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比一般的图书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绘本阅读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低段时期非常适合开展绘本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绘本;低段;阅读教学
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图画,在绘本中担当着最主要的阅读功能,巧妙的设计让故事不仅主题突出还富有哲理。作文一名老师的我,都被绘本的魅力深深地迷住了,那么学生呢?相较文字繁多的书本,以图画作为叙述故事主角的绘本肯定更得学生的喜欢。于是,在近一两年的低段教学中,我也尝试起了绘本阅读。
经历了一次次的尝试,我发现绘本虽然是图文配合,很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但热闹过后,学生们只是觉得好玩,他们真的从绘本里有收获吗?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绘本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阅读之下感悟故事背后的内涵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让我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陷入了误区,实践中的种种不如意让我不得不进行反思……
一、绘本阅读不是老师讲“故事会”
绘本中虽然大篇幅都是图画,但也有文字描述,我担心低段学生字认不全,画也不太看得懂。所以,我就把绘本当做故事读给学生听,纯粹是一个旁观的朗读者,读完故事就以为完事,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当最后追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时,学生往往说不出什么东西来。自己内心也觉得很失望,觉得怎么没效果?其实,是自己把绘本教学想得太简单,没有深入了解绘本,在教学之前也没有对绘本故事进行深挖掘,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绘本,讲的是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而这位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在执教这个绘本故事时,当时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爷爷真棒”、“爷爷好聪明”、“爷爷好厉害”——不管是什么东西到爷爷手里,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些想法都只是很表面的东西,更深的内涵学生一点都没有感悟到,这实际上是我照搬讲“故事会”造成的结果。
二、绘本阅读不是看图说话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但绘本阅读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说说从图片上观察到了什么,不等同于看图说话。所以,老师要交给学生看绘本的方法,指导他们怎样去看图,而不是问他们“你从图书看到了什么”。
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比如我在第一次执教《爷爷一定有办法》失败后,经过反思后再次上这个绘本故事,确定主题为“爱”。引导学生不但要观察大图,还要观察这个绘本特有的小图。爷爷用一块蓝布给小孙子约瑟做毯子,又因孙子长大将蓝布改成衣服、领带、纽扣等。在这块蓝色布料所代表的爱的映衬下,楼下还有小老鼠一家,在爷爷为孙子缝制衣服过后,小老鼠就把下脚料做成了自家的窗帘、床单和衣服等。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图,并回忆“小老鼠家的窗帘布料来自哪里?”“小老鼠一家的衣服来自哪里?”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楼上约瑟家里蓝色布料在减少,由蓝色布料改成的东西越来越小却是爷爷用爱创造的奇迹。楼下小老鼠家里蓝色布料越来越多,布置出温馨的家,充满浓浓的爱。除了爱的主旋律,还有,一定不要忘了让学生欣赏每一幅图里的普普通通的温暖生活,画面主色调是暖暖的黄色,屋里的情景、街上的快乐,人们的眼神,欢快的笑容,摇摇摆摆走的大白鹅,还有约瑟的小妹妹,玩耍的小伙伴……一页一页看下来,学生们就能说出“我感觉小老鼠一家好欢乐,约瑟一家充满浓浓的爱,整个小镇的人们都让人觉得温暖”、“我觉得爷爷好爱约瑟,他一次一次想办法帮约瑟用那块蓝色布料改东西”。最后再问:“你们想,这块布料那么旧了,妈妈一次次说要丢掉它,但是约瑟为什么每次都没有丢掉?”学生们就都能回答:“因为约瑟也爱爷爷呀,他舍不得丢掉爷爷帮他做的东西。”这些感悟出来的内涵,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就可以做到的。
三、故事创编,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的训练
合上一本绘本故事,就是故事读完了吗?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创编,把自己的想法都融进续编的故事中去。仔细去观察、品味一本绘本故事,总会发现绘本作者会在绘本的细微之处打开另一扇窗,引导教师和学生继续想象、续编。再以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学生肯定很好奇:那颗纽扣究竟去哪里了?老师引导学生看图画结尾,老鼠一家在干什么?于是发现那颗纽扣。小老鼠一家因为蓝色布料,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低年级的学生把这个故事续编出来,可能故事不太完整,也可能情节不丰富,甚至好笑。但是,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极大丰富了学生想象力,还争着抢着说故事,口头表达力也大大提高了。
一次次的经历让我明白,绘本的阅读教学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遇到重重困难,但也获益良多。我希望我的反思能提高绘本教学的效率,发挥绘本的优势,为小学低段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绘本;低段;阅读教学
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图画,在绘本中担当着最主要的阅读功能,巧妙的设计让故事不仅主题突出还富有哲理。作文一名老师的我,都被绘本的魅力深深地迷住了,那么学生呢?相较文字繁多的书本,以图画作为叙述故事主角的绘本肯定更得学生的喜欢。于是,在近一两年的低段教学中,我也尝试起了绘本阅读。
经历了一次次的尝试,我发现绘本虽然是图文配合,很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但热闹过后,学生们只是觉得好玩,他们真的从绘本里有收获吗?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绘本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阅读之下感悟故事背后的内涵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让我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陷入了误区,实践中的种种不如意让我不得不进行反思……
一、绘本阅读不是老师讲“故事会”
绘本中虽然大篇幅都是图画,但也有文字描述,我担心低段学生字认不全,画也不太看得懂。所以,我就把绘本当做故事读给学生听,纯粹是一个旁观的朗读者,读完故事就以为完事,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当最后追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时,学生往往说不出什么东西来。自己内心也觉得很失望,觉得怎么没效果?其实,是自己把绘本教学想得太简单,没有深入了解绘本,在教学之前也没有对绘本故事进行深挖掘,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绘本,讲的是约瑟从小就和爷爷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而这位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在执教这个绘本故事时,当时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爷爷真棒”、“爷爷好聪明”、“爷爷好厉害”——不管是什么东西到爷爷手里,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些想法都只是很表面的东西,更深的内涵学生一点都没有感悟到,这实际上是我照搬讲“故事会”造成的结果。
二、绘本阅读不是看图说话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但绘本阅读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说说从图片上观察到了什么,不等同于看图说话。所以,老师要交给学生看绘本的方法,指导他们怎样去看图,而不是问他们“你从图书看到了什么”。
绘本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比如我在第一次执教《爷爷一定有办法》失败后,经过反思后再次上这个绘本故事,确定主题为“爱”。引导学生不但要观察大图,还要观察这个绘本特有的小图。爷爷用一块蓝布给小孙子约瑟做毯子,又因孙子长大将蓝布改成衣服、领带、纽扣等。在这块蓝色布料所代表的爱的映衬下,楼下还有小老鼠一家,在爷爷为孙子缝制衣服过后,小老鼠就把下脚料做成了自家的窗帘、床单和衣服等。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图,并回忆“小老鼠家的窗帘布料来自哪里?”“小老鼠一家的衣服来自哪里?”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楼上约瑟家里蓝色布料在减少,由蓝色布料改成的东西越来越小却是爷爷用爱创造的奇迹。楼下小老鼠家里蓝色布料越来越多,布置出温馨的家,充满浓浓的爱。除了爱的主旋律,还有,一定不要忘了让学生欣赏每一幅图里的普普通通的温暖生活,画面主色调是暖暖的黄色,屋里的情景、街上的快乐,人们的眼神,欢快的笑容,摇摇摆摆走的大白鹅,还有约瑟的小妹妹,玩耍的小伙伴……一页一页看下来,学生们就能说出“我感觉小老鼠一家好欢乐,约瑟一家充满浓浓的爱,整个小镇的人们都让人觉得温暖”、“我觉得爷爷好爱约瑟,他一次一次想办法帮约瑟用那块蓝色布料改东西”。最后再问:“你们想,这块布料那么旧了,妈妈一次次说要丢掉它,但是约瑟为什么每次都没有丢掉?”学生们就都能回答:“因为约瑟也爱爷爷呀,他舍不得丢掉爷爷帮他做的东西。”这些感悟出来的内涵,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就可以做到的。
三、故事创编,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的训练
合上一本绘本故事,就是故事读完了吗?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创编,把自己的想法都融进续编的故事中去。仔细去观察、品味一本绘本故事,总会发现绘本作者会在绘本的细微之处打开另一扇窗,引导教师和学生继续想象、续编。再以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学生肯定很好奇:那颗纽扣究竟去哪里了?老师引导学生看图画结尾,老鼠一家在干什么?于是发现那颗纽扣。小老鼠一家因为蓝色布料,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低年级的学生把这个故事续编出来,可能故事不太完整,也可能情节不丰富,甚至好笑。但是,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极大丰富了学生想象力,还争着抢着说故事,口头表达力也大大提高了。
一次次的经历让我明白,绘本的阅读教学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遇到重重困难,但也获益良多。我希望我的反思能提高绘本教学的效率,发挥绘本的优势,为小学低段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