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物流业全面开放后,允许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独资公司,大中城市的物流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农村物流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又是比城市更广大、更有潜力的市场。谁先对这个市场进行渗透并逐步扩大市场的规模,谁就获得了主动权,从而对企业而言,也必定能够获得难以想象的丰厚的回报。
现状:缺乏完整、畅通的物流渠道
目前,我国基层供销社大部分属于危困型和保本微利型的被动局面。经历 20多年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名为实行责任制,实际上变成了挂供销社招牌的“个体户”。
就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这种现状造就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泛滥,诚信、优质难见,退货、索赔无门,广大农村成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同时,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
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 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 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
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 0.1平方米,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 ,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消费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实现。
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虽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技术示范+行政干预”的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往往出现只重视技术推广,忽视农资经营的状况。
另外,由于过去受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的影响,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除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外,在农业生产资料供销领域各自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现阶段,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畅通的物流渠道。
问题: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
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这意味着它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眼睁睁的烂在地里。由于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压低,千万农民仍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现在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再加上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来说,各方面的要求就更高。对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将农产品配送给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把农业加工企业加工的食品向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配送,以及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向农民配送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这一切几乎还都是空白。
机遇:农与非农皆有可为
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
要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就要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模式,实现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实施实时监控要求,按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即在农业产前向农业生产者统一供应优质种子、苗木,农药、化肥,农资、技术,实施统一的操作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分级处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控。
为实施实时监控,农村物流企业可以与农业生产者签订统一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全程给予技术支持,并以保护价格回收符合品质要求的农产品的合同。有了可预测的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农村物流企业才可以为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配送其产品。
由于以保护价的形式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户的购买力必然提升,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必然增加,农村物流业才可反向农村配送日用品和工业品。
横向联合,与原农业供销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为占领农村物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支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具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熟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技术措施,能够按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监测,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能够为农村物流企业占领农村市场提供强大的组织和技术支撑。这样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既不必为销售而忧心,又可以得到可预期的收益,必将为他们所乐意接受。受利益驱动的作用,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将被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所替代。农村物流业配送物流的成本和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将因此而降低。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谋求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消费。因此,以消费需求为龙头,构建供应链,全面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和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第一步便是先用农村有机食品占领城市市场。
农村物流要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则必须向城市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消费需求的食物性消费品。 可行的策略是直接将消费需求的生产任务交由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来完成,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向城市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完全能满足其消费需求。
向城市居民配送农村的绿色、安全卫生、健康食物性消费品,是发展农村物流的重要前题。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城市社区居民对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进行认同。可行的方式是:向城市居民做出承诺,凡由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其品质均达到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标准,如果未达到此标准,则由农村物流企业予以理赔。
发展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消费者予以价格上的优惠,保证食物性消费品的需求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针对城市居民健康消费需求向城市居民消费者配送各种营养套餐,从而缩短各种食物性消费品的运输、储藏期,减少各种食物性消费品特别是易腐败变质食物性消费品的损失,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农村物流业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配送市场打下基础。
现状:缺乏完整、畅通的物流渠道
目前,我国基层供销社大部分属于危困型和保本微利型的被动局面。经历 20多年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名为实行责任制,实际上变成了挂供销社招牌的“个体户”。
就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这种现状造就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泛滥,诚信、优质难见,退货、索赔无门,广大农村成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同时,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
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 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 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
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 0.1平方米,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 ,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消费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实现。
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虽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技术示范+行政干预”的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往往出现只重视技术推广,忽视农资经营的状况。
另外,由于过去受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的影响,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除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外,在农业生产资料供销领域各自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现阶段,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畅通的物流渠道。
问题: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
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这意味着它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眼睁睁的烂在地里。由于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压低,千万农民仍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现在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再加上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来说,各方面的要求就更高。对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将农产品配送给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把农业加工企业加工的食品向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配送,以及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向农民配送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这一切几乎还都是空白。
机遇:农与非农皆有可为
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
要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就要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模式,实现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实施实时监控要求,按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即在农业产前向农业生产者统一供应优质种子、苗木,农药、化肥,农资、技术,实施统一的操作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分级处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控。
为实施实时监控,农村物流企业可以与农业生产者签订统一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全程给予技术支持,并以保护价格回收符合品质要求的农产品的合同。有了可预测的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农村物流企业才可以为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配送其产品。
由于以保护价的形式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户的购买力必然提升,对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必然增加,农村物流业才可反向农村配送日用品和工业品。
横向联合,与原农业供销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为占领农村物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支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具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熟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技术措施,能够按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监测,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能够为农村物流企业占领农村市场提供强大的组织和技术支撑。这样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既不必为销售而忧心,又可以得到可预期的收益,必将为他们所乐意接受。受利益驱动的作用,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将被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所替代。农村物流业配送物流的成本和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将因此而降低。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谋求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消费。因此,以消费需求为龙头,构建供应链,全面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和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第一步便是先用农村有机食品占领城市市场。
农村物流要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的配送市场,则必须向城市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消费需求的食物性消费品。 可行的策略是直接将消费需求的生产任务交由农业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来完成,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向城市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完全能满足其消费需求。
向城市居民配送农村的绿色、安全卫生、健康食物性消费品,是发展农村物流的重要前题。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城市社区居民对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进行认同。可行的方式是:向城市居民做出承诺,凡由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其品质均达到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标准,如果未达到此标准,则由农村物流企业予以理赔。
发展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消费者予以价格上的优惠,保证食物性消费品的需求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针对城市居民健康消费需求向城市居民消费者配送各种营养套餐,从而缩短各种食物性消费品的运输、储藏期,减少各种食物性消费品特别是易腐败变质食物性消费品的损失,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农村物流业占领城市食物性消费品配送市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