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期刊的“疫情选题”研究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通知要求,出版界要进一步加强出版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由科技部主管、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人才交流》作为专业类综合性外宣期刊,从自身定位出发,积极策划“疫情选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自身独特的舆论引导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国际舆论支持。
  关键词:疫情防控 疫情选题 外宣期刊 《国际人才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国家新闻出版署今年2月6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精心策划安排战“疫”选题,加强网上出版传播,抓紧做好重点读物的印刷发行工作,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安全保障和自我防护。特别指出,时政类期刊要及时发布或转载权威信息,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注重社会效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期刊不同于图书,也区别于报纸,更和新媒体有着天壤之别。《国际人才交流》不是时政类期刊,但是作为科技部主管、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类综合性外宣期刊,《国际人才交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自身定位出发,积极策划“疫情选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自身独特的舆论引导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国际舆论支持。
  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国际舆论支持
  《国际人才交流》创刊31年来,一直以“访天下英才,汇全球智慧”为宗旨,以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和科技创新,国家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为使命,主要报道外国专家中国故事、国际合作项目、跨文化交流等内容。如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国际舆论支持,是编辑部在策划“疫情选题”时首先思考的问题。疫情初期正值春节假期,编辑部通过在媒体上寻找线索,与外国专家联系了解他们在华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并且获得外国专家的声援。疫情初期,编辑部及时策划了《众志成城 共同战“疫”》的选题刊登在2020年第2期,包括《“支持来自西蒙·霍沃思——武汉最铁的英国粉丝”》《“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使我动容”》等五篇文章。
  当时在美国的专家潘威廉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我有两点理由相信中国一定能战胜此次疫情。第一是中国政府,第二是中国人民。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政府有这样的能力、决心和勇气,能如此果断迅速地采取行动。”
  同样当时在美国的专家龙安志先生在文章中写道:“在汉语中,‘危机’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危’的意思是危险,‘机’的意思是机会。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这个国家的民族和人民应对了各种危机与挑战。他们在面临危险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克时艰。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危机转换为重建、成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随后,龙安志先生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
  二、在华外国专家参与抗疫,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乐章
  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回信,感谢他和盖茨基金会对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支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共同抗击疫情。为了了解盖茨基金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为,编辑部与其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诺联系组稿,她写来的文章是《从传染病看世界》。
  同时,编辑部通过各方面信息了解到,在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逆行”回到中国的外国专家还有很多。他们以实际行动传递着对中国战“疫”的有力支持,彰显了病毒无国界的抗“疫”理念,奏响了“患难见真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乐章。他们之中,有提前回到武汉主持总领馆志愿工作组的法国总领事贵永华,有主动申请前往武汉援助的巴基斯坦医生江为,有无私捐赠专业医疗护具的美国外教安东尼,有选择留在学校尽心相助的俄罗斯外教奥莉娅,有开展线上科普咨询的上海外籍医生们。因此,编辑部策划了《战“疫”无国界 患难见真情》的选题刊登在2020年第3期,包括《从传染病看世界》《“逆行”的外交官》《“我是医生,我爱中国,我愿意去武汉援医”》《“在人道主义面面,金钱不值一提”》等九篇文章。这组文章不仅传达了一种战胜疫情的信心,更传达了“病毒无国界”的全球抗“疫”理念。
  三、及时反思疫情,为世界和未来提供中国抗疫方案和借鉴
  “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的贡献,世界欠你们一句感谢。”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的这句话让无数人动容。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全国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国范围复工复产复市加快推进,市民生活逐步走上正常轨道。但是重大事件的发生也往往伴随着社会全面的反思。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到底给我们了什么启示?
  意大利专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杰威在《食物是问题也是答案》中表示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关键问题是食品的安全性,而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指责或针对特定烹饪习惯的批评……食品安全和卫生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并且这个问题广泛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病毒和细菌遵循自然法则,它们不会依附于任何特定的文化、国家或种族。”
  为此,编辑部策划了《在疫情中思考 在磨难中成长》的选题,刊登在2020年第4期。该期选题围绕食物、生物安全体系、舆论场、文化等角度,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分享经验和观点,包括《世卫组织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中国抗击疫情的措施可以被复制》《食物是问题也是答案》《从新冠肺炎疫情看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科普宣传对整体的舆论宣传起到补充作用——兼谈疫情中的舆情表现及建议》《此次疫情中值得注意的文化问题》等5篇文章。
  四、国际科技合作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暴发,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讲话及文章中都强调,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2020年第8期《求是》发表《以务实高效国际科技合作为全球抗疫提供有力支撑》,指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是各国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行动。
  因此,积极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的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就显得尤其重要。聚焦国际科技合作,编辑部策划了《国际合作 共战疫情》的选题,包括《开发新冠肺炎治疗方法需要跨部门合作》《世界抗击疫情 中医已在路上》《发挥国际组织力量 打造科技合作平台——上海积极吸引CEPI、PATH等国际组织落户》《在线战“疫”分享中国经验》等八篇文章。国际组织CEP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PATH(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落户上海、中外专家参与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作为公私合作的全球卫生合作组织汇聚全球力量、守护生命健康等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刻而厚重。
  五、团结起来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出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构建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介绍中国防控疫情的技术指南、诊疗规范和防控信息等;先后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向16个国家派出医疗防控专家组……“中国邮包”火速派发,“中国专家”陆续出征,“中国经验”倾囊相授,体现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人民与人为善、勇于承担的大国情怀。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第6期策划的“疫情选题”是《团结起来 战而胜之》,讲述了中国援助德国、英国、埃及、乌克兰、奥地利等国家的故事,包括《八十载情深,千万里接力——驻德国使馆配合国内驰援拉贝后代》《“虽隔山海,山海可平”——驻英使馆为留英学子搭建“五位一体”抗疫防护体系》《开罗萨拉丁城堡“秀”出五星红旗——中埃携手共抗疫情》《中乌抗疫:我和你在一起》《一封奥地利药物学教授 关于推进中医药合作抗疫的来信》等五篇文章。
  “在英抗疫的10万中国留学生,却把这个源自西方的节日(作者注:母亲节)变成了自家主场。对母亲的祝福刷爆朋友圈……牛津学联发布致国内父母公开信,‘虽隔山海,山海可平!’‘定为家长们放下一份牵挂,为游子们撑起一缕平安。’”这些文字无不令人动容,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团结起来、战而胜之,这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出路。
  六、海外央企抗疫生产“两不误”,展现国有企业责任与担当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海外央企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为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海外龙头企业,也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四家对外经济贸易企业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中国土木业务覆盖的102个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出现了疫情。为确保境外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境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驻外机构疫情的平稳可控。中国土木一边防疫情,一边抓生产,先后与赞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索马里、尼日利亚签约项目,以实际行动应对危机考验,为中国土木在海外长远稳健经营发展夯实了基础。
  以中国土木海外抗疫和生产的故事为典型,编辑部策划了“疫情选题”《疫情下,在海外的中土人》刊登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第7期,包括《上下同欲者胜 心怀家国自不凡》《中土智造尼日利亚最大方舱医院》《忆在塞拉利昂经历埃博拉疫情》等五篇文章。讲好中国企业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企业的声音,为全球抗疫提振信心,为我国外宣工作提供了真实而鲜活的案例。
  七、关于外宣期刊“疫情选题”的几点思考
  对外宣传工作作为外交工作的有力补充,既为了扩大本国的影响,也为了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外宣期刊不同于一般的期刊,承担着向国际社会宣传的任务,因此其站位、视野、格调非常重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政治站位首先表现为政治意识,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的坚定性、敏锐性、鉴别力、执行力。其次表现为站位意识,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形势、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跳出个人和部门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要论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外国专家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下,外国专家对中国的加油声援和果敢行动,都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抗“疫”声音的最好活剧。因此,我们策划的系列“疫情选题”是站在党和国家利益和立场上的政治选题,反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的坚定信念。
  二是具备国际视野。国际视野是指能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外宣期刊的宗旨就是对外宣传、面向国际社会,因此要具备较高的国际视野。
  近几年来,《国际人才交流》尝试刊登一定篇幅的英语文章,努力站在国际视角,关注全球问题。此次策划的系列“疫情选题”,就是针对全球传染病问题。因此,编辑部组织了盖茨基金会、上海科委等机构的稿件、组织了若干外国专家谈疫情的稿件等。选题涉及国际国内、专家官员,有点有面、有线有片,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此次全球抗“疫”中的担当与作为,弘扬了团结起来共抗疫情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是提升文化格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纷纷借助各种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快速策划了一大批疫情防治、知识科普、抗“疫”宣传、心理辅导等专项选题。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质量、有深度、权威性和可读性都很强的内容。
  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报纸新闻“脆弱易碎”,广播电视“转瞬即逝”,图书出版“姗姗来迟”,只有期刊取道中庸,具备做出高文化格调内容的先决条件。《国际人才交流》作为外宣期刊,始终注重思想品位和文化涵养,杜绝粗劣宣传、官样文章。此次系列“疫情选题”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真实的故事,用外国专家的视角讲述负责任的中国,用真诚的情感传递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价值,用科学的态度传播团结起来战胜疫情的信心。文化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我们在努力跨文化,更尊重不同的文化。事实已经证明,疫情不分国界、民族、种族和文化,只有全世界团结起来,才能战而胜之。
  作者系《国际人才交流》《专家工作通讯》总编辑、副编审
  参考文献
  [1]徐家伟.战“疫”无国界 患难见真情[J].国际人才交流,2020(03).
  [2]徐家伟.团结起来 战而胜之[J].国际人才交流,2020(06).
  [3]陈芳,刘华,韩墨.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J].中国产经,2020(04).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流视听节目集中涌现。在一系列作品中,一些精品原创节目在保持传达传统主流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紧跟新媒体时代增添了更多新的特征。本文主要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制作的系列访谈纪录片《中国态度》为例,具体分析该片的选题和传播特色。  关键词:新媒体 青年 主流节目 《中国态度》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期刊
摘要: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盛大的阅兵式活动已令国人无比激动,而各种网络社交媒体上也涌现出不少“在线式”狂欢活动。在国内主流融媒体推出的各类国庆献礼系列中,H5占据了半壁江山。人民日报融媒体就是大胆尝试者之一。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人民日报》蓄势发力,创新推出静态、动态、手游等各种形式的H5作品,按年龄层、地域背景分类,定制化呈现的方式,成为2019年国庆朋
期刊
摘要:“大众传播在影响受众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强效果”是传播学研究的早期观点。尽管在之后的研究中,这种观点受到质疑,但是其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依然深远。本文尝试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的“双黄连抢购事件”进行过程分析,再次探索大众传播的“强效果”机制。分析认为,受众的情绪和认知基础、某类个体行为的社会环境与大众传播实践的特定组合,会形成影响受众认知和行为的强效果。  关键词:大众传播 强效果 新冠疫情 
期刊
摘要:互联网直播平台作为新时代的创新产物,应当承担起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2018年,在直播平台曾兴起一股直播答题的风潮,但因为缺乏有效监管,这股风潮仅持续两个月便急转直下。如今,在广电总局的引导与管控下,直播平台再度燃起直播答题的互动热浪,中央媒体单位也纷纷加入其中。本文主要结合央媒直播答题专场的实例,探究直播答题如何合理、有效地创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直播平台 直
期刊
从2019年开始红遍全国的网络在线直播带货,把电商竞争带入了新赛道,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传统电视大屏品牌广告投放的商业模式。数字广告不仅在挤压传统电视广告的发展空间,而且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电视广告展开了替代性竞争。  国人发现,原来通过直播带货也可以走向一线顶流平台。李佳琦、薇娅等KOL,从淘宝顶流主播,到与一线明星、卫视平台合作,成为娱乐圈新宠。似乎一夜间,中国就进入“人人是主播,谁都在带货”的
期刊
摘要:从2017年10月国内财新传媒宣布实行“全面付费”阅读开始,我国财经新媒体的付费墙模式就正式开启,这是国内财经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同时也是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产品与付费两个层面对比分析了东方财富网与新浪财经的付费墙模式,并从产品策略、内容策略以及用户策略三个维度阐述了完善财经新媒体付费墙模式的思路,助力我国财经新媒体数字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财经新媒体 付
期刊
2019年,直播带货全面爆发,催生出薇娅、李佳琦等直播“带货王”。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不少优质农产品面临销售难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纷纷加入为湖北拼单的公益直播中,越來越多的名人、明星、企业家、政府官员也随之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更是把直播带货推到了风口浪尖。从“草根网红”到明星、企业家,再到地方政府官员,直播带货彻底火“出圈”,行业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由
期刊
摘要:在全面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语境下,国内新闻媒体如何发挥优势,面向国际受众进行高效、高质的传播,已经成为广大媒体人需要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中国三分钟》通过内容符号和话语符号的有效构建,达成了定向化、精准化、渗透化的传播效果,形成了多元化传播矩阵,为当前国内媒体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提供了典范。  关键词:微视频 《中国三分钟》 中国故事 符号建构  2015年5
期刊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东方卫视公益扶贫节目《我们在行动》自2018年首播以来,至今已经耕耘3年,制作了5季节目。每一季节目相较过往都有新的突破模式,到了第五季,节目组结合扶贫助农新模式——“直播带货”,携手明星、企业家等化身“新农人”,抵达贫困县,走进大山深处,前往头部主播直播间刷脸、带货。《我们在行动》第五季想的目标已经从为贫困县的村民们打通产业链,全面升级为突破渠道限制,
期刊
摘要:新传播环境下政论题材电视作品的生产及传播规律是应时顺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本文以展现河南抗疫历程、勾画中原抗疫图鉴、弘扬民族抗疫精神的电视政论片《雄关》为例,分析其选题立意、议题设置、融合生产、叙事方式、视听语境、语态创新、技术应用、优化传播等“全流程制播”模式,以期为全媒体语境下爆款产品打造、现象级传播提供方法论思考。  关键词:政论片 全流程制播 创新研究 责任担当  电视政论片以强烈的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