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o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泌尿系统肿瘤中较为罕见的疾病,国内外文献中仅见个案报告或小样本报道[1-2]。我院于2018年收治1例青少年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采用根治性附睾及睾丸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余,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芯片(SNP-A)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诊断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09月到2020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初诊MDS患者,依据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组,应用SNP-A对MDS患者进行全基因组范围DNA拷贝数的变异(CNV)和单亲二倍体(UPD)的检测,总结特点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例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40%,与SNP-A相结合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提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结合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Revolution CT胸部平扫的肺结节患者40例。患者首次检查时先采用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预设噪声指数为14 HU,图像重建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若发现肺结节者,于肺结节局部层面进行低剂量靶扫描,预设噪声指数为24 HU,图像采用60%ASIR-V算法进行重建。记录两种扫描模式下肺结节的检出数,测量肺结节的大小、CT值、噪声值以及肺组织CT值和噪声值,并计算肺结节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
原发性肝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由于缺乏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手段,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最新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表达失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多种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患者血浆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失调,表现出成为新兴肿瘤标志物的潜力。本文旨在回顾目前已报道的在肝癌患者血浆中表达失调的lncRNA及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一、多学科相互关联、融会贯通,培养多角度、跨学科思考问题的意识rn《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李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专访.从地理学、森林学到教育学,学科跨度如此之
期刊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标记的临床意义,观察其定量水平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药物的疗效。方法:对169例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M蛋白波峰进行柱状法标记,通过免疫固定电泳(IFE)确诊其免疫分型,同时进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检测。连续追踪25例初诊诊断为MM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将M蛋白波峰标记得到M蛋白百分比,换算M蛋白浓度。换算公式:M蛋白浓度(g/L)=TP浓度(g/L)×M蛋白百分比(%),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16
目的:探讨6例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9年01月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例眼附属器MAL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FISH检测MALT1基因断裂,电话随访,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临床表现为眼部不适,眼睑肿胀及视物模糊等。镜下可见肿瘤由形态多样的小B细胞组成,包括边缘带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单核样细胞、小淋巴细胞,也可见散在的免疫母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样细胞,部分细胞有浆细胞样分化
通常认为肿瘤发生来源于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肿瘤的发展与机体炎症反应、免疫状态、肿瘤微环境等密不可分。然而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研究证实,细菌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细菌可以通过自身及其产物直接作用促进肿瘤发生,也可通过影响宿主代谢、诱发炎症反应、抑制肿瘤免疫等间接方式参与肿瘤发展。本文将对细菌致癌促癌机制做简要综述。
肿瘤内微生物群(组)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各类肿瘤内,对肿瘤微环境的形成、调控肿瘤生长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药物干预肿瘤的疗效。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针对肿瘤内微生物功能和分类的研究日益增温。诸多研究表明不同肿瘤内微生物种属分布不同,且不同种微生物所发挥的促/抑瘤机制不同。针对肿瘤内微生物的编辑技术亦取得了许多成果,有望成为检测与治疗肿瘤的新手段。本文旨在对近年来肿瘤内微生物群(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上皮样血管瘤(epithelioid hemangioma,EH)也称为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肿瘤,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现报道1例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上皮样血管瘤恶变的病例,分享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上皮样血管瘤的经验。
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及腹痛,多累及脾、肝和骨髓,通常无淋巴结肿大。因HSTCL具有异质性及侵袭性,其预后极差。目前有关HSTCL治疗的文献多数出自个案报告,缺乏随机前瞻性试验,因此暂无统一的一线疗法,大剂量化疗诱导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案目前较受认可。由于此病罕见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相关文献将HSTCL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