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抉择 相同的毁灭

来源 :俄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性作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以独特的视角映射出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规范。安娜和小福子分别是契诃夫《脖子上的安娜》和老舍《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虽处不同时空,却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同的人生抉择和同样走向毁灭的结局——精神的或是肉体的。社会底层的贫苦女性受到社会制度的严重制约和压迫,她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生活。
  关键词:安娜;小福子;女性形象;对比
  安娜和小福子分别是契诃夫小说《脖子上的安娜》和老舍《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她们善良、朴实、纯洁。早逝的母亲、嗜酒如命的父亲、嗷嗷待哺的两个弟弟、极度的贫穷、被迫嫁人……她们有着惊人相似的生活背景。然而出嫁后的安娜用堕落作为自己的反抗方式,丧失了善良的本性,成为一个无耻的人;虽然小福子在遭弃后带回家来的依然是一身原始的质朴与善良,即使被迫从事着贤良女性最为可耻的行业时我们也只看到她圣洁的形象,却最终没有摆脱毁灭的命运。本文在创作背景、命运抉择、心路历程等几个方面对两位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看到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和无奈。两部作品出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却有相似的社会环境,在动荡、黑暗的社会中,处在底层的小人物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要么随波逐流沦为行尸走肉,要么保留圣洁的灵魂,玉石俱焚。
  一、创作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国社会史和文化史上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时期之一。垂死的贵族和农奴制关系的世界,和本身具有各种尖锐矛盾的、正在成长的资本主义,在俄国同时存在,形成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耶里扎罗娃1962:1)这便是契诃夫生活和创作的年代。《脖子上的安娜》写于1895年,通过对安娜婚前婚后生活的对比,揭示了小市民和官僚的庸俗和势利,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契诃夫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容易引起经历过漫长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人的共鸣。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作品中都能找到契诃夫文学形象的影子,《骆驼祥子》就是其中之一。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命运抉择
  安娜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去世后,她要照顾酗酒的父亲和年幼的两个弟弟。做饭、补袜子、去市场买菜……到了晚上,她便暗自流泪,担心父亲因酗酒很快就会被学校辞退,担心他会像母亲一样死去。于是熟悉她的太太们开始张罗着要给她找个好男人。可是年纪大、长得难看的“有钱人”莫德斯特·阿列克谢伊奇并没有使她的经济状况得到点滴好转。“她是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可白己还是两手空空,婚纱也是赊来的。”(契诃夫2010:23)他的老丈夫吝啬、贪婪又虚荣,“走过小吃部时,安娜很想吃点甜食。她喜欢吃巧克力和苹果馅饼,可没有钱,又羞于向丈夫要。丈夫拿起一个梨,用手捏了捏……把梨放回了原处。什么也不买,就这样走掉,觉得不好意思,他便要了一瓶赛尔查矿泉水,一个人全喝了,喝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契诃夫2010:35)安娜命运的转折点在圣诞节前夕的一次贵族俱乐部舞会上。她“感觉自己像是帆船在狂风暴雨里飘荡,丈夫却留在遥远的岸边……”(契诃夫2010:45)从此,她找到了快乐,觉得那才是她应有的生活。而她的丈夫只把安娜当作炫耀的工具,把安娜当作白己获得勋章,谋得高官的筹码,使得安娜看透了自己的生活现实,成为交际花,游走在各式各样的舞会之间,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父亲和弟弟。
  小福子作为《骆驼祥子》里的“小配角”,虽然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活可爱。相对于安娜,小福子的命运境遇要惨烈得多。好歹安娜也算是被嫁出去的,而19岁的小福子被父亲卖给一个军人。和安娜一样,小福子的“人”也没有给她带来生活的幸福和经济的宽裕。“花这么一百二百的,过一年半载,并不吃亏,单说缝缝洗洗衣服,做饭,等等的小事,要是雇个仆人,连吃带挣的月间不也得花个十块八块的吗?这么娶个姑娘呢,既是仆人,又能陪着睡觉,而且准保干净没病……等到他开了差呢,他一点也不可惜那份铺板与一两把椅子,因为欠下的两个月房租得由她想法子给上,把铺板什么折卖了还许不够还这笔账呢。”(老舍2004:389)等小福子把铺板卖了还上房租再一次回到家时,母亲已经被父亲酒后失手打死了。两个弟弟见到了亲人“一人抱着她一条腿,没有话可说,只流着泪向她笑。妈妈没有了,姐姐就是妈妈”。(老舍2004:390)和安娜一样,小福子随着军官“总算见过了世面。”(老舍2004:390)享受也好,蹂躏也好,现实是残酷的,“眼泪不能喂饱了弟弟,她得拿出更实在的来……她的泪落在他的头上,他说:‘姐姐,我饿!’姐姐!姐姐是块肉,得给弟弟吃!”(老舍2004:391)最后她白卖到西直门外的白房子(最下等的妓院),不久便吊死在了附近的小树林里。尽管灵魂是高贵的,但在无边黑暗的社会环境里小福子最终还是走向了毁灭。
  三、心路历程
  最初的安娜个性鲜明。她纯洁、善良,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关切,“从他们脸上看出他们身无分文。他们今天有饭吃吗?明天又会怎样?不知为什么,她觉得自己离开后,父亲和弟弟们正饿着肚子,正在经受如同母亲葬礼后第一个晚上一样的痛苦。”(契诃夫2010:23)但她也虚荣,“每当人们夸她年轻漂亮、举止优雅的时候,她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她廉价的帽子和露着窟窿、涂着墨水的鞋。到了晚上,她暗白流泪。”(契诃夫2010:25)她羞怯,“可现在,一个子儿都没了。偷偷摸摸地拿,或者张嘴去要,她都做不出来,她怕白己的丈夫,见到他就哆嗦……小时候,她总觉得中学校长是一股巨大而可怕的力量……另一股巨大而可怕的力量是家里常常提起,不知什么原因大家又十分惧怕的公爵大人”。(契诃夫2010:35)可是,在社交场上一夜成名后,似乎安娜所有的个性都消失了,她成了上流社会飞来飞去的花蝴蝶,对周遭的一切都无所谓,无所谓父亲还是弟弟;也无所畏惧任何人。她变成了一块肉,一块漂亮的肉。
  相对于安娜,小福子永远是那么清新,美好。她单纯,“在说笑之中,小福子愚傻的露出白牙,告诉好多虎妞所没听过的事”。(老舍2004:391)她隐忍,“她只是害怕,不敢生气,落到这地步天地的人晓得把事实放在气和泪的前边。她带着小弟弟过来,给虎妞下了一跪”。(老舍2004:406)她善良,在虎妞死后,她默默帮助祥子料理后事。面对亲人她忍辱负重,“她不怕死,可也不想死,因为她要作些比死更勇敢跟伟大的事。她要看着两个弟弟都能挣上钱,再死也就放心了”。(老舍2004:406)她也曾对人生有过美好的憧憬,但祥子的一去不返彻底扭断了少女最后一次挣扎的臂膀。她被卖过,一次又一次,被父母卖,被自己卖,她尝尽了人间的苦难,最后带着一身的脏病离去。可小福子的形象永远那么美,“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长满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老舍2004:415)
  黑暗的社会制度对贫穷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使得她们无力反抗,社会底层的贫穷女性没有办法主宰白己的命运,只能依附着男人,沦为交际花,或者妓女。安娜是有些虚荣,但是她只是一个少女,无知的少女,正是做梦的年纪,那些奢华的物质东西,裙子,首饰,还有别人的赞美,都是这个年纪的少女想要追求的。可是,是社会,是她所生活的社会将一个纯真、美好的少女变成了卖笑的行尸走肉。小福子本是一个美丽善良纯洁的少女,但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只能被动地一步步走向深渊,接受命运的安排,清新欲滴的花蕾,还未开放就已夭折。无论是安娜还是小福子,都不能挣脱腐朽黑暗社会布下的天罗地网,她们只能选择沉沦的活或者悲壮的死。
其他文献
摘 要:大机捣固作业已经成为现阶段改善线路设备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为确保大机捣固作业后线路设备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数据分析在整个大机捣固作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汉宜铁路为例,对数据分析在大机捣固作业中的指导应用提出一些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大机捣固;数据分析;指导应用  引 言  汉宜线自2012年开通以来,伴随列车密度的不断增加,从刚开通的48对增加至2019年的90多对,列车开行的
期刊
摘 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的方式可以灵活的掌控以及在市场当中做出迅速的的反应,但是在中小型企业发展当中也会存在着一些会计核算制度上的不足,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然而又因为成本核算又是企业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成本核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决策。因此本文将主要对中小型企业成本核算當中的损益表的缺陷和改进意见展开相应
期刊
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瓦斯涅佐夫(Во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нецов,1848——1926)大部分美术精品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阐释俄罗斯民间文学中热爱自由的精神,传达俄罗斯民族的强大力量和精神美。《白雪公主》(《Снегурочка》)是其中一幅,现藏于莫斯科的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19世纪80年代,瓦斯涅佐夫曾参加阿布拉姆采沃庄园(Абрамцево)戏剧小组排
期刊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库斯托季耶夫(BopHC МиxaйлOBич КyCTOдиeB,1878-1927)俄罗斯著名画家,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909)。他1896~1903年在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师从列宾(И.E.PenHH,1844-1930)学习油画时获得俄罗斯美术界认可,从此蜚声画坛。库斯托季耶夫追求在作品中再现光明、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他的名字与俄罗斯绘画中极其鲜艳、美丽、喜庆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问题之后,开始逐渐对日常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追求,而我国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大多都改在的沿用传统的管理思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性化的生活需求,因此,对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市场环境下,我国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科
期刊
Myзeю эpMитaж 250 лeт!
期刊
摘要:文学语篇中的时间建构并非遵循客观时间的单向不可逆特点。传统上对时间范畴的关注都局限在语法语义研究领域,而加里别林(Гaлbпepии)和乌斯宾斯基(УCпeHCKий)都摆脱了传统研究模式。前者提出“时空连续体”概念,后者以其新颖的时空视点著称,二人理论支点虽然不同,但对时间范畴的本质把握却不谋而合。本文重点考察两位学者对时间范畴的理论思想,结合具体文学语篇片段进行文本分析,试图对文学语篇中
期刊
科洛廖娃的新衣服  科洛廖娃睡过了头,误了上班时间。她来不及穿衣服,只穿了双便鞋,就从家里跑出来。在单元门口,一个老太太喊了她一声。  “啊呀,小孙女,啥季节?”  “春天!”科洛廖娃叫了一声,接着飞跑起来。  “这就叫潮。”老太太向她背后吐了一口唾沫。  警察在街上挡住了科洛廖娃,严厉地说:  “同志,您怎么回事?!想钻到车下面去?”  “不”,科洛廖娃说,“乘公共汽车”。  “那就从没车地儿过
期刊
摘要:什克洛夫斯基有言艺术即手法,艺术作品的材料不是形象和情感,而是词。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特殊手法对词汇材料所进行的加工和改造。本文旨在以屠格涅夫的抒情短篇小说《三次偶遇》中的风景描写为例,考察作家在塑造抒情氛围,融情于景方面如何艺术性地组织词汇材料。  关键词:艺术即手法;屠格涅夫;《三次偶遇》  0.导语  读一部小说,品一首好诗,潜移默化中我们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激发
期刊
摘要: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阿克梅派诗歌的主将之一,其诗歌创作独具一格,成绩斐然。他的诗歌中大量用典。其诗歌主题大体可概括为:文化与时间中人的现代存在。诗人认为应从时间延续的角度看待历史及文化,不可以割裂历史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他对历史、时间、文化的议论,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艺术的不朽和创造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失眠·荷马·绷紧的帆》的浅析,展示曼德尔斯塔姆创作的古典风格、诗歌韵律及其历史文化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