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45)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十五辑]跟启功笑谈“鬼神”
  启功先生生前,我采访过他,也跟他一起逛过潘家园。
  潘家园是北京最早的旧货市场,只有周六、周日开市,所以又叫“星期天旧货市场”,在南城有些影响,后来這一片面临拆迁,工商部门准备取缔迁移。我知道后,觉得这么好玩的地方没了可惜,于是赶在迁移之前,采访了当地的领导和文物专家,写了题为《京城“鬼市”》的长篇报道,以整版的篇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在社会引起反响,算是把这个市场保了下来,并且在原来基础上又有发展。
  一年以后,十里河乡的头儿,邀请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启功、朱家酒、刘炳森等名人来参观,我过来作陪。乡领导特意把我写的报道复印发给大家。
  启功先生看了报道,笑着对我说:“你这个当记者的本事不小呀!”
  我听了一愣:“我有什么本事呀?”
  “你看见‘鬼’了?”启功先生笑道。
  我恍然大悟,笑了笑说:“带引号的‘鬼市’。”
  因为这之前,我写过东直门内大街的餐饮一条街,也是以整版的篇幅,在《北京晚报》发表了《京城的“鬼街”》。这篇报道影响也不小,从此,北京的老百姓真把这条街叫“鬼街”了。几年后,“鬼街”的生意越做越火,名声也越来越大,东城区的领导觉得这个“鬼”字扎眼,找专家,取古代一种与“鬼”同音的食器“篇”字,取而代之了。
  这篇报道,启功先生也看了,所以他说我碰上“鬼”了。他微微一笑,问我:“你知道什么是‘鬼市’吗?”
  “在圣人面前,不敢卖《三字经》。”我笑道:“您老给我上上课。” “上课可谈不上。”他不紧不慢地跟我讲起老北京德胜门外“鬼市”的事儿。
  老北京的“鬼市”,是凌晨开市,天大亮之前散伙的“黑市”。为什么叫“鬼市”呢?两个原因:一是天还没亮,人们手里都拿着“气死牛”的风灯,从远处看,灯影幢幢,像是鬼火;二是“鬼市”上出售的东西有“鬼”,好多都不是正道儿上来的。传说有一次,纪晓岚带翠嘴的大烟袋丢了,朋友对他说,别急,您明儿一早奔鬼市,准在那儿呢。粜然,纪晓岚第二天在“鬼市”上,把自己的大烟袋买回来了。
  当时,启功先生在北师大教书。那会儿,北师大在什刹海的定阜大街,离德外“鬼市”不远,他年轻时逛过。
  “你写的‘鬼’跟过去的‘鬼’,不是一码事儿。心里没‘鬼’,才敢写‘鬼’对不对?”他笑着对我说。
  “是,我不过是借题发挥。”
  “不,是借‘鬼’发挥吧?”他的这句话,把身边的人都逗乐了。
其他文献
由北京爱奇艺科技、北京宇佑海东影视、北京海东明日影视、汉鼎宇佑传媒等联合出品的40集年代谍战大戏《面具》于7月6日起登陆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爱奇艺全网首播。该剧由张海东担任制片人,王小枪编剧,楼健、顾国良、谷石军联合执导,祖峰、侯勇、梅婷领衔主演,并集结了丁勇岱、杜志国、句号、佳琪、蒋一铭、孙大川、穆怀虎、李虎城、于明加等老中青实力派演员。《面具》植根于解放前夕的特殊历史阶段,潜伏在哈尔滨十年的国民
期刊
两天前,我才从网上发现他的事迹,想着要把这个14岁少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可是就在刚刚(7月3日下午),我正准备着手整理这篇稿件时,网上就出现了这样一条消息:  悲痛万分!有着“无锡小霍金”之称的陈耔莲同学,今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愿天堂再无病痛折磨!  陈耔蓬2004年出生在江苏无锡,6月30日,就读于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的他,刚愉快地参加完他的初中毕业典礼,仅三天以后,就突然地离开了我们。  5月的
期刊
教授郦波在《百家讲坛》连续两年讲《曾国藩家书》,引起了不少家长对儿女教育的反思。郦波的儿子名叫可乐,可乐年幼时,邴波经常给他讲睡前故事。儿子也会将听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这让郦波颇有成就感。  可是,当可乐上小学后,就经常对郦波说:“爸爸,你讲的故事太没意思了。”而且儿子还常能挑出他讲的故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对他猛批一气。面对儿子的挑衅,郦波却总是说:“儿子批判父亲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期刊
1936年秋,朱光潜收到朋友从上海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自己早年写的一本书《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怎么给我寄来一本我自己的书呢?再仔细一看,原来这本书不是自己的,书名是《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作者:朱光潸。書名和作者名都差一个字,但是封面设计却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仔细看,绝对分辨不出来。朱光潜看着书皮儿上的“朱光潸”不禁哑然失笑,决定给这位“朱光潸”先生写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尊敬的
期刊
一方小小天地,几枚黑白棋子,瞬间纵横交错,瞬息刀光剑影……黎明出现,柳暗花明的惊喜。棋之波折,有如人生。30年前一部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风靡中国。电影里的人物原型是一代宗师吴清源。金庸在《历史性的一局棋》里就讲了吴清源初露头角的故事。金庸对当代棋坛奉送了一道道美餐,引無数围棋爱好者“竞折腰”。金庸的《笑傲江湖》妙在琴箫神韵,那幺他的《天龙八部》则妙在棋理玄机。书里写到黄钟公、黑白子等人虽为聪
期刊
1889年12月17日,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一艘名叫“粤秀”的轮船,停靠在武昌司门口,一位身形矮小的清廷封疆大吏,踏上了武汉的土地。  武汉.汉江南岸的这片区域.锕结构和玻璃幕墙搭建起来的现代化建筑,与旁边高耸的烟囱和废弃的厂房,形成鲜明的新旧对比。120多年前,清末—位总督的到来,推动了武汉和湖北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中部崛起”。  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光
期刊
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他叉说:“教育的基础是严格,爱只是教育的底色,没有严格的教育,再好的底色也会被涂得乌七八糟。”  1921年,夏丐尊任第一师范学院舍监,舍监就是管理學生生活的。但那时,舍监的地位很低,刚开始总有一些顽劣的学生喜欢拿他开涮,比如趁他不注意,用粉笔在他后背画个乌龟,或把编的草圈挂在他的瓜皮帽上。怎么才能降服这几个顽劣的学生呢?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以恶制恶”。一
期刊
在队友们的鼓励下,凭着顽强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潜水技能,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自救,刘钦岭成功脱险。到了岸上,他抱着队友们痛哭失声……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位于湖南怀化麻阳县的锦江大桥下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巨大的水花腾空而起……潜水员刘钦岭挠了挠略显稀疏的板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刘钦岭今年55岁,从事潜水工作整整36年,已到了服役的上限年龄,作为铁道战备舟桥处潜水段副段长兼工會主席,他完全可
期刊
有一对夫妻,家里的橱窗柜里摆放的是曾经使用过的缩小版家具,夫妻俩对着这些小家具,回忆往昔……  搬家前,金元晓看着他们用了多年的家具,内心十分不舍:“这些桌子凳子都是你亲手做的,我们用久了有感情了,真是舍不得。”郑安全明白妻子的心思,为了不让妻子有遗憾,他决定做一套一模一样的缩小版家具。  小木匠娶媳妇,一把木剑缘定终身  1957年,郑安全出生在杭州余杭区塘栖古镇,他从小在一个邻里和睦的环境中长
期刊
故宫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04年12月,到今年,已经是服务观众的第14个年头。14年等于参与服务近600人+提供服务13万小时公众享有服务60万人次。他们的服务内容涉及展览讲解、咨询、教育项目参与以及文物宣传与保护等。  宁寿门下,志愿者李向明的身邊围了不少观众。人群中的李老师不紧不慢,历史记载、文物典故,信手拈来,声音铿锵,很是笃定,哪里像是位72岁高龄的老先生。  不仅年长、解说经验足,李向明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