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介效果调研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j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作为中华文化的缩影,其译介效果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十大名著译介效果,可以总结其在翻译与外宣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可供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 译介效果 宣传策略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牡丹亭》、《离骚》、《金瓶梅》)作为中华文化的缩影,语言大多经过千锤百炼,通过翻译将其介绍给全世界,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虽然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英译本出版较多,但收效甚微。因此,通过调查与研究来深入剖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通过翻译来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并实现中华文化的成功输出,是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推向世界的首要任务。
   1.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国内外出版情况梳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1年,国内外共出版《水浒传》全译本4种,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赛珍珠的英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出版《西游记》英译本64种、全译本2种,1942年出版了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节译本《猴Monkey:Folk Novel of China》,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出版《三国演义》节译本60种、全译本2种;出版《红楼梦》英译本11种,其中最负盛名的是David Hawkes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及杨宪益与戴乃迭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出版《西厢记》英译本9种,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渊冲译成的汉英对照本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出版《聊斋志异》英译本6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翟理思的英译本《聊斋志异选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出版《儒林外史》全译本1种,1973年出版张心沧所译的三十一、三十二两回,该片段译文翻译水平较高,使西方读者对《儒林外史》的精彩片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出版《牡丹亭》英译本8种,由陈美林改编的英汉对照版本的《牡丹亭》于1999年推出;出版《离骚》英译本12种;《金瓶梅》节译本3种、全译本2种。[1]以这些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分别有185篇、115篇、98篇、968篇、43篇、68篇、49篇、74篇、23篇、41篇,且均呈逐年上升趨势。
   从对已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英译本的梳理可以看出,自这些名著面世以来,便有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的节译本和全译本陆续出版,且除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其他六部名著几乎并未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名著英译本的出版数量与研究数量几乎呈正相关,这也可能成为四大名著的传播程度和影响力都要高于其他六大名著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英译本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也表明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在传播上的进步。但研究内容较为单一,多侧重于不同英译本本身的研究,极少数会涉及到文化因素对英译的影响或是中国优秀典籍外译的传播与思考。
   2.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译介效果调研
   2.1调研过程简介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翻译质量与外宣策略设计了总计10个问题,通过问卷星向100名英语专业学生、在华外籍留学生发放问卷,深入了解他们对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英译作品的认知程度以及这些作品的影响力。由于调查问卷问题较多,以下仅列出代表性问题进行数据分析。
   2.2调研数据分析
   经调查,在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有效人次中,有81%的人“了解原著但没看过英译本”,仅有10%的人看过英译本或部分英译内容,且大多出自《红楼梦》与《西游记》,由此可见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译介效果并不乐观,且人们更偏向于传统的四大名著,这不利于全面加速我国传统文化传播进程。
   关于问题“影响名著英译本在国内外传播的主要因素”,受访者将英译本的翻译质量、故事情节、宣传策略列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比76%、66%与64%。英译本翻译质量的提高是改善译介效果的重中之重,与译者密不可分。据调查,中西方词汇差异、文化背景差异、译者语言表达是影响读者对于英译本了解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87%、77%、65%。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其各自所属的语言体系在逻辑与表达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读者在阅读时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涉及到了大量文化负载词,译者在翻译时往往无法平衡“信”与“顺”的关系,亦无法精准地表达原著的思想内涵。因此,译者不能只是进行单纯的文字转换,需要在考虑文化背景、语言特点、目标读者需求等因素后,准确地将原著的思想内涵、文化特征等表达出来。同时,还需要辅以有效的宣传媒介,才能将中华文化带到全世界面前。调查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教师与学校的普及是人们了解名著英译本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54.95%与45.05%。在网络盛行的时代,社交媒体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建立有效的出版传播模式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学校聚集了大量适龄阅读的青少年,合理利用学校中丰富的图书资源与人力资源,可以实现译介效果的最优化。
   关于读者对不同译者对《红楼梦》中“南柯梦”一词解释的倾向性,在问卷中设有如下问题:
   杨译本:(脚注解释《南柯梦》)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an empty dream.    霍译本: Grandmother Jia was silent. She knew that The South Branch likes the world to an art-heap and tells a tale of power and glory which turns out in the end to have been a dream.(采用增译)
   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人选择了杨译本,48%的人选择了霍译本。杨译本用脚注解释偏向直译,虽然破坏了原文的流畅性却更为简明;而霍译本根据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采用增译,更贴合语境,却未能将“南柯梦”的寓意完整表达出来。而对于《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标题“The Story of the Stone”(霍译本)及“A Dream of Red Mansions”(杨译本),调查发现更多人倾向于后者。这反应在翻译策略中,国外的译者对于中国的习俗典故更愿意采用简化、增译、归化等方法,易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中国的译者则更倾向于忠实地传递民族文化意象及文化内涵。而读者在阅读时更倾向于以杨译本为代表的异化翻译法,即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点,使读者能够通过译文了解到时代特征,进而丰富本民族的语言表达。[2]
   3.对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译介效果的反思
   3.1提高译本翻译质量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人们对于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译介效果持乐观态度,但在阅读名著英译本的过程中,读者会由于中西方词汇差异、文化背景差异、译者语言表达等因素影响理解。例如中国特有的典故俗语,如何在不破坏文化色彩的情况下用英语完整无误的将意思翻译出来,这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翻译机制,通过创立翻译工作坊等相关平台来集合高质量的译者群,从内容的选择到翻译到校阅形成一条流水线,与各出版社合作打造品牌化的译著作品,从而避免粗制滥造的英译本流入海外市场。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还可以建立文化负载词的数据库,为以后其他名著的翻译打下基础。[3]
   3.2选择目标读者群
   经典文学名著在传播过程中,选择目标受众十分重要。由于人们的阅读需求各不相同,出版商需要仔細研究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规律,为名著选定合适的读者群,有针对性地进行推介。[4]尤其要注重在校内及孔子学堂等教授中文的学府宣传汉英对照的英译本。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对各国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打破文化壁垒,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此外,名著英译本应不止局限在英语国家传播,可以出版具有不同阅读难度的英译本,同时辅以插画,让更多拥有中低等英语水平的人也能进行阅读。这就需要译者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眼光。
   3.3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宣传时应抓好这个宣传渠道。出版商应与国内外的线上阅读平台及电商平台,例如当当网、亚马逊等合作,方便读者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阅读并购买英译本;以新媒体为媒介进行宣传,通过公众号、YouTube等聚集大量人群的平台,将名著片段改编成双语视频或电影,吸引国内外的注意,进而使观看者产生阅读兴趣[5];以专家名家的评论推荐为宣传点,刊印在书籍封面上,或以易拉宝的形式展示在书店、图书馆中等。与此同时,尤其要重视学校的宣传作用。向海外学校推荐,在阅读书目中列入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让汉英对照的名著片段走进中文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感受中国古典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中文学习的水平与阅读能力。
   4.结论
   英译本的传播进步仍然需要社会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合作支持。近年来,国家打造了一批具有出版传播意义的英汉对照版名著,出版社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获得了图书出版专项基金,制定了一系列的名著出版计划。目前使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走出去”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在外宣过程中,应该对十大名著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才能使更多读者感受到多元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义宏.明清小说英语译介与传播研究述略——以学术专著的出版为中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0):96-99.
   [2]刘云虹,胡陈尧.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02):1-7.
   [3]孙铭慧.我国经典名著的出版传播研究——以四大名著为例[D].吉林师范大学,2013.
   [4]黄新炎,吴迪.中国优秀典籍的外译与思考——以上海外与教育出版社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为例[J].出版广角,2018(21):64-66.
   [5]刘涛,季珊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现代传播途径[J].名作欣赏,2020,(33):16-18.
   基金来源:2020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014277024)。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其他文献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基础.然而,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却一直都是一个难点.随着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网络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难度较大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配套的课程实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算法等知识点的理解,提升理论教学效果。从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验的运行环境、目的与要求、项目开设情况、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所作的综合性阐述,有助于学生对该课程实验有一个初步、全面的了解,为后续上机实验奠定基础。
芜湖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目前,对于芜湖名义的来由研究,多仅限于参考《芜湖市志》《芜湖县志》等官方编纂地方而得出的论述.地方志由于部头庞大,难以就名
哪吒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及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一个经典人物,具有独特的传奇色彩,并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翻拍成动画作品,产生不小的影响力.因此,在符号学等相关理论视角下对不同时期
在高职院校中,思政教学是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对于当下的高校课程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薛卓汉(1898-1931),字云长,安徽寿县人,出生于安庆.1919年考入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二农”)农科读书.芜湖五四运动的闯将,安徽现代工人运动的最早发起者和安徽党
期刊
内容摘要: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亿万国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比以往更加强烈。而方言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紧扣祖国城乡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老百姓喜迎小康这一主题进行编排。上映初,就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赢。该影片由五个单元组成,分别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不同故事。本文通过对《我和我的家乡》电影中方言词的举例分析,总结并梳理了方言词对电影的影响以及电影中方言词的取
内容摘要:贾宝玉前世问题,在《红楼梦》刻本、钞本甚至钞本内部不同的版本中,相关内容的描写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由于存在异文,历来众多读者和研究者对于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具体功能多有分歧。贾宝玉的身份,究竟是刻本系统中神瑛侍者和补天顽石合而为一的凡间化身,还是脂钞本中仅仅是神瑛侍者入世的凡身。如果不能厘清这一看似细微的异文问题,就很容易对全书结构和作者意图等方面做出较大误读。本文从
青春是一个魅力无人可挡的事物,它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青春苦短,永不复返.然而,青春亦然有其残酷与忧伤的阴面.文章就通过对青春残酷电影与青春残酷绘画的缘起、代表人物以及叙
《莎乐美》是英国著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作品.剧中存在着大量人物间矛盾关系,欲望追求的描写,弥漫着恐怖诡异的死亡气氛.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