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阐述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关系时指出,社会生活有三个方面: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次主要矛盾的改变不仅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显示了人民群众对越来越好的生活的追求与期待。这是1981年以来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深刻揭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关系到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也随着国内的基本经济、政治等各种情况发生变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渐进式的过程。
一、生产水平发展的必然推动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并归根到底决定了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物质的发展都是积累而成,无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出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不断进步的本质规律。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才能够推动物质的极大丰富,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过去在“物资短缺”的经济时代,人们主要是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的局面。人民群众的需求直接转变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当前各地区、各群体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解决和改变。
我国的国情、世情和社情决定了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转变,所涵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党的中心工作有密切联系的转变。当前中国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关心贫困地区的人民,到发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重要论断,都充分体现了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主要矛盾的转化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伟大事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担当。2012年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基于全国25个省市,320个社区,8438个随机家庭样本的调查数据分析而成的。该报告披露:家庭资产分布不均情况远胜于收入不均。从调查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10%的收入最高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现象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生活前进”。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进一步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發展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直接促成了主要矛盾的转化,特别是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体现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间的差异,逐步缩小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以实现人民群众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目标。
二、社会日益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在阐明劳动与非劳动生产要素(资本、土地等)的本质区别、确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也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关系的这一客观事实,即每年新创造的价值,分成三部分,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一部分采取工资形式归于劳动力所有者,一部分采取利润形式归于资本的所有者,一部分采取地租形式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须要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并且必须要使全体人民感受到这个“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正在实实在在地实现之中。马克思直接地把人的活动与利益联系起来,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的日益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必然产生物质基础的不断丰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民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逐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就需要解决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事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力量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中国社会“发展起来”了。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是,经济社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在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驱使下,就会产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论语·季氏》中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发展的公平和均衡,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千千万万民众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了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突出公正公平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要矛盾中也有所体现。社会发展已经由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全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虽然仍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但内容更为广泛丰富,还包括社会文明的发展、体制机制的演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等。 三、人民群众需求的必然升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服务人的发展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的物质短缺,令人奢望的国内外旅游,现在已经真正在千家万户中实现。人民的需求也开始从供需矛盾转化为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中的人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带领人民实现了翻身当家作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掀开了新的篇章。邓小平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关键转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鼓足干劲,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中国人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基于这样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主要矛盾,顺应人民需求,也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加准确贴切的反映实际。落后的生产力已经不再成为阻碍人民需求的关键,取而代之的是地区间、群体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主要是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地区间要协调共同发展。尤其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来的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生活不是一部分人所要求的,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目前我们还存在着发展差距,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山区和平原地区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发展步伐不一致,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大不相同。如何解决好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异,精准扶贫、共同发展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时讲话指出,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战略考量,把人民群众的向往作为前瞻性的根本导向。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的根本目标,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检验标准,使人民有期盼,生活更美好。人民群众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必然会有更高的追求和需求,因此,及时调整主要矛盾,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最迫切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基于这些因素,主要矛盾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也彰显了新时期的重要理论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是生存意义上的需要,甚至都不再是一般发展意义上的需要,而是开始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开始要求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内涵。
(责任编辑周巍)
一、生产水平发展的必然推动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并归根到底决定了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物质的发展都是积累而成,无论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出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不断进步的本质规律。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才能够推动物质的极大丰富,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过去在“物资短缺”的经济时代,人们主要是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的局面。人民群众的需求直接转变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当前各地区、各群体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解决和改变。
我国的国情、世情和社情决定了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转变,所涵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党的中心工作有密切联系的转变。当前中国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关心贫困地区的人民,到发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重要论断,都充分体现了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主要矛盾的转化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伟大事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担当。2012年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12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基于全国25个省市,320个社区,8438个随机家庭样本的调查数据分析而成的。该报告披露:家庭资产分布不均情况远胜于收入不均。从调查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10%的收入最高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现象存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生活前进”。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进一步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發展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直接促成了主要矛盾的转化,特别是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体现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间的差异,逐步缩小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以实现人民群众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目标。
二、社会日益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在阐明劳动与非劳动生产要素(资本、土地等)的本质区别、确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也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关系的这一客观事实,即每年新创造的价值,分成三部分,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一部分采取工资形式归于劳动力所有者,一部分采取利润形式归于资本的所有者,一部分采取地租形式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须要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并且必须要使全体人民感受到这个“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正在实实在在地实现之中。马克思直接地把人的活动与利益联系起来,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的日益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必然产生物质基础的不断丰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民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逐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就需要解决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事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力量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中国社会“发展起来”了。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是,经济社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在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驱使下,就会产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论语·季氏》中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发展的公平和均衡,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千千万万民众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了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突出公正公平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要矛盾中也有所体现。社会发展已经由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全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虽然仍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但内容更为广泛丰富,还包括社会文明的发展、体制机制的演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等。 三、人民群众需求的必然升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服务人的发展目标。随着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的物质短缺,令人奢望的国内外旅游,现在已经真正在千家万户中实现。人民的需求也开始从供需矛盾转化为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中的人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带领人民实现了翻身当家作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掀开了新的篇章。邓小平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关键转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鼓足干劲,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中国人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基于这样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主要矛盾,顺应人民需求,也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加准确贴切的反映实际。落后的生产力已经不再成为阻碍人民需求的关键,取而代之的是地区间、群体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主要是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地区间要协调共同发展。尤其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来的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生活不是一部分人所要求的,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目前我们还存在着发展差距,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山区和平原地区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发展步伐不一致,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大不相同。如何解决好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异,精准扶贫、共同发展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时讲话指出,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战略考量,把人民群众的向往作为前瞻性的根本导向。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的根本目标,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检验标准,使人民有期盼,生活更美好。人民群众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必然会有更高的追求和需求,因此,及时调整主要矛盾,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最迫切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基于这些因素,主要矛盾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也彰显了新时期的重要理论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是生存意义上的需要,甚至都不再是一般发展意义上的需要,而是开始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开始要求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内涵。
(责任编辑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