K,压降却增大三倍;肋片间距从40 mm增大到7 mm,温度下降1K左右,压降减小27 Pa.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将“出口温度低,压降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研究肋片板式蒸发冷凝器的结构优化,得到优化结果的Pareto front分布,同时得到肋片间距和肋片高度分别为69.275 mm和15.71 mm,为板式蒸发冷凝器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
唐代公文钤盖官文书印后才能生效,钤印由勾检部门负责.利用BD11178等文书,可对唐代四等官制下公文钤印的一般流程进行复原:曹司将待钤印的公文逐条登记,制成以印目为主体的请印文书,并将两者同时递送至勾检部门.勾检系统的负责人先对请印公文行判,之后由所属官府的长官完成终判.对批准钤印的公文,由小吏在监印官的监督下按照印目勘印,同时置有勘印簿对此进行记录.勘印簿逐日而作,按月汇总为印历存档.勾检与钤印两个环节互相嵌合,构成严密的公文审核体系,保证唐代的日常政务运作可以得到有效监管.
以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该厂现有沼气热电联产系统存在能源利用率及?效率低的问题,并提出了内燃机烟气余热+ ORC热电联产的余热利用方式.通过对改进后系统经济性、环保性及热工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改进后的系统在满足污水厂中温厌氧发酵需热量的前提下全年发电量可增加60.2万kW·h,预计2.67年可收回初投资成本,相比较燃煤发电每年可节约200 t标煤,年CO2、SO2、NO2以及烟气减排量分别为134 t、3.3 t、3.12t、1.92 t,同时能源利用率及?效率均有所提升.
为解决超导波荡器磁体采用G-M制冷机传导冷却温度不均匀的问题,采用以G-M制冷机为冷源、将氦为传热工质冷却超导波荡器.通过采用两台E415制冷机预冷氦气并积液冷却磁体的方式,将氦槽内压力调节至1.6 bar-1.9 bar的工况下,可在制冷机开启55 h后将磁体从室温冷却至4.5K,在75 h后在氦槽内完成积液50%的目标,并在87 h后将磁体冷却至3.8K下稳定,磁体与冷头的温差约0.3K,验证了系统利用氦气冷凝积液作为传热工质并冷却超导波荡器磁体的功能.
本文设计了一种热端基于热管散热的热电冷却通道结构,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导出了热电制冷模块热端、冷端和管内冷源温度与管道长度关系的微分方程,得到了沿程温度变化规律.以制冷率密度和制冷系数为性能指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输入电流、热源参数、热电模块参数、热管换热器参数等关键运行参数和设计参数对装置制冷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汤姆逊热对装置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对于宽度为80 mm的管道,管内冷媒水流速为0.8m·s-1,每米流程冷媒水温度下降0.24℃左右.考虑汤姆逊热时装置最大制冷率密度和最大制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serves as a major driver of adaptive changes in wild organisms.To discover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cold tolerance in domestic animals,we sequenced the genomes of 28 cattle from warm and cold areas across China.By character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