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40万年前的人类DNA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自然》杂志2014年1月16日发表文章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位于西班牙的“骨坑”
  (Sima De Los Huesos)遗址中,解读出距今约40万年的古人类线粒体DNA序列。这项研究对于揭示人类进化历史和进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生物进行能量代谢的场所,生物储存的化学能在这里被转化为以ATP形式存在的能量,进而参与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线粒体仿佛是细胞中的细胞,具有独特的遗传物质和遗传特性,比如环状的线粒体DNA总是来源于母亲(母系遗传) 。相较于细胞的遗传物质——核染色体来说,线粒体DNA非常短,只有16569个碱基对,便于检测和研究。更重要的是,作为能量代谢的场所,线粒体DNA上的非编码区基因突变率比较高,这些高变区可以作为生物演进和分类的依据。
  此前,科学家已经得到了两支不同的古人类线粒体DNA序列,分别来自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曾经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部,甚至远至中亚的阿尔泰山,最早出现于35万至60万年前,距今约3万年前灭绝,因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特河谷中首先发现而得名。随着分子人类学迅猛发展,1997年,科学家首次获得了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序列,第一次从分子层面上证实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不同。有趣的是,2010年,科学家通过核染色体测序,发现非洲以外地区的现代人有1%至4%的基因来自尼安德特人。
  ##2#@
  丹尼索瓦人生活在距今约4.1万年前。2010年,科学家分析了中亚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穴出土的一段指骨和臼齿的线粒体DNA序列,发现这是一个独特的人种,便将其单独分类。
  经过漫长的岁月,古人类化石中的有机物分子都已经分解和断裂。当DNA分子降解到一定程度以后,即使目前最先进的古DNA测序手段也无法检测,所以,能用于分子人类学研究的高质量化石少之又少。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多处山洞内,出土了从早更新世到全新世的人类遗骨化石。其中的“骨坑”遗迹以其独特的保存环境,为科学家提供了优质的中更新世人类化石,包含至少28个人类个体,超过40万年历史。该遗迹位于13米的垂直矿井下,低于地表约30米。洞中的湿度和温度均有利于古DNA保存。
  分子人类学家从保存良好的骨骼中钻孔取样、研磨,经过一系列古DNA提取步骤和测序分析,可得到一系列不同长度的DNA序列,其中包含已经降解的古DNA碎片和作为污染物的现代人类DNA。为了识别真实的古DNA,科学家只能挑出很短的、具有古 DNA特征的序列。经过计算机程序分析,这些短小的古DNA序列,可以精确地拼合成完整的基因序列。
  “骨 坑”出土的人类头骨具有一些海德堡人的形态特征, 同时也显示出由尼安德特人演化的明显痕迹。海德堡人可视做非严格定义的早期人类,可能演化为尼安德特人或位于非洲的早期人类。线粒体基因序列的结果表明,“骨坑”中的古人类在遗传距离上和丹尼索瓦人较近,而离尼安德特人较远。
  这一结果出乎科学家的预料,因为“骨坑”中的人骨带有尼安德特人演化的特征(牙齿、下颌、眼眶、枕骨等形态),而且丹尼索瓦洞穴和“骨坑”的地理位置也相距遥远。
  对此,科学家做了如下的分析:
  第一种可能:“骨坑人”可能和丹尼索瓦人的祖先高度相关。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如果“骨坑人”是丹尼索瓦人的祖先,那么欧洲西部将会出现丹尼索瓦人,它们和尼安德特人的祖先会在地域上重合。如果这样,就无法解释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分化。目前,科学家还无法获取丹尼索瓦人的形态学信息,提供丹尼索瓦人DNA样本的那枚臼齿尺寸超大,和“骨坑人”的牙齿不同。而且,“骨坑人”的生活年代太久远,可能在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开始分化之前就存在了。
  ##3#@
  第二种可能:“骨坑人”和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都不同,可能后来对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有贡献。但这意味着类似尼安德特人的形态学特征,出现在与尼安德特人无关的人群中。
  第三种可能:“骨坑人”是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共同的祖先。从年代上看,这个最合理。但问题是,如何解释两个高度分化的DNA序列,其中一种遗传到丹尼索瓦人身上,而另一种演化到尼安德特人身上?
  第四种可能:一种未知的古人类,将类似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遗传给“骨坑人”或其祖先,同时也将线粒体DNA遗传给了位于亚洲的丹尼索瓦人。化石证据表明:在中更新世的欧洲,曾出现不止一个古人类演化系。与“骨坑人”相近的年代里,非洲、亚洲有一些古人类生存,但他们不具有显著的尼安德特人特征,通常被归入海德堡人的范畴。“骨坑人”是否属于海德堡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在距离 “骨坑”800千米的地方,出土了更古老的人类化石,具有和亚洲直立人类似的形态特征。
  目前,第四种的可能性较大,但需要通过核染色体基因来确认。不过,核染色体基因序列更长更复杂,且在古人类样本中的含量太低,这给分子人类学家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肠道菌群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粪菌移植组,每组20只.采用尾静脉
我的第一个问题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你们到地球多久了?”  他有点犹豫地说:“自从你们的1945年。”  我接着问:“你们到我们行星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从你们巨大的海洋中得到水。”  “你们用这里的海水做什么?”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但是我们已经让你看到了我们获得后会怎么样。”  “你们打算长期待在这里吗?”  “可能要在你们的地球上待15年。”  “听说你们把处理海水的废料运回原处,但
急性肺损伤(ALI)及其诱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许多危重疾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临床重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其病理基础常表现为肺内失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观察火星时,看到的就好像一株行星大小的捕蝇草。它用科学发现诱惑着我们,但一旦我们踏上那个星球,重力和恶劣的气候就会合力把我们困在那儿。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1992年Semenza G L等在低氧Hep3B细胞的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能特异性地结合于EPO基因的低氧反应元件的蛋白,是缺氧条件下广
在火星上-130℃的环境下滑雪确实是个错误的选择。其实,我更喜欢温暖的阳光。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好好晒太阳的机会呢?金星对我来说好像是个合适的去处。金星也被称为牧羊犬星,是地球的姐妹星。它与地球的体积相差无几(半径约6000千米),但离太阳更近一些(距太阳1.08亿千米,地球距太阳1.5亿千米)。正在欣赏太阳的美景时,我发现自己已降落在了金星的沙丘上。  但紧接着,这里的高温开始让我受不了了—
Al(OH)3在水溶液中同时进行酸式和碱式电离.那么,Al(OH)3水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通常认为Al(OH)3当然显碱性.在研究性学习中,本人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和数学知识,通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无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术前Hb〉110g/L,Hct>35%,预计失血量〉600mL,老年手术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60~75岁。手术种类包括胃癌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