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卫星发展历程、现状与建议

来源 :卫星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海洋卫星需求背景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是交通的要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沿海国家的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影响。海洋是四维动态变化的流动水体,海洋要素包括海面风场、海浪、海流、海面温度、盐度、海水深度及海洋水色等,空间尺度从厘米到数千千米,时间尺度从秒到年。
其他文献
一、前言rn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海洋权益维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环境监测需求的激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划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等共16个重大专项工程.其中,高分三号(GF-3)卫星工程是高分专项首批启动的重要研制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研制我国首颗C频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微波遥感卫星及配套工程,提供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改善我国民用天基高分辨率SAR图像全部依赖进口的状态,并在引领我国民用高
期刊
开关柜发生故障主要是由局部放电引起,以此为突破口,为弥补传统O3检测技术化学性质不稳定、环境因素影响大、仅以浓度判据无法确定开关柜故障成因等缺陷,搭建开关柜3种故障方式的实验室模型,分析故障程度、持续时间等不同参数与衍生故障气体(CO、NO2)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有效积商法对得到的故障气体浓度进行分类,为利用绝缘气体检测开关柜故障提供可靠实验数据,为利用劣化气体浓度判别开关柜故障提供理论基础.
对纳米铜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材料制备、烧结技术和材料性能三个方面回顾了纳米铜性能调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评述了还原性稳定剂、表面配位诱导深度晶面重构以及核壳结构等纳米铜抗氧化技术的工程应用价值,分析了低温无压热烧结以及大气环境下的光子烧结的发展趋势.从应用模式和性能的视角介绍了纳米铜在高可靠全铜互连、下一代功率芯片键合以及新兴的柔性混合电子(FHE)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面临的挑战及尚待开展的研究.最后展望了纳米铜在电子封装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前景并指出重点研究方向.
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分支,高灵敏度柔性压力传感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选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柔性介质薄膜和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TO-PET)作为柔性电极构建三明治结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通过在PDMS薄膜内掺杂高导电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形成微电容提升传感器灵敏度.同时,测试高低温工作稳定性、响应时间、循环稳定性和迟滞特性等关键传感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优化MWCNT掺杂质量分数,在低压范围内传感器灵敏度可从初始的0.52 kPa-增加到1.512 kPa-1,灵敏度提
背海而弱,向海则兴。一个国家的强盛与海洋事业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向往与探索从未止步。目前,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海洋已处于各类海洋卫星的监视和监测之下。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2000年9月成立至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创新发展,提出了我国海洋卫星系列化发展规划,推动了我国海洋系列卫星的发展进程,完成了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解决了卫星资料处理难题和海洋应用关键技术,形成了中国
一、前言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不仅是船舶航行的通道,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资的主要源泉之一。海洋不仅可以向人类提供水产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开发,海上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可使用的重要能量来源。直接利用的海洋能,比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是标准的绿色能源。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全力开发和保护海洋是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任务。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器件,既具有电容器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又具有电池的较大容量特性.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硝基三乙酸钴(Co-NTC)前驱体,通过在400℃氮气中退火并硒化制备了一维多孔CoSe2/C复合材料.通过静电组装在CoSe2/C上包覆聚吡咯(PPy),得到CoSe2/C@PPy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CoSe2/C@PPy电极的比电容高达1870.4 F·g-1,在10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对其进行了5000次的充放电循环测试后,电容保持率为46%.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
一、前言我国海洋遥感历经四十年发展,海洋遥感数据品种与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布以来,在"十三五"期间发射了海洋一号(HY-1C/1D)水色环境业务卫星、海洋二号(HY-2B/2C/2D)动力环境业务卫星、中法海洋卫星(CFOSAT),
采用溶剂热法和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双金属锌-镍金属有机框架/还原氧化石墨烯(Zn-Ni MOF/rGO)复合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Ni MOF/rGO复合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法和计时安培滴定法对修饰在玻碳电极(GCE)上的Zn-Ni MOF/rGO/GCE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Zn-Ni MOF/rGO/GCE传感器对亚硝酸盐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0.50 μA·μM-1·cm-2,1 M=1 mol/L)、线性范围宽(1.0~2000μM)、检测
对微马达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叙述,并选择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镁基微马达展开详细介绍.重点围绕镁基微马达的推进机理和其在环境科学及生物医疗的应用进行阐述,从易于控制反应速率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角度出发,集中展示了在国内外研究中镁基微马达在水污染治理、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相关医疗疾病治疗方面的成功案例,展现了这种具备自主运动特性的镁基微马达作为一种新兴微纳米器件的广阔应用前景.最后,对镁基微马达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