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叫《巴黎手稿》,这部手稿写于法国巴黎,是马克思在1844年写成的一部手稿。《手稿》深入阐述了异化劳动、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这部著作虽然不是马克思十分成熟的思想著作,但却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制;共产主义
一、《手稿》的历史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的改造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发展中,曾经历了两次决定性的转折。
第一次是在《莱茵报》被查封了以后,马克思回到克罗茨纳赫时,反思在《莱茵报》期间亲身接触到的现实社会的政治斗争,解决因现实与黑格尔理性哲学的矛盾所产生的疑问,他阅读并研究了有关法国、英国、德国的20多部历史著作,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得出法的关系如同国家形式一样决定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主体是私有制,私有制支配着国家权力。这即标志着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也说明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马克思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是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在迁往当时的无产阶级运动中心的巴黎后,亲自参加了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了物质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写出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两个转变。为了进一步揭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的“市民社会”的含义,马克思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经他研究发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而阶级斗争又是经济发展决定的。此时,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也给了马克思极大的启发。使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了只有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改造方式。因此马克思开始从政治法律的批判深入到了经济的批判中去了。
《德法年鉴》停刊后。马克思意识到要想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应该到经济学领域深入研究,期间的研究成果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成为《巴黎手稿》,是在1844年4—8月,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写成的一部手稿。这部著作虽然不是马克思十分成熟的思想著作,但却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阐述了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
《手稿》中他深入地剖析了异化劳动,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劳动者摧残的一面,从异化劳动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的压迫剥削的苦难,展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从手稿中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联系在一起,虽然是有缺陷的结合但是也预示着一种新的趋势,对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四项规定中指出异化劳动对劳动者的不平等、压榨和奴役。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劳动产品和工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当工人通过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时,劳动产品却不属于劳动者所有,并且当生产的劳动产品数量越多时,劳动者能占有的产品数量却越少,并且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这使得劳动者和劳动产品这两个原本应该处于同一个统一的状态,现在却处于一种相对立的状态之中。其次,是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劳动这種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当时认为是人的类本质,而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自觉自愿不存在了,变为一种谋生手段,不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变为了资本家的,与劳动者相分离。劳动成为一种强迫压制的活动,劳动者的身心受到束缚,再也没有了劳动的愉悦。第三个方面马克思将视野转向了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通过对象化来表现和确认的。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剥夺了劳动产品,因此不能实现人的类本质。同时劳动变为谋生手段,不是再生活第一需要,从而劳动异化于人的类本质。最后,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当劳动者与自己相异化的时候必然也就与他人相对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就是表现了这样的一种异化。
三、关于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阐述
首先,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随着异化劳动的衰亡,私有财产也会随之消亡。异化劳动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私有财产也将走向消亡。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外在关系的产物,是外化劳动必然产生的果实。同时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劳动借以外化的工具,使其实现外化。其次,异化劳动是工人阶级同资本家阶级相对立的表现。马克思揭示了劳动与资本的根本对立;分析了私有制包含的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并且二者构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最根本的关系;阐述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劳动与资本作为彼此的积极因素相互促进,资本家和工人相互对立。最后,马克思通过私有财产的本质肯定了国民经济学理论作用,也分析了其局限性,表面承认人,实则是对人的否定。
在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思想作了论述。马克思通过对私有财产及其本质的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分析了共产主义思潮,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没有废除私有财产,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马克思阐述共产主义基本思想观点概括为: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否定或扬弃,也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第二,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未来的社会形态,是人的复归;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四、《手稿》所带来的深远历史意义
《手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在巴黎期间转向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一部著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预示着马克思在整体上把握哲学和经济学,反映了马克思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结合的整体性研究。同时这部著作也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研究热度很大。《手稿》对于我们把我唯物史观的形成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马克思形成科学世界观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
《手稿》的研究在唯物史观的形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研究,是建立在他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从市民社会的物质方面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而市民社会马克思定义为“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由此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国家、宗教、法的批判转向社会的物质生活层面。为唯物史观形成奠定基础。
《手稿》体现了马克思对于哲学和经济学的整体研究。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以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为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阐述了关于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分析,从经济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从而把劳动作为哲学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对劳动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同样共产主义也是对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产物,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手稿》所体现的哲学和经济学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资本论》整体研究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2.
[2]石灵慧.唯物史观生成论研究[D].海南大学,2015.
[3]纪佳妮..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人类学思想[D].复旦大学,2014.
[4]庄福玲.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郭欣(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制;共产主义
一、《手稿》的历史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的改造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发展中,曾经历了两次决定性的转折。
第一次是在《莱茵报》被查封了以后,马克思回到克罗茨纳赫时,反思在《莱茵报》期间亲身接触到的现实社会的政治斗争,解决因现实与黑格尔理性哲学的矛盾所产生的疑问,他阅读并研究了有关法国、英国、德国的20多部历史著作,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得出法的关系如同国家形式一样决定于“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主体是私有制,私有制支配着国家权力。这即标志着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也说明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马克思思想深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是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在迁往当时的无产阶级运动中心的巴黎后,亲自参加了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了物质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写出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两个转变。为了进一步揭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的“市民社会”的含义,马克思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经他研究发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而阶级斗争又是经济发展决定的。此时,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也给了马克思极大的启发。使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了只有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改造方式。因此马克思开始从政治法律的批判深入到了经济的批判中去了。
《德法年鉴》停刊后。马克思意识到要想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应该到经济学领域深入研究,期间的研究成果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成为《巴黎手稿》,是在1844年4—8月,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写成的一部手稿。这部著作虽然不是马克思十分成熟的思想著作,但却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阐述了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
《手稿》中他深入地剖析了异化劳动,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劳动者摧残的一面,从异化劳动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的压迫剥削的苦难,展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从手稿中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联系在一起,虽然是有缺陷的结合但是也预示着一种新的趋势,对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四项规定中指出异化劳动对劳动者的不平等、压榨和奴役。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劳动产品和工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当工人通过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时,劳动产品却不属于劳动者所有,并且当生产的劳动产品数量越多时,劳动者能占有的产品数量却越少,并且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这使得劳动者和劳动产品这两个原本应该处于同一个统一的状态,现在却处于一种相对立的状态之中。其次,是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劳动这種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在当时认为是人的类本质,而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自觉自愿不存在了,变为一种谋生手段,不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变为了资本家的,与劳动者相分离。劳动成为一种强迫压制的活动,劳动者的身心受到束缚,再也没有了劳动的愉悦。第三个方面马克思将视野转向了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通过对象化来表现和确认的。而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剥夺了劳动产品,因此不能实现人的类本质。同时劳动变为谋生手段,不是再生活第一需要,从而劳动异化于人的类本质。最后,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当劳动者与自己相异化的时候必然也就与他人相对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就是表现了这样的一种异化。
三、关于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阐述
首先,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随着异化劳动的衰亡,私有财产也会随之消亡。异化劳动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私有财产也将走向消亡。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外在关系的产物,是外化劳动必然产生的果实。同时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劳动借以外化的工具,使其实现外化。其次,异化劳动是工人阶级同资本家阶级相对立的表现。马克思揭示了劳动与资本的根本对立;分析了私有制包含的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并且二者构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最根本的关系;阐述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运动,劳动与资本作为彼此的积极因素相互促进,资本家和工人相互对立。最后,马克思通过私有财产的本质肯定了国民经济学理论作用,也分析了其局限性,表面承认人,实则是对人的否定。
在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思想作了论述。马克思通过对私有财产及其本质的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分析了共产主义思潮,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没有废除私有财产,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马克思阐述共产主义基本思想观点概括为: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否定或扬弃,也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第二,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未来的社会形态,是人的复归;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四、《手稿》所带来的深远历史意义
《手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在巴黎期间转向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一部著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预示着马克思在整体上把握哲学和经济学,反映了马克思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结合的整体性研究。同时这部著作也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研究热度很大。《手稿》对于我们把我唯物史观的形成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马克思形成科学世界观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
《手稿》的研究在唯物史观的形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研究,是建立在他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从市民社会的物质方面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而市民社会马克思定义为“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由此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国家、宗教、法的批判转向社会的物质生活层面。为唯物史观形成奠定基础。
《手稿》体现了马克思对于哲学和经济学的整体研究。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以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为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阐述了关于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分析,从经济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从而把劳动作为哲学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对劳动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同样共产主义也是对哲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产物,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手稿》所体现的哲学和经济学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资本论》整体研究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2.
[2]石灵慧.唯物史观生成论研究[D].海南大学,2015.
[3]纪佳妮..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人类学思想[D].复旦大学,2014.
[4]庄福玲.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郭欣(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