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投入是否产生了相应的效益,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论述该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之上,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笔者的研究构想,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起到总结与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04-03
一、问题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有学者统计了2001-2007年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投资额,2001年为188亿元,之后逐年上升,2007年达到336.7亿元。近六年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总投资达到1592.7亿元。[1] 由这些数据可见,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数额巨大,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了基础教育。2000年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建设校园网,如今几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每一所城镇中小学都建有校园网。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校园网,初期硬件投资需要数万元,后期还需要开展设备的维护与改造、软件配备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在我国基础教育资金投入长期偏低的情况下,这些费用对于学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与巨大的投入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不少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抱怨:教育信息化并未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的问题:①投入巨资建设的校园网、自动办公系统等,使用率偏低;②与教学内容配套的相关电子资源在数量上不足,在质量上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③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不明显;④信息化投资多用于软硬件建设,教师培训没能及时跟上等等。有学者研究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为管理不顺、数字化教学资源沦为信息孤岛、培训跟不上等方面。[1][2] 这些问题挫伤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也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建设固然带有公益事业的性质,但同时也是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只有当教育信息化能够减少教学中的重复性劳动,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时,它才真正产生了效益。作为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能保证投资稳定、持续地发生。[3] 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带有公益和行政色彩的经济行为,必须考虑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等)的效益。大投入应该有大收益,这样才能带来“投入—效益—投入”的良性循环,有效避免教育投资(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了)的浪费,并提升教学效率和学校办学水平。
二、已有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国内部分学者已意识到了从成本效益角度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已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厘清、评价的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分析及相关实证研究这些方面。
1.概念的厘清
“成本”和“效益”都是经济学词汇,在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情境下需要新的诠释,而且厘清其含义也有助于建立完善、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成本,一般常被简单地理解为相应的货币投资,而郭莉、祝智庭(2005)则认为还应该包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心理成本”是指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新技术、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过程中,克服恐惧、焦虑、挫折等负面的心理体验;而“机会成本”则指因为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而放弃了其它教研或学习活动所损失的效益。[4]
郭莉、祝智庭(2005)分析了“效益”的含义,提出教育效益可分为教育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内部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外部效益主要指教育产生的社会经济收益。[4]
左明章、易凌云(2006)提出用“投资效益率”来评判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计算公式为: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率=教育信息化效益/教育信息化投资,即从“收入的增加和支出的节约”角度来衡量。[5] 2.评价的维度
由于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涉及面广、头绪复杂,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研究的整体框架,然后将框架逐步细化至具体指标。在这方面,郭莉、许逵(2006)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他们提出可以从研究层次、研究深度和研究背景三个维度构建整体研究框架。就研究层次而言,可分为宏观的区域/部门、中观的学校和微观的教学系统三个方面;就教育信息化进程而言,可分为硬件设备配置阶段、信息技术培训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3] 从不同组织规模(区县教育局、学校到课堂)和不同发展阶段来开展探讨,为“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评价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
3.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该研究的主要难点,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量表或模型。肖玉敏(2009)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表。该表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为一级指标,并将一级指标细化为若干项二级指标,按照完成的情况给予1~4分的赋分。[6] 虽然该研究并非针对“成本与效益”问题,且集中在“学校”的中观维度;但由于该框架表涉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方方面面,故其对本项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4.评价模型分析
评价模型的分析是该研究的另一难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考虑到评价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左明章、易凌云(2006)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开展模型分析。具体方法是先充分考虑影响“投资—效益”的各项因素,再由专家评判组给出各项因素的权重,由相关专家针对总体评估表打分,再用数学方法处理。[5] 郭莉、祝智庭(2005)提出,综合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可行性分析四种模式开展评判模型分析。[4]这些观点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5.相关实证研究
已有学者对该问题开展过实证研究。例如祝智庭率领的团队中的赵克进、郭莉曾对上海和南京两地的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成本效益等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并从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7]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对研究的构想
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材料,笔者认为前期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1)模型与量表的缺乏。已有研究提出主要还是整体性的研究框架,关于如何构建成本效益研究的模型和测评量表等关键问题,目前尚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步骤;
(2)研究的深广度不足。目前多数研究还集中在“学校”的中观层次,缺乏区县教育局(宏观)和课堂教学(微观)的多层次分析,这就需要听取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领导、各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专家的多方意见,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开展调查;
(3)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研究不足。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测评量表作为指导,所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也就很难开展。在成本效益研究中,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应该如何开展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来获取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如何分析处理等,都需要更为详尽的研究。
这些不足之处,也正是未来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突破口。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课题研究的一点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继续厘清基本概念,并将其数量化
教育信息化的“成本”与“效益”应该如何理解?它们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对这个基本问题目前依然缺乏共识。笔者认为,“投入”应该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显性和隐形的投资,包括资金、人力、时间方面的投入及管理成本等;而“效益”则指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等。
厘清概念后,就可以将问题所涉及的各方面转变为可衡量的参数。像“资金投入”这类信息比较容易获得,像“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这类有一定主观性的信息则可以用问卷打分、访谈评价等方式获取。上文提到,有学者认为“成本”还应该包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这里也应该把这些项目数字化。例如,可以考虑用教育信息化的平均培训时间来衡量“机会成本”,用培训考核的及格率来衡量“心理成本”等等,逐步将整体性的概念分解为各分项,直至细化为可测量的参量。
2.多视角地探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效益问题
(1) 可以从不同组织规模来考察。例如从区县教育局角度考察某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投资与效益;从学校校长、课任教师的角度考察全校、全年级乃至某门课程的效益问题;
(2)可以从不同发展阶段来考察。例如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硬件配置阶段、信息技术培训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信息化教育阶段等阶段讨论效益问题;
(3)可以从狭义与广义视角下来考察。跳出单纯的“资金投入—学生成绩”研究,走向更为复杂与广阔的“资金、人力、时间、管理投入—教学效率效果的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的效益问题。
3.构建测评量表,探索研究方法
测评量表的建立,是本研究的核心任务。通过理论分析,构建投资效益研究的理论模型和测评量表。这可能需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成熟模型,并从中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案。
理论模型和测评量表确定以后,研究方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研究需要,确定量表中各项数据,哪些需要采集精确的一手数据,哪些需要从访谈和问卷中获取主观印象,然后适当地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访谈、Delphi法、质性研究等方法获取和处理数据。
测评量表和研究方法确定后,需要在各级教育部门开展实证研究,验证、修改和完善前期的评判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将测评量表作为评判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指标。
四、从研究走向决策,从经验走向制度
在上文中,笔者梳理了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在总结其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身的研究构想,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起到一点推动作用。然而研究的目的在于服务实际工作,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的研究成果如何走出书斋,走向决策,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何转化为长效的机制与制度,也许是一个更广阔、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其决策应该科学化、民主化。在当前制度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决策的确定和实施很容易取决于少数领导和执行者的个人能力。[7] 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逐步常规化、制度化,其决策、实施和评价也都需要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之上。而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的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也是一种效益最大化的组织结构模式。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成本效益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运武.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9,(2):16-17.
[2]余胜泉.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下):60-62.
[3]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4]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5]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6]肖玉敏.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中小学校长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9,(2):25-29.
[7]郭莉.对三所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9):77-80.
(编辑:刘轩)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04-03
一、问题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有学者统计了2001-2007年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投资额,2001年为188亿元,之后逐年上升,2007年达到336.7亿元。近六年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总投资达到1592.7亿元。[1] 由这些数据可见,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数额巨大,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了基础教育。2000年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建设校园网,如今几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每一所城镇中小学都建有校园网。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校园网,初期硬件投资需要数万元,后期还需要开展设备的维护与改造、软件配备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在我国基础教育资金投入长期偏低的情况下,这些费用对于学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与巨大的投入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不少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抱怨:教育信息化并未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的问题:①投入巨资建设的校园网、自动办公系统等,使用率偏低;②与教学内容配套的相关电子资源在数量上不足,在质量上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③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不明显;④信息化投资多用于软硬件建设,教师培训没能及时跟上等等。有学者研究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为管理不顺、数字化教学资源沦为信息孤岛、培训跟不上等方面。[1][2] 这些问题挫伤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也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建设固然带有公益事业的性质,但同时也是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只有当教育信息化能够减少教学中的重复性劳动,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时,它才真正产生了效益。作为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能保证投资稳定、持续地发生。[3] 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带有公益和行政色彩的经济行为,必须考虑投入(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等)的效益。大投入应该有大收益,这样才能带来“投入—效益—投入”的良性循环,有效避免教育投资(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了)的浪费,并提升教学效率和学校办学水平。
二、已有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国内部分学者已意识到了从成本效益角度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已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厘清、评价的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分析及相关实证研究这些方面。
1.概念的厘清
“成本”和“效益”都是经济学词汇,在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情境下需要新的诠释,而且厘清其含义也有助于建立完善、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成本,一般常被简单地理解为相应的货币投资,而郭莉、祝智庭(2005)则认为还应该包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心理成本”是指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新技术、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过程中,克服恐惧、焦虑、挫折等负面的心理体验;而“机会成本”则指因为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而放弃了其它教研或学习活动所损失的效益。[4]
郭莉、祝智庭(2005)分析了“效益”的含义,提出教育效益可分为教育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内部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外部效益主要指教育产生的社会经济收益。[4]
左明章、易凌云(2006)提出用“投资效益率”来评判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计算公式为: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率=教育信息化效益/教育信息化投资,即从“收入的增加和支出的节约”角度来衡量。[5] 2.评价的维度
由于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涉及面广、头绪复杂,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研究的整体框架,然后将框架逐步细化至具体指标。在这方面,郭莉、许逵(2006)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他们提出可以从研究层次、研究深度和研究背景三个维度构建整体研究框架。就研究层次而言,可分为宏观的区域/部门、中观的学校和微观的教学系统三个方面;就教育信息化进程而言,可分为硬件设备配置阶段、信息技术培训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3] 从不同组织规模(区县教育局、学校到课堂)和不同发展阶段来开展探讨,为“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评价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
3.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该研究的主要难点,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量表或模型。肖玉敏(2009)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表。该表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为一级指标,并将一级指标细化为若干项二级指标,按照完成的情况给予1~4分的赋分。[6] 虽然该研究并非针对“成本与效益”问题,且集中在“学校”的中观维度;但由于该框架表涉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方方面面,故其对本项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4.评价模型分析
评价模型的分析是该研究的另一难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考虑到评价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左明章、易凌云(2006)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开展模型分析。具体方法是先充分考虑影响“投资—效益”的各项因素,再由专家评判组给出各项因素的权重,由相关专家针对总体评估表打分,再用数学方法处理。[5] 郭莉、祝智庭(2005)提出,综合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可行性分析四种模式开展评判模型分析。[4]这些观点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5.相关实证研究
已有学者对该问题开展过实证研究。例如祝智庭率领的团队中的赵克进、郭莉曾对上海和南京两地的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成本效益等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并从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7]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对研究的构想
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材料,笔者认为前期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1)模型与量表的缺乏。已有研究提出主要还是整体性的研究框架,关于如何构建成本效益研究的模型和测评量表等关键问题,目前尚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步骤;
(2)研究的深广度不足。目前多数研究还集中在“学校”的中观层次,缺乏区县教育局(宏观)和课堂教学(微观)的多层次分析,这就需要听取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领导、各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专家的多方意见,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开展调查;
(3)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研究不足。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测评量表作为指导,所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也就很难开展。在成本效益研究中,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应该如何开展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来获取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如何分析处理等,都需要更为详尽的研究。
这些不足之处,也正是未来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突破口。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课题研究的一点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继续厘清基本概念,并将其数量化
教育信息化的“成本”与“效益”应该如何理解?它们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对这个基本问题目前依然缺乏共识。笔者认为,“投入”应该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显性和隐形的投资,包括资金、人力、时间方面的投入及管理成本等;而“效益”则指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等。
厘清概念后,就可以将问题所涉及的各方面转变为可衡量的参数。像“资金投入”这类信息比较容易获得,像“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这类有一定主观性的信息则可以用问卷打分、访谈评价等方式获取。上文提到,有学者认为“成本”还应该包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这里也应该把这些项目数字化。例如,可以考虑用教育信息化的平均培训时间来衡量“机会成本”,用培训考核的及格率来衡量“心理成本”等等,逐步将整体性的概念分解为各分项,直至细化为可测量的参量。
2.多视角地探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效益问题
(1) 可以从不同组织规模来考察。例如从区县教育局角度考察某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投资与效益;从学校校长、课任教师的角度考察全校、全年级乃至某门课程的效益问题;
(2)可以从不同发展阶段来考察。例如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硬件配置阶段、信息技术培训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信息化教育阶段等阶段讨论效益问题;
(3)可以从狭义与广义视角下来考察。跳出单纯的“资金投入—学生成绩”研究,走向更为复杂与广阔的“资金、人力、时间、管理投入—教学效率效果的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的效益问题。
3.构建测评量表,探索研究方法
测评量表的建立,是本研究的核心任务。通过理论分析,构建投资效益研究的理论模型和测评量表。这可能需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成熟模型,并从中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案。
理论模型和测评量表确定以后,研究方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研究需要,确定量表中各项数据,哪些需要采集精确的一手数据,哪些需要从访谈和问卷中获取主观印象,然后适当地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访谈、Delphi法、质性研究等方法获取和处理数据。
测评量表和研究方法确定后,需要在各级教育部门开展实证研究,验证、修改和完善前期的评判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将测评量表作为评判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指标。
四、从研究走向决策,从经验走向制度
在上文中,笔者梳理了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在总结其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身的研究构想,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起到一点推动作用。然而研究的目的在于服务实际工作,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的研究成果如何走出书斋,走向决策,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何转化为长效的机制与制度,也许是一个更广阔、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其决策应该科学化、民主化。在当前制度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决策的确定和实施很容易取决于少数领导和执行者的个人能力。[7] 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逐步常规化、制度化,其决策、实施和评价也都需要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之上。而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的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也是一种效益最大化的组织结构模式。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成本效益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运武.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9,(2):16-17.
[2]余胜泉.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下):60-62.
[3]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4]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5]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6]肖玉敏.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中小学校长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9,(2):25-29.
[7]郭莉.对三所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9):77-80.
(编辑: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