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故事的女装店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家店不打烊


  张晓蕾是北京人。2005年,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她来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凭着精明干练的作风,很快升职为公司总监。她还是同事公认的时尚达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2009年,张晓蕾的事业进入瓶颈期,她想尽办法也难以突破,内心无比痛苦,最终决定辞职,换个全新的活法。“开个服装店吧,你这么会打扮。”朋友的话让她动了心。
  三个月后,张晓蕾的服装店正式开业。新店只有100平方米,位置并不显眼,在一栋公寓楼上。最初的顾客大多是前同事和朋友们。张晓蕾对服装的搭配眼光独到,看到顾客们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张晓蕾的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一天晚上,一个女孩满脸落寞地来店里挑选衣服。细心的张晓蕾注意到她的情绪,便与她聊了起来。原来女孩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三年前独自来北京打拼,没日没夜地加班,好不容易事业上刚有起色,却因自己的一次小疏忽造成公司的损失。说着说着,她落下泪来。
  张晓蕾静静听着,不失时机地安慰着女孩,间或讲到自己当初的职场糗事,热心地为女孩出谋划策。女孩脸上的阴霾慢慢消失,“晓蕾姐,帮我挑件红裙子,我保证过几天向你汇报好消息。”
  从此以后,女孩成了张晓蕾服装店的铁杆粉丝。她不但自己买,还带同事和朋友一起来,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也总爱和张晓蕾聊一聊。
  这件事给了张晓蕾很大的启发。那段时间,她正在追日剧《深夜食堂》,昏黄的灯光下,每一个食客,甚至每一道食材,都有自己的故事。她想,自己的顾客大多是附近的女白领,每个人的生活都各有其精彩,不如将心理聊吧与私服搭配结合起来,经营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有故事的女装店。
  张晓蕾把店面重新布局。特意空出来一间向阳的屋子,正中间放小桌。推开后门,通向一个开阔的大平台。晚上把门一关,便可以和投缘的顾客在屋里或露天平台喝酒、聊天。

这里是一个树洞


  张晓蕾既是买手,也是模特。将亲自挑选的衣服穿在身上,每一天她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居家、上班、逛街、旅行,不同的场合,张晓蕾为顾客选择不同的衣服,每一件都时髦又得体,因此,来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当然,小店更受欢迎的原因是这里像一个树洞,可以包容生活中的彷徨与伤痛。
  杨雪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裁,是外人眼中的成功女性。杨雪一度在感情中受挫,那段时间,她常默默地来到张晓蕾的服装店。张晓蕾会取来红酒,两人边喝边聊,杨雪静静地诉说着那些不轻易对外人吐露的心事。那段日子,张晓蕾为杨雪推荐的衣服也从以往风情万种的裙装变成T恤、裤子,杨雪欣然接纳。
  将近半年,倾诉、陪伴一点点化解了杨雪心中的苦楚与压力。直到有一天,她一反常态,选中一条婀娜的碎花裙。张晓蕾大笑着说:“恭喜你,终于开始新生活了。”那晚,两人喝酒庆祝,虽然差点喝断片,心里却畅快得很。
  在店里,像杨雪这样的客人不在少数。她们成熟、独立、富有,但成功的背后依旧有着不为人知的忧愁。作为老顾客,她们都喜欢与真诚的张晓蕾聊心事。“晓蕾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倾听,什么时候需要给意见。太厉害了。”
  “我就像一块海绵,听大家倾诉完负能量的事情,自己能够消化掉!”顾客出于信任說出的故事,张晓蕾从不对外人提起。

变美是为了开心


  张晓蕾义不容辞地成了顾客们的贴身形象顾问。“晓蕾,这件上衣配什么裤子好看?”“今天要参加重要会议,穿哪套衣服好?”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息,张晓蕾总能在第一时间为对方找到合适的衣服迅速送过去。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张晓蕾总结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她们节省时间”。凡是急用的衣服,即便凌晨一两点,她也会想办法送货上门。2016年,她在网上开了一家淘宝店。熟客的身材尺码都有记录,她们下单后,店员会根据尺寸记录修改出更合身的衣服,再快递给顾客。
  张晓蕾的服装店平均每个月上新两百款服装,她不停地拍摄样片和短视频,剪辑后放到社交平台上,以此来扩大服装店的影响力。
  满满当当的安排让张晓蕾觉得生活分外充实。服装店开了十年,她见证了许多女性的成长,遇见各种精彩的人生,自己也活得越来越独立自信。“要不把店开到更显眼的地方,扩张得更大吧。”她有过这样的想法,但话一出口就被顾客们拒绝了。在这个让人目眩神迷的大都市,张晓蕾的服装店就像一棵大树,坚守着宁静的一角,为顾客们提供了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她们不想这里受到任何侵扰。
  张晓蕾笑着说:“ 我希望每个女人都能越来越美,变美是为了开心,为了以更优雅的姿态生活。”
  编辑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
其他文献
一直喜欢阿城的文字。聪明,气息好,节奏也好。看过他的《棋王》《闲话闲说》《威尼斯日记》,各有各的喜欢。《遍地风流》是他的早期作品,倒看得晚。  翻开此书,任意读一段,既感新鲜又觉亲切。新鲜的是阿城独特的表达与角度,亲切的是引发读者共鸣的相似人生体验。“年轻气盛,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年轻的时候狂起来还算好看,25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孔子晚年有狂的时候,但他处的时代年轻。”是啊,
期刊
路邊的亭子,老旧的门廊石墩间,幻化出一个个风尘仆仆的旅人。为躲过头顶的酷日和紧追在身后的云雨,他们歇息于此。穿堂风吹过,脚下乌亮的碎石,的的笃笃,叩开一段远去的岁月。  驿站三千年,路廊应更早。  古时山高路远,乡民们在荒山野岭间建个亭子,供旅途劳顿的人歇脚、避雨。那个安步当车的岁月里,路廊是游子们点在心上的、那盏发着温黄微光的灯,是村野的旅舍。  路廊里,修行的老婆子整日烧着长茶,南来北往的贩夫
期刊
《活着不着急》  苏童 著 中信出版集团  作家苏童首部摄影插图散文集,有曾被央视《读书》栏目作为经典诵读的《九岁的病榻》,也有常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雨和瓦》等,还有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创作故事。这些经过岁月磨洗后的人生感悟,每一篇都耐人回味。  《不是东西》  刘勃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细读历史,如能悟出当时的人为什么失败,又如何成事,并以史为鉴,我们的人生定会有所不同。这本历史随笔集中,不管古
期刊
秋深了,万山泛出了红晕,一个醉美的时节,漫漫而来。  周末想去游看野山,去韩国南方的内藏山,还是朋友力荐的雪岳山?静心体会,我还是决定去京畿道南杨州市的三峰里,那里有首尔综合摄影所,是《八月照相馆》的拍摄地。  在韩国电影中,《八月照相馆》是我唯一看过多遍的片子。影片第18分32秒到第24分12秒,四个场景,把男主人公永元的暖馨家庭、新旧两段不可实现的爱情、温善而孤独的内心娓娓展现。  生的欢悦是
期刊
乡村蕴藏着无限希望与动能,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创举,女性力量能顶“半边天”。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妇联帮助当地女性在来料加工业中逐步起势,推动亭湖区生态旅游业和鄉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来料加工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加工厂”,就业门槛低、加工时间灵活使它将触角延伸到了乡村各个角落。目前,亭湖区共有妇女来料加工企业46个,产品经纪人319人,从业人员1.33万人(其中妇女占比97.28%)。今年1-7月份,
期刊
很多人认为,家事审判庭接触的都是一些“小案子”,事实上,这些案件的审理结果和质量高低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终生利益,乃至数代人的恩怨。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家事庭副庭长王峻说:“我不想简单地判决孰是孰非,我更想帮助当事人回归生活的常态。”  创新方法,真情办案  2012年贾汪法院成立了全国首个独立编制的“家事审判庭”,2016年贾汪法院被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王峻成了改革
期刊
吴小华专访  《莫愁》:2015年以来,改革成为妇联组织最重要的关键词。常州妇联是如何结合本地特色,推进改革之路的?  吴小华:近年来,常州市妇联始终坚持“强三性”、“去四化”,聚焦制约自身发展最突出的矛盾,聚焦妇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在改革中奋勇前行,取得了明显变化。一是织密“一张网”。全面完成了“会改联”、大力推动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和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建设,一大批优秀女性加入妇联队伍。我们
期刊
◎幸福常常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这位老师教我们用汉字来记住英文单词,“土堆”就是today(今天),“也是土堆”是yesterday(昨天),而tomorrow(明天)就理所应当地变成了“土马路
期刊
说起对潘虹的印象,周围人的评价都是“热爱奋斗”“热衷公益”。这也是她二十年律师执业生涯的主旋律。  越坚持,越美好  晚上八九点,在淮安市钵池山公园的步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奔跑着的娇小身影。这个人就是潘虹。跑步,她已坚持了4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潘虹觉得身体状况明显下降,这让习惯激情奋斗的潘虹难以接受。如何才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她觉得,好的身体是基础。于是,她开始练习跑步。从刚开始跑一两百米都
期刊
她用手中的剪刀,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女性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描绘出好一派田园风光。她就是徐州新沂市农民剪纸艺术家王桂英。 ? ? ?  拿起剪刀便着了魔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剪个老鼠生儿去打洞;能剪山,能剪水,剪个鸭子扁扁嘴;能剪鸡,能剪鹅,剪个鲤鱼跳天河……”这是王桂英自编自唱的歌谣《剪纸歌》,编得随性,唱得也质朴。在苏北农村土生土长的王桂英,从小就迷上了剪纸,一剪就是六十多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