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内篇》的人学思想探讨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朴子内篇》继承了《太平经》和《内经》等前人思想,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体。在世界中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其生活有许多局限和苦痛,而与之相对的神仙则超越了人的有限而成为一种具有无限快乐自在的存在。人要摆脱其自身的有限性,惟有修道向仙,服食金丹。
其他文献
今年10月,是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作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研究》,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此,我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的第一届研究生,我虽然已经离开母校多年,但每当忆及求学的日子,我的心潮就久久难于平静。因为这里是我走向专业研究之路的起点,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正像婴儿一样,我在这里吮吸了乳汁,获得了健壮骨骼的种种营养。这里的草木楼台启迪了我的灵感,这里的图书文献开发了我的智慧,这里的良师益友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一座标志着世界先进水平的道教学术丰碑奇迹般地出现在东方的学苑之中,在灿烂的晨曦里,这座丰碑显得是那样的高大和巍峨。而率领同事和弟子披荆斩棘、筚路褴缕、用心血铸就的这座丰碑的是德高望重的恩师卿希泰先生。
期刊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历代研究《老子》、道教的教外教内学者层出不穷。继西汉严君平《老子指归》之后,东汉沛人张陵来蜀,创立正一道(或称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著《老子想尔注》,宣扬教理教义。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经教育部批准创建于1980年9月。我国著名道教研究学者卿希泰教授(博士生导师)为该所首任所长(现为名誉所长)。20年来,该所根据教育部批示的建所方针,以研究中国道教为主,遂步开展其他宗教的研究,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开拓创新,从而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回想起来,能进入宗教所读书,实在是因缘巧合。有时侯,一个看似不经意间的选择,其背后也许隐藏了太多东西可以挖掘。1996年,我即将本科毕业,是寻找一份工作安身立命还是停留在青春校园继续攻读?我一时难下决心。
期刊
期刊
本文认为成玄英的“自然无为”论由下列内容构成:一、道性自然,自然虚空,自然独化。二、人的真性自然,忘于人道之情;物性自然,因循物性。三、圣人无心,虚心顺物,认识自然之道。四、生死寿夭、人生命运听任自然;动而常寂,入于自然。五、一中之无为;率性而动,为而无为。六、圣人驭世,恬淡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