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亮山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心灯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她虽不是歌星,没登过舞台,但很多人熟悉她的歌声;她虽不是影星,没演过戏剧,但很多人知道她的故事;她虽只是个普通的教研员,却因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成了郧县教坛的名人——她就是湖北省郧县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杨庆娥,一个拨亮山区英语教师心灯的人。
  
  “罗慧慧在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展示中获得一等奖了!”“她又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多媒体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了……”郧县小学英语教师获奖的喜讯接踵而来。一个偏僻落后的山区县缘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小学英语教学能荣获省级以上38项大奖?日前,笔者走进郧县教研室,采访了小学英语教研员杨庆娥。对这位为郧县小学英语教研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幕后英雄又多了几分敬意。
  
  执著九年只为推进—门学科
  
  2001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长期从事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杨庆娥,听从领导的安排,忍痛割爱,舍弃了自己经营近二十年的中学英语教研,开始了陌生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之路。
  郧县刚开设英语时举步维艰,—缺师资,二缺资源,只能在城区和近郊五所有条件的学校里搞试点。杨庆娥就在试点学校里来回听课交流,她想提高自己,尽早进入角色,以便在全县推进这一课程时有所作为。
  “很多教师都不想代英语课,有不懂英语的原因,还有英语是副科,是教学的一个‘搭头’,晋升职称时无法与兄弟学校进行比较,即使考得再好也难鉴别……”提起这些,杨庆娥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郧县城区小学的王斌在一次“手把手”教练课后,带有几分怨气地说:“我想上职称,不懂英语,可校长偏偏要让我代英语课,这不是坏我的好事吗?”面对王斌的疑惑,杨庆娥以一个“知心大姐”的身份说:“王老师,你换个角度想想,学校那么多年轻人,校长却偏偏挑中了你来教英语,这其实是对你能力的信任。”杨庆娥的多次心理疏导,改变了王斌对校长的看法。几经锤炼,王斌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正是有了王斌这么一群“铁杆教师”的鸣锣开道,英语课从第一年试点的5所学校发展到第二年的8所学校,并逐步由城区向农村延伸。
  “今天,我没时间。”这是杨庆娥的家人常听她说的一句话。在杨庆娥的日历上,很少有休息的日子。“她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好几次,我都担心她出了什么事,赶到办公室去看,她却在学电脑。”丈夫略带抱怨地说。确实,这是常有的事。就在杨庆娥儿子高考的几天里,很多考生家长对孩子嘘寒问暖,全天候地陪着孩子,关注孩子的心里变化和考试情况,可杨老师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充电的机会,两天半的考试时间,她只给儿子发了几个短信,其余时间都静静地查找资料,汲取营养。是的,只要对推进英语课程有好处,扬庆娥可以放弃任何一个节假日。教师有问题打电话找她,她总是耐心地解答。属于杨庆娥私人的时间实在是少而又少,她每次下乡在车上的时间,成了她独立思考的最好时机。她说,那个时候,可以静下心来琢磨推进英语课程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要攻克的,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不少独特的工作思路,最初都是在车上诞生的。
  “城市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了,农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2006年,郧县小学英语教学步入了全面推进的黄金时代。杨庆娥拿出自己六年来在8所学校试点的经验,借省电教馆和教研室制作的小学英语课堂资源启用的东风,及时向领导做了推进全县英语课教学的汇报。2006年秋季开学,郧县225所小学利用空中英语课堂资源从三年级正式开设了英语课,1.2万小学生学起了英语。“郧县能普及英浯课程,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行的。”杨庆娥六年的执著追求终于得到了回报。
  
  下乡三年足迹遍及211所学校
  
  杨庆娥把常人眼中做不成的事做成了,本该好好歇歇,可她却更忙了。
  2006年8月26日,杨庆娥组织首批242名英语教师进行岗前知识与技能培训。她本想通过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熟悉空中英语课堂资源流程,以便尽快胜任小学英语教学。可前来培训的教师一报到,杨庆娥不由得眉头紧锁:专业教师不到15%,40岁以下只有60%。最让人忧虑的是培训教师的议论:“我们这些大半辈子都没有接触过英语的人,能把学生教好吗?”“以前我们见了电脑都有恐惧证,可现在天天要看资源用资源,这不是‘调牛犊’吗?”……一个个摆在现实中的问题着实让很多人都替杨老师捏了一把汗。
  “人们的议论和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但我十分清醒,在这个风头浪尖上,我只有前进。”那段日子,杨庆娥顶着舆论的压力,默默地下乡听课,一出去就是一天,整天把自己泡在课堂上,反复听教师讲课。不到20天,杨老师的足迹遍及40所学校,指导教师40余人次。在听课中,她发现英语专业教师罗慧慧、非英语专业年轻教师赵莉和大龄教师朱丛忠三个人的课有特色,他们正好是三个层次教师的代表。一个带有探讨观摩性质的研培活动又拉开了序幕。200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别人都在策划着外出旅游了,可杨庆娥却无此雅兴,她迅速组织全县242名小学英语教师,聚集在城关三小,一起观摩这三位教师的课。听完朱丛忠教师的课后,很多教师都叹道:朱丛忠50多岁了又无英语基础,却能把空中英语资源运用得如此得体,学生学得那么有劲,的确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无须更多的说教和要求,杨老师选择的典型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们学到了知识,更促使他们彻底转变了观念。
  杨庆娥的办公室虽然在教研室,但却很难在办公室里找到她,她的办公室是流动,那就是全县所有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她家离单位不足一百米,可在办公室里却放着一双运动鞋,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桃花沟教学点地处偏僻,杨庆娥每次去都要换上运动鞋,先坐车三十余里,再步行十余里,才能到这个教学点,可她去得最多的就是这类学校。桃花沟教学点只有12个学生,英语教师刘兆明53岁了,当英语教师前,他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但他勤奋好学。杨庆娥每次去,总是先听他讲一节课,再和他一起探讨资源运用方法,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反复练习,她都一一指点。桃花沟缘何有如此的魅力,这主要得益于杨庆娥的第一印象。杨庆娥第一次到桃花沟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刘兆明就迅速把自己教学中不懂的问题抛给她,见刘兆明这么爱学习,杨庆娥迅速走进现代远程教室,打开电脑对照资源一点点讲解。由于刘兆明年龄大又无英语基础,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给他讲一遍根本不行。杨庆娥就反复示范,刘兆明把操作过程记在小本本上,然后对着小本本看一句操作一下,直到弄懂为止。杨庆娥还两次登上桃花沟教学点的讲台,给刘兆明教师上示范课,从教学设计到运用资源,有时一个地方反复地讲上好几遍,直到刘兆明完全明白为止。“杨老师也快50岁的人了,能把英语课讲得这么好,我也一定要讲好……”杨庆娥多次手把手地教练,刘兆明渐渐明白了英语课究竟该怎么上了,对英语资源也运用自如了。
  “我们是四十多的人了,都老了,英语应该让年轻人来教……”在郧县梅铺镇举办的英语教师座谈会上,一位老教师的发言让杨庆娥觉得不可思议。“解决任何问题关键是心态,只有静下心来有勇气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杨庆娥语重心长地说:“教师们,你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其实我的年龄并不比你们优越,但是我还不是天天在网上学习,在键盘上敲打,经常奔学校,进课堂,我相信大家只要用心,一定有能力把英语教好,百姓会记住你们的功劳的……”
  自称老教师的几位同志都被她那执著推进英语课程韵举动和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要重振勇气来好好教英语。
  翻开杨庆娥近两年厚厚六大本工作笔记,她组织送教下乡72次,听课达432节,全县85%的小学英语教师都得到过她的亲自指导,225个开设英语的学校或教学点,她去过211所,足迹愈20万里。
  
  大奖38项记录—路艰辛
  
  提及这38项大奖,其中一等奖就有13项。面对这些荣誉,杨庆娥总是说:“这只是偶然的机会,这全是教师们的功劳!”如果说获得一次大奖有可能是偶然的机会,但不到3年时间接连38项大奖收入囊中,我们不能不承认杨庆娥为之付出的艰辛。
  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第一个大奖。2006年9月底,杨庆娥组织小学英浯教学观摩活动。原种场中心学校教师张俊用自己的摄相机记录下罗慧慧的那节英语课,本想保存下来作为一个学习材料,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湖北省电教馆举办课堂实录大赛,便抱着试一试地态度,把这节课寄了过去。根本没想到第一个大奖就这样产生了。省教研室和电教馆的专家反复观看了这节课,认为设计思路新颖,教学效果好,于是打电话要求杨庆娥把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记录下来,制成录相带。接到电话的那天.正是小城飞雪时节,凛冽寒风夹杂着雪花,很多人都缩在家里不愿出去,可杨老师却拿了把小伞,一步一滑地出去了。由于去得匆忙,来不及换鞋,穿的鞋子筒太低,雨雪在脚步移动中悄悄地融进了鞋里,浸湿了鞋袜,当找到罗慧慧的时候,鞋子已经湿透了,她却没有理会,顾不上寒喧几句,就和罗慧慧一起反复研究这节课,并指导罗慧慧写说课稿、做演示课件。说课看似简单,实际上不仅要能说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效果预设等多方面的考虑,还需要有理论作支撑,必须达到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罗慧慧虽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都是表层次的,缺乏理论高度,杨庆娥一一指导,大到说课稿的框架,小到每一个标点,句句揣摩,字字掂量,经过五个小时的努力才完成了说课稿。放学的铃声早已响过,可杨庆娥却没有让自己和罗慧慧下班的意思。那天一直忙到深夜,饥饿与寒冷致使杨庆娥冻得手脚都麻木了,她在办公室活动了很久,才敢向家里走去。
  工作起来,杨庆娥有一股韧劲,决不轻言放弃。一次,她领着郧县柳陂镇教师赵莉到省里参加全省空中英语课堂优质课竞赛。赵莉讲课前听了几节参赛课,节节精彩,她有些胆怯了。杨庆娥一边给赵莉鼓劲儿,一边组织随同听课的教师当赵莉的学生,反复试讲参赛课,每次讲完,每次评,反复提醒赵莉注意几个细节,不断地优化课堂设计,拼着一股子韧劲,赵莉反复试讲三次,终于在本次优质课讲评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杨庆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常常严格要求自己。杨庆娥带着教师外出学习听课总是住便宜房,吃便饭,坐省钱车,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处处为单位减轻经济负担着想。
  正是靠着这种执著,杨庆娥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地耕耘着,收获着。2007年4月,湖北省电教馆举办英语课堂实录大赛,杨庆娥迅速组织全县英语优质课竞赛。分城关片、江北片和江南片进行,每个乡镇推荐一至两名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并且把每个类型的教师都兼顾到。杨庆娥逐个乡镇地跑,反复指导每一位录课的教师,从每一位教师的教案设计,到课堂活动的预设都做出明确的要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录制出22节课高质量的课,其中10节课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老教师刘兆明的课也在这次大赛上脱颖而出。
  省教育厅、电教馆、教研室的专家来了,学生们一口流利的英语对白让专家们刮目相看,山沟沟里的孩子也能说好英语了……
  国家级大奖赛来了,杨庆娥领着选手去参赛,一去就满载而归。接二连三的大奖让郧县应接不暇。可杨庆娥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都是些很平凡的事,希望我们别宣传她,并连连地说:“教师得奖是教师们的功劳,教师获奖也不是唯一目的。我指导教师获奖是希望给教师一支猎枪,并教会其用枪的方法,那样才是获奖的根本目的。”
  2008年10月,“湖北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暨小学空中英语应用现场会”在郧县召开,郧县应用小学空中英语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会后,广西、湖南、山西等省内外39个考察团3200余名教育专家到郧县学习考察。
  是啊!一个平凡的人,靠着一种执著的工作精神,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她,用空中英语课堂这根火柴,慢慢拨亮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心灯,使他们张开有力的臂膀,引领着郧县3万余名小学生在空中英语课堂中翱翔。
  (作者单位:湖北郧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体系中,活动课程和学一科课程是其一个整体中的两大板块。“活动”与“学科”紧密相联,它们的目标均指向促进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科知识的准备,是活动课开展的基础,而活动课则是学科课程的深入和拓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二者又有显著的区别,学科课程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活动课则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科课程知识专一,结构体系比较
前些日子,某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忙碌于筛选汇集自己在小学期间的作文,并录入电脑、排版、自拟“书号”和“出版社”,印刷装订成书。我很好奇小学毕业生“出版”自己的文集,就询问了小学生小笛的家长小吴对自己孩子出文集的看法。小吴开心地告诉我,小学毕业这段时间,自己的女儿忙碌得很,把小学期间的作文进行筛选,每天用一些时间把选出的作文录入电脑进行排版,现在已经按“书”的规格编辑印刷成册,交给学校用于毕业展览。小吴
“南山”与“秋色”看似不可此拟,实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首先应该是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的。但是在本质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并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可以殊途同归。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可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唐代诗人杜牧在《长安秋望》诗
顿悟就是忽然开朗,恍然大悟。  语文是用文字表现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环境的手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能通过各种技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引起学生与作者“跨时空”的共鸣,是最为关键之所在。因此“顿悟”是升华语文的永远的主题。    入情入境,体会文本情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课中,只有充满情味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有一
翻转课堂诞生于美国,基于视频技术的教学模式,随着萨尔曼·可汗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在中国的风靡而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对象。而与MOOCS的结盟,又使其如虎添翼。在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面组织的慕课联盟C20(小学、初中、高中)中,学校所践行的就是翻转课堂。然而,从文化学来说,基于异质文化的事物总有适应性的问题,如何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产生适应性的“翻转课堂”是我们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国学大师吴宓,在日记里是这样记述和体会他在清华学堂,接受外国老师指导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的——“外国教员其教法纯用质问,与中人异。其授课也,只言明日须预备至若干页。明日上课则呼学生起立,令之诵读,令之讲解,并设为问题令为答出。或以一字为题,令作一句,包含此字于其中。一人答而不合,则问第二人,则问第三人,问至多人不知,始将此一句为之解明。于是质问之间而铃已鸣,则又言明日须预备至第若干页,遂即下堂。其教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进多种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拓展性教学——拓展已经成为语文公开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凡公开课就必有拓展,每文必拓,每课必拓。本来,适度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借助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积淀,不仅无可厚非,而且理所当然。但现在课堂中充斥的拓展现状却让人担忧,语文课堂成了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的场所,俨然是满汉全席的大餐,语文的味道越来越淡。审视当前这些拓展,笔者发现
应该说每一个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因为经常会听到班主任说,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事,学品如人品等等。同时,也经常听到班主任的种种抱怨。比如说学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每天都要应对学校繁琐的检查,科任老师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数落学生,还有家长在学生教育上不配合而要求却很多等等。结果就是每天都是在烦闷、焦虑中与学生周旋,身心俱疲。就此我想结合个人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我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
近三百年来,德国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以赫尔曼(F.Herrmann)教授为首的开发团队以寻找一种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新的物理教学方法为宗旨。基于不同水平的物理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结构的观点,找一条简约的路。使学生不再被繁琐的物理概念所累,开发出了一套新的中学物理教材,为物理课程的改革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这套教材的开发在二十五年前就开始了,并在德国的许多学校进行
教育机构,包括大多数研究团体,依然忠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哲学。到目前为止,即使是那些对狭隘的系统提出过挑战的人也没能够松开教育机构对儿童教育方式的束缚。  当前的教育更注重传输“答案”,而不是学习“答案”。学习“答案”即发现“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反复尝试(其间又会产生新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重在传递大量的信息和事实,教师通常把经过处理的、精炼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而省略了学习的自然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