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冲击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地球也已浓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跨文化交流已成为各国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及主要手段。因此,文化冲击在外语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从外语教学课堂角度出发,尝试分析造成文化冲击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方式。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冲击;外语习得
  一、引言
  当两种文化相遇时,总会有文化冲突的火花碰撞。文化冲击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障碍。学习外语的学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谈或学习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冲突。这些冲突造成了学生和外籍教师在英语学习及教学中的困惑。因此,如何消除文化冲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描述了外语教学实践中的文化冲击现象,进而分析了文化沖击的原因:如中国的集体主义、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权力距离和价值取向。在下一部分,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若干策略。最后,本文指出外籍教师和学生应尊重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重教育教学中的文化适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和外籍教师减轻文化影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文化冲击”的定义
  文化冲击概念的产生仅有短短50年的历史。1951年人类学家Cora DuBois首先使用了“文化冲击”来形容人类学家在深入不同文化时所面对的令人困惑的经历。后来,著名人类学家Oberg(1960)阐述了“文化冲击”并推广了这个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失去所熟悉的标志和社会符号时产生的焦虑”(Oberg,1960:177)。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冲击现象
  语言和文化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互相渗透。学习外语也是学习其文化的过程。因此,缺乏外语和文化知识会使学习者遭遇文化冲击。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像“boy scouts”,“hippies”, “yuppies”等英语文化特有的词汇。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些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就无法习得这些词语的内在含义。
  外语课堂上也有许多关于文化冲击的例子。如果一个中国学生上课迟到,他会先敲门,解释迟到的原因,向老师道歉。经过老师允许后,学生方可以坐下。事实上,这种行为扰乱了教师的思想和课堂活动。相反,在西方文化中,迟到的学生通常会悄悄地走进房间,选择最近的座位,而不是告诉老师原因。如果一个中国学生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他可能会惹恼外教。因此,了解并解决文化冲击对于外语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文化冲击的原因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集体主义在中国学生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求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谐”,中国人“不提倡差异”,所以中国人总是谦虚,缺乏竞争力。在课堂上,为了保持连贯性和集体性,中国学生不愿抢先回答问题或主动表达自己,尤其是在外语课堂上。中国学生有一种共同心理,即“看别人怎么做,然后决定我该做什么”。所以,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回答外教的问题。
  而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人主义。它强调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特征和差异。这使得西方人更喜欢追求差异,注重变革和创新。“与众不同”可以看作是个人主义的等价物。他们通过“与众不同”得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受到赞扬。他们认为集体主义是个人个性的丧失。因此,具有个人主义文化的外籍教师不理解中国学生为什么不回答问题,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二)权力距离
  在低权力距离文化中,组织结构一般是温和而扁平的。但在高权力距离文化中,社会等级相当明显。此外,他们的决策模式也不同。低权力国家倾向于自下而上的决策,善于吸收那些敢于表达思想的下层民众的意见。相反,高权力距离国家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型。尽管他们试图民主,但多数情况下都流于形式。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在中国,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国学生对老师表现出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因此,中国学生即使在追求真理的时候,也不会在老师或别人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见。在低权力距离的文化群体中,人们的等级意识相对薄弱。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轻松,有时他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外籍教师更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学生们习惯这种环境,并渴望提出不同的意见,向老师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价值取向
  西方人受基督教“原罪”的影响,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人生来就有原罪,只有上帝才能宽恕和救赎人,引导人向善。由于他们相信人性本恶,所以西方教师对家庭作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严格的规定,以防放松要求可能会导致的不良行为。另外,外教不介意学生们去酒吧,因为他们认为自律和自制更重要。恶劣的环境是对人性的考验,为了走向善良,人们不得不在混乱的环境中忏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远离邪恶。
  然而,这在中国却截然相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学生认为“性本善”,即人本质上是好的。中国人认为糟糕的娱乐环境会误导人类,如果长时间持续下去,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就会恶化。所以如果被邀请去酒吧,他们就不能接受。在中国,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善”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本性是好的。然而人性虽然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逐渐被社会同化,变得腐败。因此,家长、教师或政治领袖必须有责任感,他们必须树立道德榜样,从而感染别人,使人向善。
  五、解决文化冲击的策略
  (一)保持宽容的态度
  所有国家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互相平等的,先进的社会文化不优于其他社会文化。当人们遭遇文化冲击时,不应总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标准的或完全正确的。事实上,人类对事物的感知方式、做事方式和表达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只说明差异的存在,而不是错误。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文化持宽容的态度。   如果我们在交际情境中遭遇文化冲击,首先应保持冷静,其次探索文化差异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朋友见面问候时,中国人总是问“你要去哪里?”“你吃饭了吗?”这种问候会使英语国家的朋友们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这些问题不需要回答。中国人仅以这种方式表现出关心和友好,对别人的私生活并不感兴趣。英语国家的人倾向于使用“你好吗?”作为问候的一种方式。因此,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进而将语言符号和交际对象与文化语境结合起来,排除文化冲击的障碍。
  (二)提供完整的文化背景信息
  只有当学生了解到其他文化的信息时,才能逐渐消除文化冲击的影响。因此,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如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等,从而加强文化因素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外语文化背景信息已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
  学生可以阅读简要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从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减少不同文化背景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教师应增加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敏感性。
  (三)利用文化冲击作为教学手段
  文化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语言是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方式。文化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和文化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无法分离。一旦分离,就会失去语言的文化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将文化冲击的案例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内容中,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多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将西方俗语和中国谚语进行对比,探讨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当比较西方节日与中国节日时,学生可以了解到宗教的衍生物以及宗教对某一国家的影响。而且,教师可以比较中西方数字的使用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中数字的实际运用。类似的比较活动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有利于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六、结束语
  本文详细阐述了文化冲击的现象,并总结了导致文化冲击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文化冲击的方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文认为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各个语言文化的异同。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导致沟通障碍的因素,从而消除文化障碍,将沟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Adler,P.S.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e shock.[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75 (4),13-23.
  [2]Bock,P.Culture shock:A reader in modern anthropology[J].New York University,New York:1970.
  [3]Oberg,K.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170-179.
  [4]高佑梅,施贊聪.跨灰化麦际与外国语言教学——文化冲击·文化饥饿·文化适应[J].山东农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53.
  [5]王柳梅.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03),82-86.
  [6]谢鹏璇.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冲击现象与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3),59-62.
  作者简介:
  徐彬(1992.06—),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学历: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应用措施,其中包括明确设置教学目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科学编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以及运用生动语言,化深奥为浅显等,以期能够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  在高中阶段,生物是一门
摘 要:有人把学校比作小社会,认为学校能映射社会现象,将学生的学习期待投注于校园生活。然而学校岂非社会中的一员?是学习贯穿于生活,还是生活中充满学习,作为社会中的人——学生、教师要摆正方向。  关键词:生活;教育;学习  中国式教育已经走过了数十载,在传统模式的沿袭下,学生似乎成为工厂流水线上批量制造的产品。他们在课堂中全盘接受,最终在考试中博取高分,被认同为优秀。而走出学校,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学
摘 要:长期以来的文理分科,使许多专业知识结构狭窄,缺乏人文关怀。大多数人对“能力”的理解过于片面、狭窄,把“能力”等同于“技能”,把“能力”仅仅看成是某项或几项具体的岗位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反思过去,逐渐清醒的认识到本国传统的人文文化的重要性与传承性。高校教育决不能忽视传统人文文化的的传承与融入,如何继承传统,开创未来,是目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能否有勇气和魄力超越时代,
摘 要: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加,高校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对于高等医学院来说,临床操作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优势。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青睐。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反应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因此,不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还是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医学院都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医学院;实验室;建设;管理  对于医学院来说,实验室建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适用性遭到了一定的置疑,也存在适用性问题。因此,从跨文化的视角浅析礼貌原则的研究极具价值也富有理论意义。笔者在中国知网以“礼貌原则的跨文化研究”为关键词检索,发现该研究呈增长态势,查阅到论文72篇,文献显示,理论型研究多于实践型研究,且鲜有礼貌原则的跨文化研究综述类文章。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型研究与实践型研究两方面综述国
摘 要:自2001年英语课程在小学展开至今,小学英语教育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在这十五年以来,小学英语教育方法和理念虽然也在发展,但是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小学英语教育,对其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小学英语教育者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反思;现状对策  一、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反思  (一)对小学英语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小学英语教
也许你经历过丰富多彩的人生,但你是否思考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你对成功人士耳熟能详、读过他们的书、看过他们的采访、甚至拜他们为师,但是你是否反思过坚守自己的“道”比寻求外在的“术”更有价值?也许你曾追根溯源,学习中国传统的为人之道和处世智慧,但你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还是一贯真诚努力的实践者?也许你自信有稳定正确的“三观”,但值得问一问,你的视野是只停留在自身,还是扩展到与你命运统一的更广大的世界
我的弟弟叫刘富宏,调皮又可爱。他今年6岁,长得虎头虎脑的,  特别是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闪烁的星星。  五一放假的时候,我们回老家去看爷爷奶奶。在爷爷奶奶家,我发现了一个布娃娃,奶奶对我说:“你回去时拿着吧,在这也没有人玩。”我拿起布娃娃,准备放到包里,谁知弟弟看到了,说:“是我的,姐姐不许要。”说完就抢了过去,说什么也不给我。我被气得哭了起来,弟弟忙把布娃娃还给了我,说:“姐
摘 要:听力是人类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现阶段英语教学中,听力理解通常被认为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实际上它是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听力本身就是一门技巧,英语听力教学涉及许多听力策略。本文首先阐述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总结当前中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和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着重探讨提高初中生听力水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听力理解;现状弊端;听力教學;解决方
“我干了40多年村干部,最大的事情就是修了这条路。”这是毛相林对自己的评价。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四面被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从村里到县城,往返一次至少需要4天,近一半的村民几乎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多年來,闭塞和贫穷始终困扰着下庄人。  毛相林作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下庄村的子孙能有一条出庄的路。  缺乏劳动力,他号召村里劳力全都上工地;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