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轻骑兵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ys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斑羚又名高角羚,是一种中型牛科动物。黑斑羚的体态优雅,有着出众的跳跃能力,生活在稀树草原上和浓密的灌木丛中。在非洲,它们的数量达到了200多万只。
  草原轻骑兵——
  黑斑羚是塞卢斯最常见的羚羊,数量达到50万只。每次我来到非洲坦桑尼亚东南部的塞卢斯,满眼都是黑斑羚,以致产生了审美疲劳。但有一样我百看不厌,那就是它的跳跃。黑斑羚跳跃的姿势优雅灵动,白色的小尾巴直立起来,脖子伸得老长,四蹄散开,头和屁股尽量朝上,身体几乎形成了一个反弓形。轻松一跃,可达3米高、5米远。那令人销魂的跳跃,使其赢得了“飞羚”的美誉,意谓跳起来如草上飞。
  黑斑羚是领地性群居动物,常常一只公黑斑羚带领数十只甚至上百只母黑斑羚一起生活。公黑斑羚在水草丰足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吸引母黑斑羚前来觅食。一旦母黑斑羚群进入了领地,公羚羊会热情地招呼对方,表达爱慕之情,时刻不离,伺机与发情的母黑斑羚交配,产下后代。公黑斑羚对于同性竞争者非常排斥。如果其他公黑斑羚擅闯领地,双方会大打出手,用尖锐的犄角猛烈地顶撞对方。这种打斗虽然激烈,但一般点到为止,并不致命。失败的一方,会暂时退却,躲到别处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再一决胜负。同时,领地公黑斑羚也会守着“篱笆”,防止母黑斑羚偷偷离开领地与别的公黑斑羚私奔。
  在领地争夺中失败的公黑斑羚,伙同部分刚成年的雄性,组成一个单身汉俱乐部。它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增长见识,积蓄体能和锻炼战斗力,等待来年母黑斑羚发情时,再与领地公黑斑羚过招。
  公黑斑羚长有一对细长的犄角,长约90厘米,类似S形。犄角既是打斗的武器,也是炫耀英姿、吸引异性的装饰物。公黑斑羚体重从46到76千克不等。母黑斑羚不长角,体重37至50千克。黑斑羚体毛短,色棕黄,有光泽。无论公母,黑斑羚的屁股两侧都有一条狭长的黑斑,跟短尾巴一起,拼成一个英文字母“M”,犹如麦当劳快餐的标志。黑斑羚的牙齿细而密,下颌齿有点类似灵长动物,用来清洗毛发和剔除寄生虫。
  黑斑羚喜欢生活在灌木丛地带,有时也到浅草地带活动。主要以树叶为食,也吃嫩草,从树叶和草中汲取水分,能够一周左右不饮水,不用像角马那样每年长途迁徙。黑斑羚的天敌依次是花豹、猎豹、非洲野犬、斑鬣狗、狮子、鳄鱼和岩蟒。
  黑斑羚屁股上的三道黑斑,好像麦当劳“M”的标志。
  黑斑羚胆小羞涩,极擅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0千米,甚至更快。如遇敌害,黑斑羚群在瞬间分散,短尾巴竖起,不时高高跃起,以扰乱捕食者的视线。摆脱捕食者后,它们通过散发一种特别的气味来寻找同伴,再次聚在一起。
  我曾多次见过黑斑羚利用这种神奇的跳跃一次次躲避开了狮子和猎豹的攻击。但黑斑羚在专业杀手花豹面前就有点施展不开了。花豹的攻击来自空中——花豹总是悄无声息地隐伏在树梢间,只要黑斑羚进入攻击范围,就以雷霆之势跃下,一口咬住黑斑羚的咽喉或鼻子,然后翻转身体,将其压在身下。不到半分钟,黑斑羚便一命呜呼了。
  黑斑羚非常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就四散奔逃。
  黑斑羚小档案
  中文名:黑斑羚,也叫高角羚、飞羚。
  学名:Aepyceros melampus
  英文名:Impala
  生物学分类:偶蹄目牛科。
  分布范围:非洲东部和中南部。
  主要特征:雄性有角,角先向后弯,再向上弯。
  栖息地:附近有水源的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处。
  食物:主要吃草和树叶。
  身高和體重:雄性黑斑羚体重可达90千克,身高近1米。雌性略小,体重也比雄性轻很多。
  繁殖:每年4月到5月是黑斑羚交配的时间,而11月到12月则是小黑斑羚出生的季节。
  以前人们认为,黑斑羚跟瞪羚、狷羚同属一个羚羊类别。然而,从外形上看,黑斑羚和这些羚羊有很大不同。现在,黑斑羚被列为羚羊亚科中的一个独立种。根据DNA分析,可以分为两个亚种,即黑脸黑斑羚和普通黑斑羚。
  普通黑斑羚是非洲最常见的羚羊之一,几乎占非洲羚羊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鲁阿哈和塞卢斯,赞比亚的卢安瓜峡谷,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津巴布韦的赞比西峡谷,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以及一些私人保护区。黑脸黑斑羚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和某些私人农场。
  (责任编辑 杨朝旭)
其他文献
相机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Canon EF 8-15mm/f4 曝光程序:光圈优先  快门速度:4秒 光圈:f/4 感光度:ISO 8000°  有人说北极光可遇不可求,需要十分运气才能得以一见;也有人说看到北极光是需要缘分的,有缘之人自然可以看到;更多人相信北极光将会带来好运,看到就意味着人生将现幸福。而我觉得看到北极光并不是特别难,只要在合适的季节去合适的目的
期刊
每年的夏天,在田野和山林间总能听到这种悦耳动听的歌声,“呜-哇、呜-哇、知-了、知-了”……时而静默片刻,时而又连成一片。“蝉嗓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山里的人们总是一边干着活一边欣赏着昆虫委婉动听的旋律和错落有致的合声,古往今来,构成了一道幽静恬淡的田园风景!唱出这种优美歌声的昆虫就是蝉,俗称“知了”,被誉为“山林里的歌手”。  歌手的档案  俗称“知了”的蝉,原是上个冰河期存活下来的远古昆虫之一
期刊
在半夜时升起了晨曦,  这不是太阳设置的宝座,  也不是冰封的海洋,  而是闪动的火焰。  ——罗蒙诺索夫《极光》  WAT’CHEE LODGE位于加拿大北部的丘吉尔城,是世界上唯一能安全地拍摄到北极熊妈妈带着幼仔出没洞穴的营地。2012年3月,我们在营地等了一周也没有看到北极熊,却幸运地观看到了色彩绚丽的北极光,算是遗憾中的一个意外收获。  极光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
期刊
那天,我们已在马拉河边守候了3个多小时。骄阳似火,干渴难耐。角马群却不紧不慢地在河岸边徘徊走动,始终没有准备过河的意图。河水汩汩地流淌,鳄鱼趴在对岸沙滩上懒洋洋地打盹。天空是湛蓝色的,点缀着数朵白云。锐利的阳光刺得眼睛发痛,有一些角马躲到了无花果树或合欢树下的阴凉处歇息。  我们打开午餐盒,坐在车上吃点干粮,补充能量。我们的住处离马拉河边将近80公里,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驱车出来了,经过近三个小时
期刊
冰岛虽然叫“冰”岛,但地热喷泉却是一大特色,境内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地热和温泉资源,以及间歇喷泉,举世闻名。要知道“间歇喷泉”的英文Geyser就是从冰岛这里的间歇喷泉以及冰岛语而诞生,可见这里间歇喷泉的鼻祖地位。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Strokkur Geyser(史托克间歇喷泉),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喷得够高,可以达到20~30米以上,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忠实”,比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忠实”喷泉还勤勉,每5
期刊
拍、力、景,要、求、定, 虚、调、言,感、光、性。  全篇以上述12个字为纲,提纲挈领,举一反三漫谈开来。去年利用12期漫谈了拍、力、景、要、求、定、虚七个字,本期接上年漫谈“调”字。  “调”字代表影调、色调和情调。这“三调”是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表现方法;是视觉感情语言的表现形式;是摄影艺术造型的基本手段。了解、掌握和运用“三调”是摄影艺术的必修课。  影调  如果说摄影是用光作画,那么影调和
期刊
我每次自驾进入鲁阿哈国家公园,都会被狂躁的大象一路追杀,落荒而逃。这里是非洲象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坦桑尼亚象牙盗猎比较严重的地区。大象一见到我的越野车,以为是盗猎者,就会扇着耳朵、甩着长鼻子径直朝我冲过来。最惊险的一次,一头公象尖叫着,突然从路旁茂密的树林中蹿出,我手足无措,来不及调转方向盘,象鼻子已经撞到了车头,把车向后直推了十几米,险些被推翻。  每次遇到大象袭击,惊险之余,我都会觉得难过,
期刊
除两极外,沙漠是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的生态系统了。众所周知,沙漠具有环境严酷、面积广、动植物种类少、风沙大、降雨少和气温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由此而来。沙漠分类,是按照每年降雨天数、降雨量总额、温度和湿度4个标准来区分的,主要为两类:特干地区——全年无雨季、降水无周期性,年降水量在100 mm以下——面积占全球陆地的4.2%;干燥地区,是指蒸发量比
期刊
我对非洲和野生动物产生兴趣的源头是CCTV的《动物世界》。从记事起,我就痴迷于《动物世界》,其中许多纪录片取材于非洲稀树大草原。从80年代初的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液晶电视,30年来,我一集都没漏过。我最爱去的地方是动物园,北京动物园去了不下百次。我每到一个城市,其他景点可以不去,动物园是绝对要去的。从小学开始,我订阅了一些书刊,只要有非洲野生动物的文字和图片,就剪裁下来,整理在一个小匣子里。到上高中
期刊
黑犀牛是坦桑尼亚的代表动物之一,被誉为“非洲五大兽”,受到各界的格外关注。黑犀又叫尖吻犀,体长2.8~4.0米,肩高1.3~1.9米,重达900~3000公斤,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动物。黑犀牛的体色其实是灰色的,但由于经常在泥土中打滚,看起来反倒是黑色。它皮厚毛少,稀泥可以保护身体以防蚊蝇叮咬。鼻骨上突起两只角,纵向排列,前面的角较长,最长可达1.3米。黑犀牛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上唇卷绕,在取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