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驾驶车辆会是违法的?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法律体系下,自动驾驶汽车在实际道路上自主行驶是违法的。但可以想见,未来人类驾驶车辆则可能会是违法的。虽然现行法律从安全的角度,为机动车辆道路行驶设定了各种条件、标准和规则,但都是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演进,规则必定会改变。现在很多地方允许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便是证明,也是规则改变的第一步。要做长远的技术路线和规则设计,才能赢得未来。
  人类驾驶导致的问题难以消除
  与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相比,人类驾驶具有一些明显优势,例如对环境感知更精准、对突发交通状况处理更适当等。但当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开始习惯乘坐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后,对二者孰强孰弱的判断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相比真正的自动驾驶,人类驾驶存在明显的风险和问题。人类总是存在不遵守规则的问题。大多数交通事故中都能找到一方或两方以上主体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肇事者或是因为漠视规则,或是心存侥幸,或是一时疏忽,都可能造成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违反规则必然隐藏着交通事故隐患,隐患积攒多了必然会发生事故。
  工业安全领域著名的海恩法则(Hain law)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工业领域从业者通常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许多还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但隐患还时常出现,事故仍不能避免。在公共交通领域,驾驶员普遍是“业余的”,即使是专业的老司机也难保证不出事故。总之,总有人不守规则,人类驾驶的隐患控制难以实现。
  人类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驾驶问题上,人类与机器相比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1)判断能力。驾驶时人类主要依靠视觉对驾驶环境进行感知,配合使用听觉。在驾车时人类的视野有限,车后区域主要依靠后视镜观察,车旁和车后的很多区域都无法观察到。尤其是一些大货车,由于车体庞大,司机的视野盲区就更大。无法观察到的地方往往隐藏着风险。(2)注意力。人类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比较有限,驾驶时间长了会出现疲劳,疲劳驾驶也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元凶。此外驾驶时人类的注意力还可能被电话、交谈或者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对路面情况和操作情况的注意力下降,造成安全隐患。(3)反应能力。现在的驾驶考试对紧急情况驾驶员反应是不做要求的,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绝大多数驾驶人处理紧急情况只能依靠本能做出反应。而且人类的神经反应传导至肌肉群, 再由肌肉控制机械装置做出制动或方向的调整,这个反应过程的些许迟滞都可能大大加重事故的后果。
  人类个体分散决策难以协同。人类驾驶车辆,每个驾驶者的驾驶决策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能协调不同驾驶主体的行为。这种分散决策机制导致出行中必然产生间歇性拥堵和路面闲置问题。而通过扩大道路容量解决拥堵会造成非高峰时段路面闲置更严重,通过收拥堵费的方法调节车流量又会增加人们的出行成本。特别是人类驾驶分散决策机制下,一旦路面交通出现拥堵或者意外状况,人类驾驶的车流也难以及时调节规避,导致拥堵累积加重。
  人类驾驶车辆需要占据大量土地。为了满足出行便利的需求,很多人会选择购买一辆车,在大城市受到限行的影响还有人会想办法拥有多辆车。但实际上个人所有的车辆有90%以上的时间是停放着的,不但对车辆资源是一种浪费,同时还要占据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停车。为了短暂性的出行需求,却需要占据长期的停车土地资源,在今天的大城市中这种人车、人地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按照住建部《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要求,目前北京停车位缺口达129万个,即每天有129万辆车无处停放。但如果是自动驾驶车辆,就可以让车辆自己去远处停车,或进行共享服务,为优化土地资源和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提供了可能。
  未来会分阶段取消人类驾驶
  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是一个遵循规律进行的过程,未来会根据技术和产业进展的情况逐步取消人类驾驶。
  成熟的自动驾驶同时保留人类驾驶阶段:一是要提高对人类驾驶员驾驶技能的要求。设置严格的驾驶操作流程,增加驾驶规范化培训时间,确保申请者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驶考试重点考察申请者对于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能力,设置反应速度、应急预案等评价考核项目,测试驾驶员是否足以应对道路上常见或突发的状况。
  二是增加对申请者精神状况和历史背景的调查。完全自动驾驶阶段,机器出现错误的概率极低,也不会受到精神疾病、醉酒、吸毒等问题的影响。人类驾驶管理虽然对精神疾病、醉驾、毒驾历史等问题也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但这些限制范围比较小。精神压力大、注意力无法集中、控制协调能力差类等精神问题,未被涵盖在不得申请驾照的情形之中,对于醉驾、毒驾等违法行为的限制也限定于是违法行为被发现之后才会被限制,这里隐藏了很多事故隐患。因此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申请者过往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确定其行为习惯可以满足安全驾驶的要求。
  三是增加财产状况的规定。尽管对于自然人主体,法律很少设定财产要求,但是对于驾驶问题应当是个例外。法律不对自然人主体设定财产要求,是为了保障公平。但在更加安全的自动驾驶模式下,公平关注的重点会从保障人类驾驶权利转向保障交通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权利。从保障其他交通主体生命安全权利的角度看,要求人类驾驶者有良好的财产状况和足够的赔付能力就有了合理性。
  不保留人类驾驶阶段:如果在调高人类驾驶资格要求以后,人类驾驶的事故率仍然显著高于自动驾驶,不排除法律将不再赋予人类驾驶资格,即人类驾驶车辆违法。
  安全性原因。由于人类固有的局限性,人类驾驶的危险性难以彻底消除,只要有人类控制的车辆上路就会产生危险源。因此,当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很可能会无法忍受人类驾驶带来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一起人类驾驶引发的严重事故就可能引起公众强烈的反应,法律为响应公众安全关切,可能会选择禁止人类驾驶车辆。
  秩序性原因。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通过统一计算平台进行统一高效的调度,科学安排车辆和道路资源,通行效率显著高于人类驾驶。路面上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混行的状况会降低交通系统的通行效率,还有可能因为人类驾驶员的失误,导致交通秩序的紊乱。所以为保障交通效率和秩序,立法也可能不再賦予人类驾驶车辆的资格。
  经济性原因。由于自动驾驶汽车在交通出行领域对人类驾驶的绝对优势,未来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以自动驾驶这种交通形态出行。这时为了满足少数人的驾驶需求而存在的驾驶员测试和许可体系,人类驾驶监督管理体系的维持成本相比于较少的需求而言显得过于高昂。为人类驾驶设计的停车空间、立交系统也会显得奢侈浪费。基于法经济学的考量, 法律可能也不再赋予人类驾驶的权利。
其他文献
本报讯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长孔伟成表示,基于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悟源将面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服务。  据介绍,悟源是一台能够脱离实验室环境稳定运行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也是国内率先实现工程化的量子计算机。本源量子此次发布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搭载6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
本报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IPv6网络就绪专项行动的通知》,2019年末主要目标:获得IPv6地址的LTE终端比例达到90%,获得IPv6地址的固定宽带终端比例达到40%。LTE网络IPv6活跃连接数达到8亿。其中,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达到1.6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达到4.8亿,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达到1.6亿。完成全部13个互联网骨干直聯点IPv6改造。
本报讯 近日,在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公安部交管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正推进集成指挥平台建设,现已联网交通技术设备80万套,今年年底将实现交通监控视频“全国联网”。据介绍,通过车辆行驶轨迹、人员信息、车辆信息等数据,平台可以对“人脸”“车脸”进行确认,筛选出套牌嫌疑车。2018年,平台通过车辆轨迹信息,筛选出12.6万辆套牌嫌疑车,其中11.02万辆出现频次较高。在將数
本报讯 近日,京东物流上線了全球首套机器视觉批量入库系统——秒收。  据悉,秒收系统由京东物流自主研发,应用于物流作业中的进货环节。据称,该系统解决了大批量条码扫描、信息采集、自主纠错等问题,相比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秒收系统的作业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据报道,仅今年2月,广西南宁交管部门就利用无人机查处了438起违停,引起不少当地车主的注意。而检索公开资料发现,包括济南、宝鸡在内的全国多地,已陆续将无人机应用到了城市交通管理当中,对开车玩手机、违停等行为进行抓拍执法。  有人担心,无人机拍摄会不会不够清晰造成误判?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摄像清晰度,早已超越人类的肉眼辨识力。举个例子,肉眼只能看见车身,手机拍摄的照片经放大后就可以清
本报讯 5月12日,在西安市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百度公司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签署数据中心落地协议,百度云计算(西安)中心项目将落户西安航天基地。这将是百度在西部布局的首个单体规模超过10万台的超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百度方面介绍,百度云计算(西安)中心项目将建成中国西部核心集群,作为百度全国傳输骨干网中的重要节点,辐射整个西部地区。
产业定义和范畴  由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 OpenAI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 2018 年度报告相比 2017 年报告有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基于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活动的持续跟踪,更新了最新指标;二是站在全球化视角进行了解析。2017 年的指数报告涉及较多北美区域的活动,主要是因为当时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经济体就人工智能项目建立了合作关系。  然而,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快速发展,
日前,Counterpoint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采用eSIM的设备出货量将在2025年达到20亿台,远高于2018年的3.64亿台,份额增长主要依靠智能手机和企业物联网设备。凭借着不需要设计卡槽带来的设计便利,以及入网和管理等方面的其他优势,eSIM将逐渐被使用在一些智能手機和企业物联网设备当中。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支持15个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发挥好数字经济新引擎作用,激发新的消费市场、就业形态和投资需求,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赛迪智库信软所数字化转型研究团队围绕15个新业态新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基本进展、发展趋势和发展痛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了《数字经济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三五”规划收官、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ICT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月16日,以“新基建为产业数智化赋能”为主题的2020 ICT企业家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建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