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笔者认为首先要静下心来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然后才讲学习方法。有一个好的心态,再加上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数学的学习就不会再觉得困难。下面,就如何学好数学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课前预习
首先,学生要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新教材的主要内容,清楚教材的章节数、章节题目分量,知道高中阶段的数学“要我学什么”和明确“我要学什么”。
然后,学生再深入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可通过试做课后练习来检验预习的效果,同时也能衡量自己的自学能力到底有多大。
最后,在新课教授前学生再一次做好新课的预习,把看不懂、思考了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做了却答案不对的题目记下来,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们一起探讨学习,这样做,学生更能深刻透彻地学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让大家产生兴趣,还能因为自己独到的见解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体会学习的乐趣。
另外,看书做题也要讲究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教材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教材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已动了一番脑筋,再看就记得扎实,知道自己的思路还有哪些没有疏通之处,还应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等等)。所以,养成课前预习、做好记录的好习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二、课中学习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又是个很重要的环境。
现在的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學”。然后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主人”的价值,认真主动地听课和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问题,大方主动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就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发展的开始。
课堂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学是学生能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教师只要给以充分的时间,学生就能有创新的机会;教师如果能给以足够的空间,学生就会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所以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有听、想、问、练、总五个步骤。听,指的是学生要认真听教师讲、同学说,听新旧知识,也听听他人对问题的一些独到看法。想,就是思考问题,包括书上的问题怎么做,教师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同学解决的问题是否赞同等等。时刻转动脑筋,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培养。问。就是学习、思考之后还是不懂的就要及时提出来,让教师或者同学帮助解决,不要让没有解决的问题越积越多,否则会带来负面效果。练,当然是学以致用,形成知识技能。如果学习后只是会看、会听而不会运用,那么学习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总,指的是学后归纳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对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掌握都大有帮助。不难看出,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成功的,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才是有效的。
三、课后复习
课堂的学习,需要配合课后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学。但课后的练习又不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该如何做呢?
首先,课后回忆所学内容,像“放电影”一样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再在脑海中“重现”一遍,这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从中发现课上的问题,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
其次,课后整理笔记。课堂上的记录可能比较混乱,就在课后把笔记再归纳整理,使笔记有条理,有规划,复习时再看笔记就会好看好用。
然后,课后多做练习题。练,也要有基本要求:要独立完成,切忌抄袭和照搬;要有针对性地练习,针对重点考点来练习;做完之后总结解题的方法,寻求解题的规律,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知难而进,不要一有问题就马上求助于教师,应力争自己解决,即使请教别人,也应建立在自己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深刻印象。
最后,错题及时更正。更正之后再练,直到练会为止。这个过程是学生易犯也难改的,只要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从错误中也会使自己的学习进步的。
总之,高中生学习数学要有个好的心态,用心去学习,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勤奋的学习态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学好数学。
一、课前预习
首先,学生要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新教材的主要内容,清楚教材的章节数、章节题目分量,知道高中阶段的数学“要我学什么”和明确“我要学什么”。
然后,学生再深入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可通过试做课后练习来检验预习的效果,同时也能衡量自己的自学能力到底有多大。
最后,在新课教授前学生再一次做好新课的预习,把看不懂、思考了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做了却答案不对的题目记下来,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们一起探讨学习,这样做,学生更能深刻透彻地学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让大家产生兴趣,还能因为自己独到的见解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体会学习的乐趣。
另外,看书做题也要讲究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教材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教材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已动了一番脑筋,再看就记得扎实,知道自己的思路还有哪些没有疏通之处,还应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等等)。所以,养成课前预习、做好记录的好习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二、课中学习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又是个很重要的环境。
现在的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學”。然后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主人”的价值,认真主动地听课和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问题,大方主动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就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发展的开始。
课堂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学是学生能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教师只要给以充分的时间,学生就能有创新的机会;教师如果能给以足够的空间,学生就会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所以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有听、想、问、练、总五个步骤。听,指的是学生要认真听教师讲、同学说,听新旧知识,也听听他人对问题的一些独到看法。想,就是思考问题,包括书上的问题怎么做,教师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同学解决的问题是否赞同等等。时刻转动脑筋,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培养。问。就是学习、思考之后还是不懂的就要及时提出来,让教师或者同学帮助解决,不要让没有解决的问题越积越多,否则会带来负面效果。练,当然是学以致用,形成知识技能。如果学习后只是会看、会听而不会运用,那么学习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总,指的是学后归纳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对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掌握都大有帮助。不难看出,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成功的,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才是有效的。
三、课后复习
课堂的学习,需要配合课后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学。但课后的练习又不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该如何做呢?
首先,课后回忆所学内容,像“放电影”一样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再在脑海中“重现”一遍,这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从中发现课上的问题,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
其次,课后整理笔记。课堂上的记录可能比较混乱,就在课后把笔记再归纳整理,使笔记有条理,有规划,复习时再看笔记就会好看好用。
然后,课后多做练习题。练,也要有基本要求:要独立完成,切忌抄袭和照搬;要有针对性地练习,针对重点考点来练习;做完之后总结解题的方法,寻求解题的规律,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知难而进,不要一有问题就马上求助于教师,应力争自己解决,即使请教别人,也应建立在自己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深刻印象。
最后,错题及时更正。更正之后再练,直到练会为止。这个过程是学生易犯也难改的,只要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从错误中也会使自己的学习进步的。
总之,高中生学习数学要有个好的心态,用心去学习,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勤奋的学习态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