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改变”制胜?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巴马把改变华盛顿的政治面貌,作为竞选的主要“卖点”,而他的希望也正在于人们的求变心态。
  
  不论结果如何,奥巴马的参选,对于民主党夺回白宫,都将是巨大的贡献。也正是因为他与希拉里的精彩对决,才使得2008年的美国大选从一开始就吸引着公众眼球,而奥巴马与希拉里联袂出场,也让志在“卫冕”的共和党人压力不轻。
  
  民主党的“注意力经济”
  
  从艾奥瓦州初选开始,奥巴马与希拉里的雌雄对决就引起了媒体及公众的极大兴趣,也映衬出共和党初选的落寞而缺乏悬念。就眼下的情势看,希拉里和奥巴马很有可能会僵持一段时间,这也引起了民主党内的忧虑,担心这样会缩短“决赛”的准备时间,同时可能会造成党内分裂。
  这种考虑不无道理,但却忽略了注意力经济的问题。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是一种财富——谁吸引的眼球越多,谁就越有价值。表现在选举中,就是人气和财力的凝聚。
  让奥巴马感到开心的是,仅仅一年以前,还没有多少人将他与未来的美国总统联系起来,也很少有人相信他会战胜强大的希拉里。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奥巴马却实现了一个飞跃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流入他的阵营,而媒体更是越发看好他。这也使得奥巴马看淡3月4日在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失利,并相信他的团队已经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相信自己最终会为美国民主史写下全新的一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巴马已经取得“胜利”,而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党也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收获。令民主党人快慰的是,无论奥巴马和希拉里谁杀入“决赛”,都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而这是4年前的民主党人所不敢奢望的。单从造势角度看,希拉里与奥巴马的碰撞,不仅使媒体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闻快感,也使选民有了久违的投票和议论政治的冲动,而民主党人则看到了继中期选举获胜之后再接再厉的机遇。
  这种赢得眼球的效果,令共和党人羡慕不已。如今,由于希拉里与奥巴马棋逢对手,就连奥斯卡都相形见绌。日前,《纽约时报》在为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做预热报道时就发出疑问:“在编剧罢工和半个世纪以来最为有趣的总统大选面前,奥斯卡算什么?谁会关心最佳剧情电影花落谁家?”言下之意,希拉里与奥巴马的对决,难道不就是最好的剧情电影吗?
  事实上,无论是奥巴马还是民主党,都已从这番精彩和充满悬念的对决中获益匪浅。奥巴马的人气飙升,以及筹款的异乎寻常的顺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眼球效应”。而民主党赢得今年总统选举的底气,部分源于布什政府尴尬的执政经历,以及这种对决在公众及媒体中所引起的注意和兴趣。
  不仅如此,奥巴马还在无意中验证了一条重要的商业定律:有一种办法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那就是先注意顾客。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奥巴马的异军突起,有助于理解希拉里在3月4日的收获——你对选民的关心和理解,总会以某种方式反馈回来,而区别只是,奥巴马用心“倾听”的州多一些,希拉里投入精力的大州多一些。
  
  奥巴马=改变?
  
  奥巴马的“贡献”不止于此。在厌倦了布什政府的生硬政治及四处惹火的外交政策之际,奥巴马的到来给人一种应运而生的感觉。
  应该说,奥巴马的受人关注,不仅在于他的非洲裔背景,更在于他代表了一种试图变革的新生力量。就像奥巴马自己所说的那样,“华盛顿的领袖们似乎不能以实际的、合乎情理的方式携手工作。政治变成如此痛苦的党派纷争、如此受金钱和势力的影响,以至于我们无法解决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是我们首先要改变的事情”。很显然,奥巴马把改变华盛顿的政治面貌,作为竞选的主要“卖点”,而他的希望也正在于人们的求变心态。
  与16年前老布什的对手克林顿相似的是,奥巴马的主要机会来自人们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在小布什任内,无论是陷入困境的伊战,还是共和党人频频搅入的丑闻,都使得很多选民对共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感到失望,也萌生了改变的愿望。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中,尽管民主党人并未提出多么有吸引力的主张,但却获得了大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选民厌倦了共和党政府及一些共和党人的所作所为,而选择了民主党人。就像共和党选举专家承认的那样,共和党不是输给了民主党人,而是输给了自己。
  共和党的这种颓势,以及美国社会的求变心态,坚定了奥巴马的竞选思路。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受到了人们改变政治的愿望的鼓舞。而年轻的奥巴马也敏锐地将“市场定位”划定为吸引那些渴望改变现实政治的人们。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奥巴马各种场合频繁地提到“改变”。
  奥巴马的形象设计也非常巧妙。在一些人提到他从政经验尚浅时,奥巴马会提醒人们,自己的同乡林肯也只做了一届国会众议员,而作为黑人政治家的他,更是特别感念林肯解放黑奴的壮举。同样相似的是,林肯做总统时遇到的是南北战争的巨大考验,而奥巴马一旦入主白宫,则将收到来自布什政府的解决伊战遗留问题的“见面礼”。
  像出身贫苦的林肯一样,奥巴马的草根背景,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民意认同和支持。在美国媒体看来,奥巴马与希拉里的选民结构差异,决定了奥巴马的筹款优势将更明显。一般来说,希拉里的支持者多为富有阶层,如华尔街老板、好莱坞明星,出手大方,但许多已经捐出了法定捐款的最高限额。相比之下,支持奥巴马的选民则更多是中下层和青年选民,他们之前都是几十美元或数百美元地捐款,未来捐款空间较大。而在过去两个月间,奥巴马也确实依靠众多的中下层支持者的小额捐款,显示出了强劲的筹款潜力。
  
  在联系林肯之余,奥巴马还会提醒人们注意他与肯尼迪的相似性。多少有些巧合的是,奥巴马恰好生于肯尼迪就任总统的1961年,两人都曾是哈佛大学毕业,都是参议员出身,都因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而一夜走红,也都写过很畅销的书。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也有着与肯尼迪十分相近的历史感,相信是到了改变国际时局的时候。不仅如此,两人还都以亲民著称。由于曾长期在芝加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奥巴马积攒了大量与基层民众打交道的经验,而复杂坎坷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他对美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切认识。在从政之后,奥巴马更是旗帜鲜明地为穷人争取权益,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公平的法案。这也是奥巴马颇得草根力量信赖和支持的关键所在。
  肯尼迪的竞选策略也为奥巴马所欣赏。针对布什政府几年来积累的“负资产”,以及媒体和民意对布什政策及执政风格的不满,奥巴马在努力重演着肯尼迪在半个多世纪前刮起的魅力旋风。在多次演说中,奥巴马都在说着与肯尼迪相似的话,为使国家重新运转起来,充满活力,就需要新人去对付新问题和迎接新机遇。
  与崇尚“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布什政府不同的是,奥巴马表现出令选民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诚恳甚至有些谦恭的个人形象,展现了独特魅力。即便是谈到自己从政经验略显单薄的问题时,奥巴马也能坦率地承认,而并不过多加以解释。而事实上,奥巴马一贯的反伊战立场,他所具有的清新的政治形象,都已在不知不觉中弥补了资历上的欠缺,并负载了许多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们的梦想。
  
  总统应该是人民信得过的人
  
  对于奥巴马的崛起,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不仅“生逢其时”,而且赢在了清新的形象上。
  在反思中期选举失利时,共和党内部不得不承认,过去几年来接踵而至的发生在共和党内部的丑闻,共和党政府推开的一扇扇“门”,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的坦诚、正直、果断,都带给选民以好感和信任感。
  奥巴马对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不仅蔓延全国,甚至还产生了国际效应。像很多美国年轻人一样,一些留学美国的青年学子也都非常支持奥巴马。在同奥巴马竞选活动的志愿人员接触一段时间后,来自乌克兰的15岁的卡斯普鲁克表示,她倾向于奥巴马。她说:“总统应该是人民信得过的人。看到所有的人那么兴奋,为奥巴马大声呼喊,令人感到‘啊,他真是个好人——也许他应该当总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克斯在《当魔术消失的时候》文章中,认为“奥巴马狂热”(Obama-mania)已经变成“奥巴马失落变态症候”(Obama Comedown Syndrome)。现在,“O.C.S.”已经变成一个英文新字,出现在美国政治议论之中。
  而另外一些人则为奥巴马结束伊拉克战争的呼吁所吸引。许多人明确表示,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感到失望,因而对奥巴马的和平主张大加赞赏。事实上,无论是在伊战表态上,还是在伊核问题的解决方式上,奥巴马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政策立场,都成为了希拉里的“参照物”,而这种立场的坚定,对于身处反恐、防扩散、伊战及大量国内问题压力的美国人来说,也显得珍贵。
  奥巴马的政策开放型也令人期待。在最近的表态中,奥巴马提出了与当年肯尼迪一样的主张,希望能够招揽跨党派人才入阁,包括代表内布拉斯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哈格尔(反对伊战),以及现时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共和党员卢格等。
  弥合美国的“分裂”也成为奥巴马的一张好牌。由于伊战、移民政策之争使得美国民众在诸多国内外政策上分歧多多,客观上也为代表新生代和新形象的奥巴马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那就是凝聚人心,变革美国。而在竞选中,奥巴马也不忘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大熔炉”造就的人,身上具有所有美国人的特点。
  3月8日,奥巴马赢得了怀俄明州初选,并期待着再次拉开连胜的帷幕。但摆在他面前的路也并不平坦。由于希拉里重拾势头,两人的支持率紧紧纠缠在一起。在双方不相上下的情势下,民主党内选择谁来迎战麦凯恩的考虑就成为关键所在。
  而在最后阶段,奥巴马在一些问题上的表态也十分重要。在3月4日的选战中,奥巴马就已经因为欠妥的表态失分了。
  不过,无论如何,奥巴马与希拉里的PK,都已揭开了美国政治的重要一页:一个黑人政治家,一位女性政治家,都在努力开创历史。而民调也显示,大多数的选民认为美国已经准备接受一位黑人总统或女总统了。也就是说,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位最终代表民主党“杀入决赛”,都意味着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而这一点,在世纪之初,有着丰富的时代意义。(作者新书《总统们——美国崛起的秘密武器》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一句有关国家羽毛球队广告的玩笑,就让总教练李永波与记者当场翻脸……  3月中旬,有“小世界杯”之称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在伯明翰落下大幕,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羽毛球队仅获两块金牌。一时间,总教练李永波以及整个羽毛球队遭遇“信任危机”。事实证明,国羽毕竟尚不具备像国乒那样见谁灭谁的实力。因此,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必须在这以后的5个月时间里,正视每一次失利,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保持一颗平常心,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专访    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事,其实就是要将儒家带入世界。  在虹桥龙柏饭店见到杜维明先生已是黄昏时分。一开始我们谈起熊十力的曾孙女和上海书店出版社最近为纪念熊十力逝世四十周年而出版的《十力丛书》,这位68岁的新儒学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也不由得感叹时光匆匆。熊十力的曾孙女熊明心在复旦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杜维明见过她,这一晃就六七年了。  从熊十力到新儒学,一步之遥。我
并不只是在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古城都曾面临过“现代化”或“市场”带来的挑战。    曾是活着的故城    上个世纪末,我前往北大报到,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全国性的城市改造运动已然兴起。尽管在我骑着自行车游历南京大街小巷的中学时代,我已看到城市空间的剧烈变迁,但我并未想到这同“城市化”、“旧城改造”等概念有着怎样的联系。  从宗白华《美学散步》到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我迷上了古建筑。大二的一年间,我试图
吴亚尼试图用普通人的故事记录中国的时事变迁,表达中国人在社会飞速发展中的苦辣酸甜。  “她竭尽全力地想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可是尽管现在也有了手机和高跟鞋,但却仍然只是一个旁观者……”这是德国《南德意志报》驻中国记者吴亚尼先生讲述的他笔下的中国人物。    中国缘分    1997年,年轻的吴亚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由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撰写的《北行漫记(ReportageofRedChi-na)
取消了酒税,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这是有利于商家的好事,缘何红酒和啤酒商家反应迥异呢?  香港政府收入盈余逾千亿元,“全民派糖”之余,在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更决定实施免收葡萄酒、啤酒及其他非烈酒类饮品的税项(统称红酒税)。  在此之前,上任香港财长唐英年已经将红酒税减半。唐英年本人酷爱红酒,私藏甚丰,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曾说,红酒税是令他最感棘手的一个问题:如果减税,就会有人说他想痛饮低税红酒;若加税
没有比水泥的色彩和它的随意扩张性更映显人之愚蠢和渺小了!自认不自由的种族其实向本能让步的尺度远大于自认自由的族群,他们驾驭着欲望号战车向四方突围,无边无界,直到被自己掀起的烟尘吞没。  回国数日,走在北方某大都市的街上,发觉人日渐缩小。人的身体比例并没有变,但他周围的世界不再围着他小小的生理需求而建,而大有甩开他失去理智的扩张之势。首先是他赖以流动的街道不再为他的脚步着想,而只为可能代替他双足的四
他们的互涉视界,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  3月15日在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的《互涉视界》当代艺术展,由苍鑫、邓箭今、黄岩、李天元、吕顺、庞永杰、沈少民、史金淞等八位艺术家合唱一台大戏。这八位当代艺术家的视界看似迥异,但又彼此关联、互涉,形成一个综合的网络。  李天元的《天元空间站》系列摄影作品,用非常冷静、简练的形式来展开他对于文明阈限的慎思和感怀。他在《李天元肖像》中非常直接地以宏观、
“人生一辈子都在疗程当中,有时舒服一点,有时又痛苦,治愈和受伤是并存的。”对于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的芭娜娜来说,写作应当也是一种疗程吧。在疗愈读者的同时,也在疗愈自己。  关于吉本芭娜娜,有两则趣闻。一则据说是她的父亲吉本隆明所说:芭娜娜刚出道,人家介绍她,总说是“吉本隆明的女儿”;如今人家介绍我,却都说是“吉本芭娜娜的父亲”。吉本隆明说这话,大约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芭娜娜现象”形成之时。那时节,芭
为了打击一群女人的权欲,他们不惜屈尊首肯另一群女人的性欲,这就是男权世界的全部秘密所在  Mia,杂志发行人,为了拿下这个头衔,不惜和未婚夫PK,败阵的男人惶恐而去;Juliet,酒店集团COO,事业一帆风顺,丈夫出轨;Zoe,投行董事,努力想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砝码,但是从麻烦的助理到企图勾引她丈夫的女人,没一个是省油灯;Caitlin,化妆品牌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她的困惑是,搞不清自己是“直”还是“
网友伯温前些日子遭到攻击,原因是他在某有名论坛发了一帖,说最近在股市有日均7%的收益,這下子捅了一连串的马蜂窝,马甲们夹枪带棒地连捧带刺。伯温不甘示弱回敬一帖:老婆跟我说,单位里的人套在半山腰,昨天又扳回来几千,高兴得不得了,可是自己的丈夫,炒股却不是为了解套,而是一天赚一个别人想不到的数字。那些不怀好意的马甲们,被伯温同样不怀好意的回帖,一下子给噎得鼻青脸肿。  2001年1月接受央视采访时,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