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BT1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DMBT1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DMBT1基因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MBT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2 2 .9% (11/ 4 8)和 89.6 % (43/4 8) ;伴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的DMBT1表达率 9.7% (3/ 31)均低于不伴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的表达率76 .5 % (13/ 17) (P <0 .0 1) ,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方式及肿瘤大小等无关 (P均 >0 .0 5 )。结论 DMBT1基因表达率降低与胃癌转移有关 ,提示该基因在抑制肿瘤发生及肿瘤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MBT1 gene expression an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DMBT1 gene i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adjacent tissu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DMBT1 gene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and paracancerous tissues were 22.9% (11/48) and 89.6% (43/48),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DMBT1 in cancer tissues with periph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9.7% (3) / 31)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n-lymph node metastasis (76.5%, 13/17) (P <0.01) .The expression of this gene correlated with tumor histological type, infiltration type and tumor size (P> 0.05). Conclusion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DMBT1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cancer metastasis, suggesting that this gene may play a role in tumorigenesis and tumor metastasis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74名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与体检中心联系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上半年的26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上半年的250例病作为PDCA循环法实验组,观察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儿科心电监护患儿血氧饱和度监测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儿科患儿监测血氧饱和度有手指、手掌、手腕、前臂、足踝、足背、脚趾、等不同部位,采用自粘性弹
目的 观察3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心理特点,给与常规护理,再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总结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良好护理产妇有良好的心态,能顺利渡过术
目的 观察肛门口外置干棉球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肛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2例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肛周护理
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其中,血管生长抑制素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人体内源蛋白的一部分,具有生理毒性小、不会产生耐药性等特
目的:探讨血塞通与络活喜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联合组、西药组各36例,前者采用血塞通与络活喜联合应用,后者单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急、危害严重,其基本原因为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因此,早期识别或发现不稳定斑块的存
本文综述了甲状腺素对心脏离子通道和转运装置的作用,解释了其引起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原因.并从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说明甲状腺素对心脏作用的机制.
见水欲尿症,临床罕见.所举二例病名虽同,证型各并,治法有别.分别用二仙汤合缩泉丸、少腹逐瘀汤治之,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