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品德与生活》课实践活动的开展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f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实践活动占了很大份量,我们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孩子。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设计活动;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发展孩子,让活动走出课堂。另外,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自然、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那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什么样的活动或游戏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应当怎样开展?经过一段时间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笔者觉得既有困惑烦恼,又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后的反思。
  一、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设计活动。
  比如教材《小马虎旅行记》一课,通过虚拟人物“小马虎”浏览马虎国的故事来进行教育,我觉得其中把“盐当糖放、建百层高楼没造电梯”等环节与一年级学生还较遥远,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新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较多不细心、不认真、马虎了事的现象,而最关键的是学习上的粗心问题。于是我设计了“做拼音卡片”、“传悄悄话”、“做小先生”几个活动,在学做拼音卡片后,我采访了几位做得好的小朋友,问他们是怎么做的,有的说:“我看着教师的卡片,记住了拼音字母的顺序”;有的说:“我细心地看,老师前2个字母圈圈在右边,后2个字母圈圈在左边”;有的说:“我先读了两遍,再像老师那样,认真写下来”。我边听边板书:看、记、写。这样,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课堂呈现的活动情境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熟悉的,也是学生生活提升发展所必需的。这样,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体现。
  二、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组织好活动的前提。不同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小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更是经常用到,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常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乱喊乱叫;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我真对“小组讨论”失去了信心。但转念一想,我的学生还只有一年级,他们自制能力差,表现欲强,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同时他们又特别信任老师、善于模仿。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同学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小朋友讲完了,其他小朋友才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好,其他小朋友夸他真棒”。虽然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刻意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表扬,甚至比我们组更出色!”从此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
  三、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
  如果活动的每个过程都是由老师设计,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一步不差地走下去,这样学生怎么可能完全有兴趣呢?其实在活动中许多事情可以由同学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策划自己,这样他们没有过多的约束,就能想出很多有趣的办法来。记得有一次我上《我们的校园》一课,在设计“分组参观校园”这个环节时,我真的担心,孩子们跑出教室后会不知所措或乱闯乱跑而发生意外,所以费劲周折调好课,借来几位高年级的同学来带领他们,结果校园是有“序”地参观完了,但回来以后反馈的情况却很不如意,同学们仅仅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走了一趟,回来后机械地向我汇报他们的一些情况,语言干瘪索然无味。我想这样不行,于是在第二个班大胆尝试,把孩子们分成8个组,选出组长,然后不作任何规定,让他们先商量喜欢去哪里,可以去哪里,然后自己想办法。结果令人欣喜,在反馈情况时,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向我汇报他们去了哪里,是怎么走的,路上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有几个小朋友还捡来了一些垃圾。这使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创造性、创造精神,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即使做错了、做乱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才是真正的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我觉得家庭、家长是我们最能信任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达到本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本课程需要搜集与整理大量的资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积极向家长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理念,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的目的与要求,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家庭中配合活动的需求,帮助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体验。本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不断提升选煤厂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智慧选煤厂是选煤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通过提高选煤厂设备自动化程度,对设备工况、运行数据、视频
当今全世界各国都在重视节能减排.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大,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特别是我国房地产迅猛发展的近几年,建筑设计中的绿
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输入学生心田,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始终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作为主攻点。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动激趣的方法引发学生思维创新。也就是在课堂上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否有兴趣,愿意学,关键看一个“动”字。学生观察是动、听是动、讲是动、说是动、演是动、写是动
本文分析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乡镇卫
我国公共财政政策的改革,为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依据.在新事业单位会计机制的背景下,以往预算管理机制并不能有效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率.因此为了与新时期
当前是建筑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和相关的居住质量,这也推动了建筑类型学的全面发展,并且建筑类型学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对于建筑类型来
【摘 要】本文依据历史教学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充分利用和注重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教育因素,历史教学中构建人文性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105-0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会计作为现代企事业单位当中用来衡量单位财务指标是否合理的重要系统,对企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了实现单位现代化提高
摘 要: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广泛应用不但加速了电子治理变革,也在重塑公共服务的新形态。文章回顾了电子治理的概念演变与政策演进,探讨了当前电子治理的新语境即开放政府,并基于开放政府语境下电子治理的内涵提出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电子治理的关键维度与公民参与,进而展望了移动电子治理的未来。  关键词: 开放政府;电子治理;价值驱动;关键维度  一、电子治理的概念演变与实践发展  近20年来,随着信息通信
国内住宅建筑设计随市场和国家政策一直在调整阶段,有时控规不满足于市场现状及客体需求,需不断分析计算.容积率密度在土地竞拍时最终确定.容积率和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