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检验、巩固和升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尽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后续环节,但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通过“作业”这个杠杆开启学生思维的一片空间,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语文作业设计要尽量避免随意盲从、生搬硬套,要丰富作业的形式、激活作业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调节作业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转变思维,让作业变得生动有趣味
学习的核心是思考。那种不动脑筋,一味机械地填鸭的模式要不得,脱离了思考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只会让学生越练越消极。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以学生的学趣为切入点,围绕课文的情节,换个角度设计作业,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传统的设计通常要求学生:一是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二是朗读课文,写出范进与胡屠户这两个人物形象前后发生的变化。这样的课后作业,首先设计目标过于单一、表面化;其次形式缺乏趣味性,且深度不够,没能达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效果。
若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作业,可改为:一是分别列出课文中描写范进与胡屠户人物形象的词语,中举前与中举后各3个词语;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举前后范进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从作业设计的思路来讲,虽然优化前后的设计思路都是力图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对比写作手法,但优化后的设计显然更为具体,目的性更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即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解读;同时两道题目的连贯性更强,增添了作业的趣味性和深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二、创新形式,让学生能写会说长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作业的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突破纸质的限制,脱离文字的桎梏。通过创新的形式,课堂外延,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其身临“情境”,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和热情,在观察中思考,在趣味中探索,在运用中突破,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转化的目标。
首先是读写结合型作业。这类作业在设计中虽然保留了传统的“写”作业方式,但已不满足于单纯地“写”,而是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这篇教学案例中,要求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发挥想象力,用100字左右描写范进疯癫后的丑态;或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以自己身边的人物为蓝本,描写其外貌和举止动作,要求人物特点鲜明。这样设计作业,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外显进程,使学生达到“其意皆出于吾心”的阅读目的。
其次是读说结合型作业。这类作业设计往往根据教材内容改编成课本剧,但要依课文内容而定。如上面提到的课文中,作者用生动逼真的语言描写出人物的举止、动作、形象特点,且课文所展现的社会现象极其深刻、极具教育意义,适宜改编成课本剧的形式。因此,教师可深入一步,布置学生自由组合完成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在扮演“范进”和“胡屠户”时,在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也就加深了对人物和课文寓意的理解,达到了“其言皆出于吾口”的作业布置目的。
三、多元评价,让心灵得到激励增自信
完成作业设计的优化,仅仅完成了作业优化工作的二分之一,还有更重要的作业评价优化,这既是对作业设计优化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激励,到此一次完整的作业优化才实现了闭合。
一是作业评价要多元化。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作业评价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进步。比如在上面提到的读写结合型作业中,学生的完成情况一方面取决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写作水平。不能忽略一些学生对课文理解很透彻,但就是下笔词穷,作业完成质量较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可采取作业互评的方式,将具有写作特长与阅读认真的学生分到一组,在交换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缩小彼此差距。
二是作业评价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初中是学生构建自信心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激励表扬,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作业设计关键是要打破传统,创新优化。要抓住其兴趣点,促使其主动思考,树立信心,不断巩固和拓展其知识层面,最终让其学会灵活运用。我们要通过作业设计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能力,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兴趣,会思考,能运用,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
一、转变思维,让作业变得生动有趣味
学习的核心是思考。那种不动脑筋,一味机械地填鸭的模式要不得,脱离了思考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只会让学生越练越消极。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以学生的学趣为切入点,围绕课文的情节,换个角度设计作业,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传统的设计通常要求学生:一是默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二是朗读课文,写出范进与胡屠户这两个人物形象前后发生的变化。这样的课后作业,首先设计目标过于单一、表面化;其次形式缺乏趣味性,且深度不够,没能达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效果。
若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作业,可改为:一是分别列出课文中描写范进与胡屠户人物形象的词语,中举前与中举后各3个词语;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举前后范进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从作业设计的思路来讲,虽然优化前后的设计思路都是力图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对比写作手法,但优化后的设计显然更为具体,目的性更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即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解读;同时两道题目的连贯性更强,增添了作业的趣味性和深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二、创新形式,让学生能写会说长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作业的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突破纸质的限制,脱离文字的桎梏。通过创新的形式,课堂外延,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其身临“情境”,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和热情,在观察中思考,在趣味中探索,在运用中突破,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转化的目标。
首先是读写结合型作业。这类作业在设计中虽然保留了传统的“写”作业方式,但已不满足于单纯地“写”,而是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这篇教学案例中,要求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发挥想象力,用100字左右描写范进疯癫后的丑态;或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以自己身边的人物为蓝本,描写其外貌和举止动作,要求人物特点鲜明。这样设计作业,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外显进程,使学生达到“其意皆出于吾心”的阅读目的。
其次是读说结合型作业。这类作业设计往往根据教材内容改编成课本剧,但要依课文内容而定。如上面提到的课文中,作者用生动逼真的语言描写出人物的举止、动作、形象特点,且课文所展现的社会现象极其深刻、极具教育意义,适宜改编成课本剧的形式。因此,教师可深入一步,布置学生自由组合完成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在扮演“范进”和“胡屠户”时,在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也就加深了对人物和课文寓意的理解,达到了“其言皆出于吾口”的作业布置目的。
三、多元评价,让心灵得到激励增自信
完成作业设计的优化,仅仅完成了作业优化工作的二分之一,还有更重要的作业评价优化,这既是对作业设计优化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激励,到此一次完整的作业优化才实现了闭合。
一是作业评价要多元化。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作业评价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进步。比如在上面提到的读写结合型作业中,学生的完成情况一方面取决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写作水平。不能忽略一些学生对课文理解很透彻,但就是下笔词穷,作业完成质量较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可采取作业互评的方式,将具有写作特长与阅读认真的学生分到一组,在交换评价作业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缩小彼此差距。
二是作业评价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初中是学生构建自信心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激励表扬,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作业设计关键是要打破传统,创新优化。要抓住其兴趣点,促使其主动思考,树立信心,不断巩固和拓展其知识层面,最终让其学会灵活运用。我们要通过作业设计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能力,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兴趣,会思考,能运用,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