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蒋胜男,女,1973年出生,温州市艺术研究所戏剧编剧,国家二级编剧,知名作家。2014年,担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凤霸九天》《铁血胭脂》《芈月传》等。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小说《芈月传》的原著作者蒋胜男再一次闯进人们的视野。
蒋胜男的所有小说几乎都与历史有关,如《凤霸九天》写的是大宋女主刘娥,《铁血胭脂》写的是西夏太后没藏氏。而《女人天下》和《历史的模样》干脆抛弃小说成分直接写成历史杂谈和历史传记。
这也恰恰是蒋胜男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独树一帜、难以复制的地方。《芈月传》中楚王主宫殿名“章华台”,楚王后自称“小童”,奴婢称王后“小君”,处处皆是历史考证而来。芈月对初恋黄歇的告白则引用诗经《召南》,轻轻一句“摽有梅,其实七兮”。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场战国古文化和七国情势的真实观礼。
蒋胜男很清楚自己的特点所在:“如果我是要解说历史,我或者会采用更风趣的写法,但如果我是要让我的人物活在那一段历史中,我就必须非常严谨。但是严谨不代表不好看啊,只要故事人物写得精彩,文风并没有什么关系。”
谈芈月:不会有太多宫斗,更多的是政治角力
问:现下许多网络文学的创作都热衷于将背景设置在清朝或是汉唐这样的大盛之世,《芈月传》背景却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历史时期哪些方面吸引了您?
蒋胜男:先秦的人更自我,更自由,君臣也是合则来,不合则走,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张扬、更大胆、更狂放,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选择这个时代,首先是时代背景吸引我。
问:战国时期各方面状态都与今天不同,如果完全依照历史会显得晦涩,如果太现代也会被读者认为“不像”,您如何把握这种“度”?
蒋胜男:我受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影响还是挺大的。那时我们看《唐明皇》《武则天》,那些电视剧既遵循了历史正剧的脉络,又努力做得好看、贴近观众和读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分为二,一边只剩下严肃的,一边只有情情爱爱,其实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好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我在努力这么做。
问:您是怎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揣摩芈月的经历?
蒋胜男:历史上的后妃千千万万,真正能走到朝堂上的寥寥无几。那么她身上一定有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在男性世界,她必须有不弱于男性的心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
芈月在秦国执政四十一年,而这四十一年前后,正好是秦国走到七雄之首的时间。她接触过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比如屈原、庄子、苏秦、张仪、秦惠文王、赵武灵王等。这是个大争之世。所以这个故事里,不会有太多宫斗,而更多的是列国争霸的政治角力。
问:越是距今久远的历史,史料记载越模糊。关于“芈月”本身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语,您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演绎这一人物的?如何处理历史与虚构的关系?
蒋胜男:宣太后本身的资料少,但那个时期的资料很多。文学创作和历史之间的矛盾,是每一个历史题材小说家都会遇到的。对我来说,以前的记载其实是十分简约的,就是某年某月,某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尽量尊重历史,历史的架构不要动,历史的定位也不要动,我尽量写人们心目中的那个样子。但是,历史没有写的、没有确认的部分,是我们写小说可以发挥的。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骨架,我们的任务是补充血肉。就像大仲马说的,“历史是挂我作品的一根钉子”,钉子牢不牢固,决定了我们的作品能否“挂”上去。
谈秦王:无人对话时,他会想起商鞅来
问:和很多网络女作家不同,您在透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来严肃评点历史事件。尤其是秦王驷与芈月在商君墓前的对话极为细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您是不是在借芈月和秦王之口表达您对这段历史的解读?
蒋胜男:是的。其实我一直在想,秦王驷和商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秦王驷是太子的时候,商鞅刑太子师、太子傅,实际上他们是政敌。而当嬴驷登上王位的时候,他报私怨、刑商鞅,完全不必有什么忍耐和克制。但他身为帝王越久,越能够体会到商鞅的变法对于一个君王的好处。
我有意设置“秦王驷拜祭商君墓”这段情节,不仅仅是借历史在解释人物,更是借着人物来重演历史。在某种情况下,商鞅之于秦王驷,恰恰如秦王驷之于芈月一样。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给予对方致命的伤害,但也锤炼了他们的帝王之心。当芈月站在秦王驷的灵位前,我想,她此刻才能真正理解当初秦王驷站在商鞅墓前的心情。
谈文风:通过芈月这一生,展开历史画卷
问:您把《诗经》化作芈月和黄歇的表白对答,含蓄而诗意;在描述场景时用的都是当时的名词,如渐台、竖子等;祭典歌曲也是楚风巫歌。为何选择这样一种严肃考究的文风?
蒋胜男:写《芈月传》前,其实酝酿了很久,主要是搜集春秋战国的历史资料。对于《芈月传》的人物来说,礼、乐、诗,都是浸淫于他们身心,俯拾即是,举手投足皆是符合礼乐之数,见物比诗经,动情吟楚辞,一切都是这样自然而然。
其实我只是通过芈月这一生,去展开这七十多年七国争雄的历史画卷而已,走进他们的时代,走近他们的精神世界,去解读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的东西,去看看《诗经》《楚辞》的世界罢了。
谈自己:脑子里永远有跑不完的梦想故事
问:每个小说作者都会有对自己的定位,如擅长写言情的桐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热热闹闹的市井俗人”,所以写出来的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那么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蒋胜男:我是一个梦想家,脑子里永远有跑不完的故事,如果不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故事里面的人物会一直骚扰我,一直到我把他们倒出来,然后才会有新的故事来骚扰我。
问:写作于您而言,是怎样的体会?
蒋胜男:写作,既痛苦,又快乐。我第一部小说是《凤霸九天》,当时写了四年,写完大病一场,当时就说,再也不会写历史大长篇了,身体耗不起。但写作是有瘾的,过了一年,我会又忍不住开动历史大长篇的东西,写历史既痛苦又过瘾。历史小说最难写,但写过以后,就觉得写别的题材都不如这种过瘾,都不如历史题材能够负荷更多的知识储量,去催动自己去看更多的书,查更多的资料。
问:最后,您有没有还没达成的梦想?
蒋胜男:有很多很多,梦想在远方,而我在路上,会一直一直走下去。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小说《芈月传》的原著作者蒋胜男再一次闯进人们的视野。
蒋胜男的所有小说几乎都与历史有关,如《凤霸九天》写的是大宋女主刘娥,《铁血胭脂》写的是西夏太后没藏氏。而《女人天下》和《历史的模样》干脆抛弃小说成分直接写成历史杂谈和历史传记。
这也恰恰是蒋胜男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独树一帜、难以复制的地方。《芈月传》中楚王主宫殿名“章华台”,楚王后自称“小童”,奴婢称王后“小君”,处处皆是历史考证而来。芈月对初恋黄歇的告白则引用诗经《召南》,轻轻一句“摽有梅,其实七兮”。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场战国古文化和七国情势的真实观礼。
蒋胜男很清楚自己的特点所在:“如果我是要解说历史,我或者会采用更风趣的写法,但如果我是要让我的人物活在那一段历史中,我就必须非常严谨。但是严谨不代表不好看啊,只要故事人物写得精彩,文风并没有什么关系。”
谈芈月:不会有太多宫斗,更多的是政治角力
问:现下许多网络文学的创作都热衷于将背景设置在清朝或是汉唐这样的大盛之世,《芈月传》背景却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历史时期哪些方面吸引了您?
蒋胜男:先秦的人更自我,更自由,君臣也是合则来,不合则走,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张扬、更大胆、更狂放,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选择这个时代,首先是时代背景吸引我。
问:战国时期各方面状态都与今天不同,如果完全依照历史会显得晦涩,如果太现代也会被读者认为“不像”,您如何把握这种“度”?
蒋胜男:我受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影响还是挺大的。那时我们看《唐明皇》《武则天》,那些电视剧既遵循了历史正剧的脉络,又努力做得好看、贴近观众和读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分为二,一边只剩下严肃的,一边只有情情爱爱,其实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好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我在努力这么做。
问:您是怎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揣摩芈月的经历?
蒋胜男:历史上的后妃千千万万,真正能走到朝堂上的寥寥无几。那么她身上一定有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在男性世界,她必须有不弱于男性的心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
芈月在秦国执政四十一年,而这四十一年前后,正好是秦国走到七雄之首的时间。她接触过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比如屈原、庄子、苏秦、张仪、秦惠文王、赵武灵王等。这是个大争之世。所以这个故事里,不会有太多宫斗,而更多的是列国争霸的政治角力。
问:越是距今久远的历史,史料记载越模糊。关于“芈月”本身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语,您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演绎这一人物的?如何处理历史与虚构的关系?
蒋胜男:宣太后本身的资料少,但那个时期的资料很多。文学创作和历史之间的矛盾,是每一个历史题材小说家都会遇到的。对我来说,以前的记载其实是十分简约的,就是某年某月,某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尽量尊重历史,历史的架构不要动,历史的定位也不要动,我尽量写人们心目中的那个样子。但是,历史没有写的、没有确认的部分,是我们写小说可以发挥的。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骨架,我们的任务是补充血肉。就像大仲马说的,“历史是挂我作品的一根钉子”,钉子牢不牢固,决定了我们的作品能否“挂”上去。
谈秦王:无人对话时,他会想起商鞅来
问:和很多网络女作家不同,您在透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来严肃评点历史事件。尤其是秦王驷与芈月在商君墓前的对话极为细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您是不是在借芈月和秦王之口表达您对这段历史的解读?
蒋胜男:是的。其实我一直在想,秦王驷和商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秦王驷是太子的时候,商鞅刑太子师、太子傅,实际上他们是政敌。而当嬴驷登上王位的时候,他报私怨、刑商鞅,完全不必有什么忍耐和克制。但他身为帝王越久,越能够体会到商鞅的变法对于一个君王的好处。
我有意设置“秦王驷拜祭商君墓”这段情节,不仅仅是借历史在解释人物,更是借着人物来重演历史。在某种情况下,商鞅之于秦王驷,恰恰如秦王驷之于芈月一样。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给予对方致命的伤害,但也锤炼了他们的帝王之心。当芈月站在秦王驷的灵位前,我想,她此刻才能真正理解当初秦王驷站在商鞅墓前的心情。
谈文风:通过芈月这一生,展开历史画卷
问:您把《诗经》化作芈月和黄歇的表白对答,含蓄而诗意;在描述场景时用的都是当时的名词,如渐台、竖子等;祭典歌曲也是楚风巫歌。为何选择这样一种严肃考究的文风?
蒋胜男:写《芈月传》前,其实酝酿了很久,主要是搜集春秋战国的历史资料。对于《芈月传》的人物来说,礼、乐、诗,都是浸淫于他们身心,俯拾即是,举手投足皆是符合礼乐之数,见物比诗经,动情吟楚辞,一切都是这样自然而然。
其实我只是通过芈月这一生,去展开这七十多年七国争雄的历史画卷而已,走进他们的时代,走近他们的精神世界,去解读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的东西,去看看《诗经》《楚辞》的世界罢了。
谈自己:脑子里永远有跑不完的梦想故事
问:每个小说作者都会有对自己的定位,如擅长写言情的桐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热热闹闹的市井俗人”,所以写出来的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那么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蒋胜男:我是一个梦想家,脑子里永远有跑不完的故事,如果不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故事里面的人物会一直骚扰我,一直到我把他们倒出来,然后才会有新的故事来骚扰我。
问:写作于您而言,是怎样的体会?
蒋胜男:写作,既痛苦,又快乐。我第一部小说是《凤霸九天》,当时写了四年,写完大病一场,当时就说,再也不会写历史大长篇了,身体耗不起。但写作是有瘾的,过了一年,我会又忍不住开动历史大长篇的东西,写历史既痛苦又过瘾。历史小说最难写,但写过以后,就觉得写别的题材都不如这种过瘾,都不如历史题材能够负荷更多的知识储量,去催动自己去看更多的书,查更多的资料。
问:最后,您有没有还没达成的梦想?
蒋胜男:有很多很多,梦想在远方,而我在路上,会一直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