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生物酶消融治疗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物酶消融利血平诱导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7只,皮下注射利血平建立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模型.6周后随机取2只大鼠肾上腺行体外生物酶消融实验,其余45只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A组为生物酶消融组,将生物酶注入肾上腺;B组为D-Hanks液对照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1个月后处死全部大鼠,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4 h后生物酶可将肾上腺消融塌陷,髓质呈现空洞状,与对侧对比有显著变化.A组大鼠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均有下降,治疗前分别为(2.36±0.48)nmol/L、(4.80±0.52)nmol/L、(8.43±1.03)mg/24 h,治疗后分别为(1.10±0.12)nmol/L、(1.59±0.23)nmol/L、(2.67±0.38)mg/24 h;肾上腺区塌陷,无明显粘连;肾上腺体积变小,失去正常的三角形或半月形;22侧肾上腺仅剩皮质,无明显髓质组织;8侧肾上腺髓质仅剩少许.B、C组鼠肾上腺仍维持增生状态.结论 生物酶消融对于利血平诱导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有一定治疗作用,为临床上治疗肾上腺髓质增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肾腺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肾腺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对本病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式进行讨论.男2例,女3例.年龄16~66岁.肿瘤位于左侧2例、右侧3例,肾上极1例、肾中极1例、肾下极3例.肿瘤直径0.8~6.0 cm.临床表现仅1例有肉眼血尿,余4例为体检发现.5例行B超、IVU、CT,2例行MRI,1例行肾血管造影.IVU仅3例提示占
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我们对3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三维立体断层图(3D-SSM)超声检查,探讨其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女性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1995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女性肾上腺性征异常症患者61例,其中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AH)54例,男性化肾上腺肿瘤7例.54例CAH患者中,21羟化酶缺乏(21-OHD)43例(79.6%),均补充氢化可的松20~25 mg/d;11β羟化酶缺乏(11β-OHD) 3例(5.6%),服用地塞米松1.0~1.5 mg/d;17羟化酶缺乏(1
患者,男,63岁.因查体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周于2005年7月20日入院.既往有近10年高血压病史,最高收缩压160 mm Hg(1 mm Hg=0.133 kPa),间断服用降压药。
期刊
抗毒蕈碱药物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被认为有导致尿潴留的潜在危险。本研究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来评估托特罗定治疗此类患者的安全性。共222例确诊OAB的男性人选,年龄均〉40岁。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2:1比例随机接受托特罗定(2mg,2次/d,149例)或安慰剂(72例)治疗12周。在基线期和服药12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
期刊
由山东省医学会男科学会主办的山东省第五次男科学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8日-11日在潍坊市召开。会议由山东省第二届男科学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忠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周利群教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夏术阶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月敏教授、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男科李铮副教授、北京大学男科中心张志超副教授到会祝贺,并分别做了前列腺癌的联合和间歇内分泌治疗、中国BPH治疗指南、复杂尿道狭窄
期刊
本研究采用经膀胱灌注1mg/d内源性痛敏肽/孤啡肽,治疗神经原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性尿失禁,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对象均为神经原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性尿失禁患者,均采用清洁间断自家导尿术来预防尿失禁和排空剩余尿。在此项前瞻性研究中,1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例)每日晨起第1次导尿插管时经膀胱灌注溶解于10ml生理盐水的1mg内源性痛敏肽/孤啡肽,对照组(9例)同
期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MPCNL)术中肾盂内压变化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行置入肾盂5 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平均灌注流量300 ml/min,平均灌注压191 mm Hg(1 mm Hg=0.133 kPa),监测76例不同口径通道下MPCNL术中肾盂内压变化,每秒钟采集一次数据,数据实时导入计算机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4、16、18 F单通道以及16 F双通道下MPCNL
作者评价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血清PSA的影响,指出为维持PSA在监测前列腺癌中的作用,需要对药物治疗过程中降低的PSA值作出适当调整。回顾PubMED数据库中所有关于5α还原酶抑制剂影响PSA在筛选前列腺癌中作用的文献。
期刊
肾嫌色细胞癌伴平滑肌肉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8岁.因左上腹胀痛1年余,间歇无痛肉眼血尿6个月于2004年5月8日入院.查体:消瘦,左上腹可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6 mm/h,丙氨酸转氨酶(ALT)9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5 U/L,血常规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