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学科式教育,被定位为培养有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才。围绕此目标,各高职院校都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此时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在此环境下,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职管理类课程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适应高职管理类课堂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案例教学法;管理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82-03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学科式教育,被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才。围绕此目标,各高职院校都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此目标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流;怎样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这种工作领域“载体”映射为学习领域“载体”承载下的学习内容,成为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点所在。在这个关键环节中,找到合适的教学载体将成为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项目作为常用的教学载体对工科类学科是恰当的,因为项目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和结果。但是,管理类学科所针对的岗位群是管理类人才,他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更多的是一种管理和决策过程,很难将其凝结在一个具体的产品或一项具体任务中。因此,项目教学法在管理类学科中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本人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觉得管理类课程更适合以案例作为教学载体。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使用已有一定历史,是世界管理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于80年代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本科教育的课堂。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况日益增多。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直接引入本科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往往会带来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推广和普及,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高质量、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配套案例。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穿插的案例大多数来源于参考资料,这使得案例与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首先,有些参考资料的案例甚至直接引用了MBA教材,这些案例有着强烈的行业背景,动辄上千字,信息量过大,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背景知识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心智尚不够成熟,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如果直接引入这些案例,学生面对庞大的案例文字很容易感到迷惑,不知如何分析推理,最后案例教学达不到应有效果。其次,有的教师喜欢引用一些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发展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与高职学生今后的就业环境——中小和私营企业实际不相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对高职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有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具体实务的操作,来自企业基层的现场操作与管理案例更贴近高职教育,而这是传统案例教学所没有包含的内容。
2.缺乏对案例教学的课堂控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会出现以教师为中心或放任自流两种情况。由于课时有限,很多时候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自己将案例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叙述和讲解一遍。这种做法只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不能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让学生全程讨论、分析,不给予任何提示或者进行过程监督,学生很有可能讨论偏题,甚至讨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同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念,构建出一种适合高职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十分必要。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应用的若干建议
案例教学法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一方面,通过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分析和见解,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这是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优势,也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做到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大多从事服务业,上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案例教学法要在教学中发挥作用,需要从教学的各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控制和考核三个方面。
1.案例的设计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每当开设新课时,学校都要求教师至少要准备20~30个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设计时有以下步骤:①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设计案例前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案例教学来支持,有些概念性的知识不需要案例就能让学生非常明白;还有些知识只需教师用一些简单案例解释一下学生就能理解;有些知识是必须用案例分析讨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备课时做出恰当的分辨,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只有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才能正确地选出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正、反面典型案例,寓理论于案例之中。②合理地改编案例。管理案例的主题有多种多样,情节有长有短,所涉及的范围或大或小,在案例中必须把事件发生的背景、案情反映的问题、矛盾和冲突表达清楚。同时所选案例避免背景模糊,情节冗长、脉络不清、平铺直叙等情况。案例的收集过程是个不断筛选积累的过程,收集的案例要有针对性与典型性。改编和编写案例时,需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难易度等问题。目前适合高职教学的案例可以说非常少,为了符合高职教学的需要,教师通常需要对一些已有的案例材料进行修改。有时教师甚至需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践经验编写案例。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对背景复杂的案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使其叙述简洁、条理清晰、明自易懂。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也才能积极讨论案例中的问题。相反,案例过易,答案显而易见,也会降低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达不到教学要求。所以,案例难易要适度。③将改编好的案例合理地编排入课堂教学,案例编排好后,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融入课堂。一个好的管理案例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陈述,它应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目的性的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研究框架内就现实问题做出判断。需要对某一章节内容进行总结时,可以安排融合几节课内容的综合案例进行讨论。需要进行讨论的案例,一般情况下一次课一个为宜。讲解新知识点时,可以将包含了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分解开,在讲解知识点后立即进行启发式的案例分析。或为加强一节课的主要线索,将单个的案例串连起来,组合数个案例,使案例发挥最大的价值。 2.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好案例讨论的组织工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此时教师只是主持人的身份,需要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讨论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信心,案例教学注重全员参与,不忽略任何人。但实际课堂上不少学生不爱参与讨论,这除了案例设计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跟学生的个性有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对案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通常羞于表达。因此,老师需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鼓励。对于那些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当他们在发表新颖、有创意的观点时,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其口头表达能力。当他们发言的观点不成熟或者偏颇时,教师不能轻易否定、粗暴打断,应对他们的参与积极进行鼓励。同时询问原因,了解为何存在这样的观点,以对观念和理论理解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可以说,案例讨论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好方法。②对课堂讨论进行过程控制,在讨论初期,教师要介绍清楚案例发生的背景,不要有任何暗示性的语言,更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小组自由讨论,此时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在几个小组中倾听讨论,进行过程控制。小组讨论时,要明确告知学生的讨论时限,并要求学生按组表达讨论结果,不能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不管不问,任由学生发挥,这样会造成学生讨论偏题,甚至讨论与课程不相关的话题。③不能忽视案例讨论后的总结,在每次案例讨论后,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发言和观点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和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其次,也要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后少走弯路。对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例如建立配送中心决策方案的选择,重点是总结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恰当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而对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要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案例—理论”这一过程,学生有了案例讨论的经验,此时的理论总结可加深印象,让其更清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3.构建合理的案例教学成绩考核机制。为了案例教学法能在课程教学中长期有效实行,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演讲打分和书面报告。对学生案例分析成绩的评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意克服主观随意性和局限性。在口头演讲时,如果案例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尤其是预测型的案例,例如对上述的建设配送中心的可行性分析时,学生能够理由表达充分,自圆其说,均应给予肯定。另一种形式,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尽述案例分析的切入点、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好的建议和意见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为了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的新形势,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频繁使用,本文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使用的现状和一些问题,并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应用上的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1]沈思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企业管理教学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张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管理课程的重构[J].辽宁高职学报,2010,(2).
[3]赵平,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教学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0,(1).
基金项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应用(Y10036)
作者简介:徐冽(1981-),女,江苏南京,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案例教学法;管理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82-03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学科式教育,被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才。围绕此目标,各高职院校都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此目标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流;怎样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这种工作领域“载体”映射为学习领域“载体”承载下的学习内容,成为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点所在。在这个关键环节中,找到合适的教学载体将成为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项目作为常用的教学载体对工科类学科是恰当的,因为项目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和结果。但是,管理类学科所针对的岗位群是管理类人才,他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更多的是一种管理和决策过程,很难将其凝结在一个具体的产品或一项具体任务中。因此,项目教学法在管理类学科中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本人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觉得管理类课程更适合以案例作为教学载体。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使用已有一定历史,是世界管理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于80年代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本科教育的课堂。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况日益增多。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直接引入本科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往往会带来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推广和普及,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高质量、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配套案例。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穿插的案例大多数来源于参考资料,这使得案例与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首先,有些参考资料的案例甚至直接引用了MBA教材,这些案例有着强烈的行业背景,动辄上千字,信息量过大,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背景知识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心智尚不够成熟,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如果直接引入这些案例,学生面对庞大的案例文字很容易感到迷惑,不知如何分析推理,最后案例教学达不到应有效果。其次,有的教师喜欢引用一些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发展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与高职学生今后的就业环境——中小和私营企业实际不相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对高职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有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具体实务的操作,来自企业基层的现场操作与管理案例更贴近高职教育,而这是传统案例教学所没有包含的内容。
2.缺乏对案例教学的课堂控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会出现以教师为中心或放任自流两种情况。由于课时有限,很多时候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自己将案例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叙述和讲解一遍。这种做法只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不能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让学生全程讨论、分析,不给予任何提示或者进行过程监督,学生很有可能讨论偏题,甚至讨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同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念,构建出一种适合高职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十分必要。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应用的若干建议
案例教学法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一方面,通过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分析和见解,提高其交流沟通能力。这是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优势,也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做到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今后大多从事服务业,上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案例教学法要在教学中发挥作用,需要从教学的各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控制和考核三个方面。
1.案例的设计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每当开设新课时,学校都要求教师至少要准备20~30个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设计时有以下步骤:①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设计案例前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案例教学来支持,有些概念性的知识不需要案例就能让学生非常明白;还有些知识只需教师用一些简单案例解释一下学生就能理解;有些知识是必须用案例分析讨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备课时做出恰当的分辨,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只有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才能正确地选出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正、反面典型案例,寓理论于案例之中。②合理地改编案例。管理案例的主题有多种多样,情节有长有短,所涉及的范围或大或小,在案例中必须把事件发生的背景、案情反映的问题、矛盾和冲突表达清楚。同时所选案例避免背景模糊,情节冗长、脉络不清、平铺直叙等情况。案例的收集过程是个不断筛选积累的过程,收集的案例要有针对性与典型性。改编和编写案例时,需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难易度等问题。目前适合高职教学的案例可以说非常少,为了符合高职教学的需要,教师通常需要对一些已有的案例材料进行修改。有时教师甚至需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践经验编写案例。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对背景复杂的案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使其叙述简洁、条理清晰、明自易懂。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也才能积极讨论案例中的问题。相反,案例过易,答案显而易见,也会降低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达不到教学要求。所以,案例难易要适度。③将改编好的案例合理地编排入课堂教学,案例编排好后,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融入课堂。一个好的管理案例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陈述,它应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目的性的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研究框架内就现实问题做出判断。需要对某一章节内容进行总结时,可以安排融合几节课内容的综合案例进行讨论。需要进行讨论的案例,一般情况下一次课一个为宜。讲解新知识点时,可以将包含了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分解开,在讲解知识点后立即进行启发式的案例分析。或为加强一节课的主要线索,将单个的案例串连起来,组合数个案例,使案例发挥最大的价值。 2.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好案例讨论的组织工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此时教师只是主持人的身份,需要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讨论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信心,案例教学注重全员参与,不忽略任何人。但实际课堂上不少学生不爱参与讨论,这除了案例设计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跟学生的个性有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对案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通常羞于表达。因此,老师需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鼓励。对于那些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当他们在发表新颖、有创意的观点时,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其口头表达能力。当他们发言的观点不成熟或者偏颇时,教师不能轻易否定、粗暴打断,应对他们的参与积极进行鼓励。同时询问原因,了解为何存在这样的观点,以对观念和理论理解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可以说,案例讨论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好方法。②对课堂讨论进行过程控制,在讨论初期,教师要介绍清楚案例发生的背景,不要有任何暗示性的语言,更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小组自由讨论,此时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在几个小组中倾听讨论,进行过程控制。小组讨论时,要明确告知学生的讨论时限,并要求学生按组表达讨论结果,不能对学生的讨论过程不管不问,任由学生发挥,这样会造成学生讨论偏题,甚至讨论与课程不相关的话题。③不能忽视案例讨论后的总结,在每次案例讨论后,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发言和观点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和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其次,也要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后少走弯路。对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例如建立配送中心决策方案的选择,重点是总结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恰当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而对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要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案例—理论”这一过程,学生有了案例讨论的经验,此时的理论总结可加深印象,让其更清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3.构建合理的案例教学成绩考核机制。为了案例教学法能在课程教学中长期有效实行,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演讲打分和书面报告。对学生案例分析成绩的评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意克服主观随意性和局限性。在口头演讲时,如果案例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尤其是预测型的案例,例如对上述的建设配送中心的可行性分析时,学生能够理由表达充分,自圆其说,均应给予肯定。另一种形式,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尽述案例分析的切入点、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好的建议和意见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为了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的新形势,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频繁使用,本文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使用的现状和一些问题,并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应用上的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1]沈思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企业管理教学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张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管理课程的重构[J].辽宁高职学报,2010,(2).
[3]赵平,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教学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0,(1).
基金项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应用(Y10036)
作者简介:徐冽(1981-),女,江苏南京,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