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音乐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深刻领悟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进课改、服务教学。那么,如何让学生插上兴趣的翅膀,自由翱翔在音乐课堂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探索和实践。
一、巧设导入情境,唤起音乐学习的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它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我常使用几种新课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导入课时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材的内涵。这种“未品其曲,先动其情”的方式,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发动他们的情绪想象,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我在教学《大风车》这一课时,我用风车装扮了音乐教室,并在大屏幕上设置了《大风车》节目的背景,当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歌曲《大风车》走进教室之后,我用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手偶“喜洋洋”和“灰太狼”作为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的主持人,和同学们打招呼,并且邀请同学们到大风车演播室做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两位可爱的主持人吸引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当然,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只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就可以很快地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始。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重组音乐课堂,使音乐课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音乐课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我在教学《剪羊毛》这一课的过程中,模仿央视的“非常6+1”节目,请学生在1至10号小羊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羊,其中5只小羊给学生带来了“畅游卡通乐园”“观赏流星雨”等鼓励,另外5只小羊给学生带来了《剪羊毛》中的五句歌谱,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唱出来。愉悦的课堂,欢快的教学气氛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无意注意,而且在无意注意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效果更佳,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正确运用评价,巩固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也是不一样的。每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同一个问题上学生的回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评价。我在教学《儿童团放哨歌》时,孩子们通过聆听,选出了符合歌曲的词语,有的选择坚定有力;有的选择激昂亢奋;有的选择中速等,他们都能体会歌曲的速度与情绪。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还选了悠扬。”同学们都“啊?”惊奇地望着他,但我始终做他忠实的听众,尊重他,并对他说:“你能大胆表述自己观点是老师最欣赏的,那让我们带着你的答案再听听怎样?”当他再次回答时便省去了“悠扬”这词,并说明了他先选择的原因。我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并把支持与信任的目光投向他,孩子们也为他的表现送上掌声。
四、开展艺术实践,延伸音乐学习的兴趣
课外艺术实践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才更持久。
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外,我给学生组织合唱队,每周定期给他们排练节目,带领学生参加区艺术节和学校的合唱比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演出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把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陶治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作為一名音乐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有出色的业务能力,还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要能充分地挖掘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的方法,促使他们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健康成长。而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真正实现“培养人”的目的。
一、巧设导入情境,唤起音乐学习的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它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我常使用几种新课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导入课时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材的内涵。这种“未品其曲,先动其情”的方式,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发动他们的情绪想象,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我在教学《大风车》这一课时,我用风车装扮了音乐教室,并在大屏幕上设置了《大风车》节目的背景,当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歌曲《大风车》走进教室之后,我用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手偶“喜洋洋”和“灰太狼”作为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的主持人,和同学们打招呼,并且邀请同学们到大风车演播室做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两位可爱的主持人吸引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当然,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只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就可以很快地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始。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常规,重组音乐课堂,使音乐课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音乐课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我在教学《剪羊毛》这一课的过程中,模仿央视的“非常6+1”节目,请学生在1至10号小羊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羊,其中5只小羊给学生带来了“畅游卡通乐园”“观赏流星雨”等鼓励,另外5只小羊给学生带来了《剪羊毛》中的五句歌谱,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唱出来。愉悦的课堂,欢快的教学气氛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无意注意,而且在无意注意中掌握的知识技能效果更佳,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正确运用评价,巩固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也是不一样的。每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同一个问题上学生的回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评价。我在教学《儿童团放哨歌》时,孩子们通过聆听,选出了符合歌曲的词语,有的选择坚定有力;有的选择激昂亢奋;有的选择中速等,他们都能体会歌曲的速度与情绪。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还选了悠扬。”同学们都“啊?”惊奇地望着他,但我始终做他忠实的听众,尊重他,并对他说:“你能大胆表述自己观点是老师最欣赏的,那让我们带着你的答案再听听怎样?”当他再次回答时便省去了“悠扬”这词,并说明了他先选择的原因。我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并把支持与信任的目光投向他,孩子们也为他的表现送上掌声。
四、开展艺术实践,延伸音乐学习的兴趣
课外艺术实践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才更持久。
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外,我给学生组织合唱队,每周定期给他们排练节目,带领学生参加区艺术节和学校的合唱比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演出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把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陶治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作為一名音乐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有出色的业务能力,还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要能充分地挖掘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的方法,促使他们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健康成长。而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真正实现“培养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