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苏社会主义比较正确看待中国改革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联模式是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认识苏联模式弊端和历史地位,中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到突破苏联模式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纵向突破和横向超越。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因此,必须从苏联模式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得到启示,正确理解和看待当前中国的改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中国改革
  苏联模式是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相同的,而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苏联和平演变是一种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是社会形态逆规律更替的特殊历史事件,不能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中国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动摇,“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这是我们应从苏联和平演变中吸取的深刻教训。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背景
  (一)苏联模式的定义。。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苏联模式(又称为“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以苏联经济体制、模式为基础形成的苏联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模式的总称。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背景。苏联模式的形成自有其特殊的背景,不能把苏联模式的形成归咎于历史因素或斯大林,应该把苏联模式的形成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
  1.国际因素。整个20世纪20年代正是世界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实力强大,苏联仍处在国际孤立包围之中,处处受压制。俄共党内都认为战争临近,因而坚决支持斯大林的超工业化政策。
  2.经济因素。十月革命后,国内百废待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成效不显著,见效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3.历史因素。革命前俄国是具有专制主义政治传统的国家,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列宁多次称其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4.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
  因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的产物,是苏联共产党人在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产物。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端及其正确评价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一)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端
  1.政治上:高度集权。在政治领域,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一书中这样写道:“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总书记专权;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高度中央集权化;践踏法制,漠视民主制度;干部委任制盛行。 ”
  2.经济上:高度集中。在经济领域,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两种公有制形式,排斥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严格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范围;国家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指令性计划体制;行政色彩浓厚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3.思想文化上:过度集中。在文化领域,过分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只强调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一元化指导下的各种思想、观点并存的多样性不足,同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惟一标准。姜长斌在《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一文中认为: “斯大林模式在文化上的特征是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 ”
  4.其他方面。苏联在民族问题上,还存在大俄罗斯主义,以及同时存在极端的地方民族主义。对外关系领域,还存在苏共不能平等对待兄弟党的大国主义,以及苏联不能平等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他弱小国家的大国主义与霸权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正确评价
  苏联模式大大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初步显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其它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榜样和支持,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斯大林在世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对苏联模式的神化,几乎遮蔽其所有的问题和弊端。斯大林去世以后,特别是苏联东欧剧变后,对斯大林的毁誉和对苏联模式的批判,又几乎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
  周新城在《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说:“综合起来,应该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是正确的,局部是错误的。”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在《大元帅》原著封面上所写:“斯大林体制是当时我们唯一可选择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体制。” 毛泽东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它有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学。……对斯大林要三七开。他们的主要的、大量的东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
  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根本性质的层次,即它是否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二是这些基本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的层次,即它们在苏联条件下是怎么实现的。(1)根本性质层次。从根本性质层次来说,苏聯在政治上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广大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而对敌对势力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公有制,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剥削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思想上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无产阶级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这些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就是说,苏联搞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最根本的内容。(2)具体实现形式的层次。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这一层次时,应该把握以下方法:首先,应该全面地分析,即既看到存在弊病的一面,也看到有正确的一面;其次,应该历史地分析,即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放到当时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价;最后,应该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   三、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
  总起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斯大林模式,在基本制度方面是相同的,搞的都是社会主义,但在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方面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两种模式。在这两个层次的关系上,基本制度是根本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是从属的,它们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因而,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是“大同小异”。
  沈志华、左凤荣在《改革即去苏联化》一文中谈到:“中国曾经照抄照搬苏联模式,重复犯了苏联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就是去苏联模式化,即革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历史告诉人们,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才没有重蹈苏东国家的覆辙”。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改革的实质就是去苏联化。
  马龙闪在题为《不能混淆两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内涵》一文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全面突破。” 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汲取苏联模式惨痛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独立自主开辟的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
  四、苏联模式失败的教训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但并不十全十美,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因此,必须从苏联模式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得到启示,正确理解和看待当前中国的改革。第一,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模式;第二,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最先进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的改革,改革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体制;第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五,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制和权力制衡机制;第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注重速度、效率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注意解决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归纳起来就是,中国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动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这是我们应从苏联和平演变中吸取的深刻教训。苏联模式有深刻历史教训与借鉴意义,现在再来谈苏联模式,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更好的发展社會主义。
  参考文献:
  [1]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选集第44卷[M].人民出版社,1996:72.
  [2]张伟垣、曹长盛等,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M].新华出版社,1999:102.
  [3]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J].史学理论,1988(03).
  [4]周新城,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6).
  [5]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大元帅[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91.
  [7]沈志华、左凤荣,改革即去苏联化[M].中国改革,2011(01、02).
  [8]马龙闪,不能混淆两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内涵[J].鞍山社会科学,2007(05).
  作者简介:田瑜(1989—),男,籍贯:贵州黔东南,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其他文献
综合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和调查情况,我在女生体育教学中选用了排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发挥学生之间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怎样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积极性所进行的探索。  一、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我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
期刊
摘 要:勇于承担既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一种英雄的气概。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敢不敢担当,正是一个人是事业心责任感强弱的最好体现。责任重于泰山,担当方能取胜。在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需要企业上下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都以强烈地责任感、使命感来肩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企业安全管理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是保证人人平安的需求之所在。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通过与国外业主、合作公司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国际上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管理上也逐渐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绩,,以适应国际承包工程的要求。但是和世界一流的承包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比较,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能力及人员素质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我国国际承包工程管理模式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承包工程;工
期刊
摘 要:农民职业化是指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农民专业化分工和职业化发展。进入21世纪,农民的职业性特点更加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农民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对于加速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建筑业同世界建筑业的交往日益扩大。招投标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建筑工程承包方式。长久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对世界建筑业所采用的一些通用法则知之不多、研究不透,阻碍了我国建筑业同世界建筑业接轨的步伐。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工程招投标的定义,阐述了国际土木工程投标报价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国际土木工程投标策略。  关键词:国际土木工程;投标报价;策略  随着我
期刊
摘 要:网络交互技术在信息化时代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采用Web2.0信息服务模式对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价值。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图书馆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的实际发展情况,然后说明了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工作流程,讨论了Web2.0信息服务模式对于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下发展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服务;网络交互;Web2.0模式;图书馆和用户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信
期刊
摘 要:资本主义要不断重复的开启“时空修复”,过度积累才能得到暂时性的吸收。但是“时空修复”在缓和过度积累危机的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资本的过度积累,从而成为下一次危机发生的导因,既“时空修复”下,一次危机的终结预示着下一次危机的开始,“时空修复”并不能从根源上化解资本主义生产基本矛盾引发的经济危机,危机将周期性的循环往复  关键词:后现代;时空修复;时空压缩;福特主义;灵活积累  上个世纪晚期,资本
期刊
摘 要: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的要求下,国家基层治理需要逐步探索新模式,其中基层党委政府动员党员干部下乡成为重要举措。党员干部下乡,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巩固了我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农村空心化、农民碎片化、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等社会背景的推动下,基层党委政府逐步推行党员干部下乡的科学机制,积极推进当前农村的发展,同时优化配置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群体,进而实现农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自媒体的高速发展让信息的传播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阶段。然而,在自媒体迅速遍及的今天,危机信息的传播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个人微博还是各种社交网络的普及与发展都为危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所以,自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传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媒介中值得大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危机信息;传播;推广 ;网络秩序  一、引领自媒体的社交工具—微博  首先,以微博
期刊
摘 要: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管理越来越成为各地公共图书馆所重视,它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云浮市图书馆为例,从管理角度,简述地方文献搜集及其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搜集;管理;作用  一、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应重视地方各类信息的收集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等信息的综合表现,是一切文化遗产的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